-
公开(公告)号:CN105484773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997216.4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用于隧道渗漏治理的系统堵漏和排水结构,属隧道维护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隧道拱形部位的二次衬砌层与初次衬砌层之间的注浆堵漏层和隧道环向边墙部位的内置排水管路;一方面通过拱部渗漏源水封堵于二次衬砌之外,从源头上对渗漏进行治理;另一方面,通过在环形环向边墙部位设置排水管路,通过该排水管路将渗漏源水排出隧道外,本发明充分利用隧道内现有结构设施,不影响隧道安全和使用,不仅排水路径明确、排水效果良好,堵排结合、综合治理,而且便于后期管路养护,实现隧道渗漏的有效系统治理,技术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4358205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596383.3
申请日:2014-10-29
Applicant: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C15/00 , E01C2201/0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组合提示盲道砖及其提示盲道,具体涉及市政道路路面构件,本发明组合提示盲道砖,包括行进盲道砖、提示盲道砖和组合提示盲道砖,所述组合提示盲道砖,由触感圆点和触感条组成,通过在触感圆点砖面分布的不同形状的触感条分别构成单侧转弯提示盲道砖,T字路口提示盲道砖,十字路口提示盲道砖和人行过街道口提示盲道砖;通过上述行进盲道砖、提示盲道砖和不同组合提示盲道砖的有序排布,分别构成单侧转弯提示盲道、T字路口提示盲道、十字路口提示盲道和人行过街道口提示盲道,本发明所提供的道路基本信息盲道砖,其纹理结构简捷、提示信息直接,铺设于道路为行进的视距障碍者为视距障碍者出行提供更加安全准确便捷的行进道路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4120894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10266974.4
申请日:2014-06-16
Applicant: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4H1/1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辅助车辆进站停靠的公交车站台,属公交车辆站点设施领域,本发明公交车站台,由候乘平台和导引基面组成,所述导引基面与车行道路面在同一平面,所述候乘平台为一步式台阶,其台阶正面为导引内斜面,该导引内斜面与导引基面连接界面为圆弧转角排水通道,所述导引基面的前沿设有导引外凸缘,所述导引内斜面与导引外凸缘之间的导引基面,构成公交车辆进站停靠的导引路径,本发明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用料节省,通过站台的导引路径引导公交车辆进站停靠,减少驾驶员视线判断和操控误差,有效实现公交车辆在站台处的准确停靠和安全停靠,本发明适用于新建公交车站台,也适用于原有公交车站台的改造。
-
公开(公告)号:CN101597903B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910063158.2
申请日:2009-07-14
Applicant: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筒体浆芯桩支护方法,属市政工程基坑施工方法和机具领域,本发明方法是在基坑开挖前,根据施工设计,沿基坑两墙体间隔设置由中心预置空心芯材及外壁连接的现场浆料成型体组成的筒体浆芯桩,即经桩孔定位,机械钻进成桩孔,将芯材预置定位该桩孔中,在芯材与桩孔间孔隙灌注胶性浆料,浆料凝固后即与芯材形成单个筒体浆芯桩,按设计在基坑两侧墙体完成浆芯桩桩列支护后,开挖基坑,施工完毕回填土方后,拔出桩中预置芯材,并以砂土回填桩孔,本方法是针对较好土质的一种简易空心筒体桩支护方法,采用机械成孔,占用场地小,无需大开挖施工,有利环境保护,钢管芯材可重复使用,节约资源,本方法应用范围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1644057B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0910063566.8
申请日:2009-08-11
Applicant: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用于基坑支护施工的可调节伞状内支撑装置,属市政工程施工设备领域,本发明采用由两个金属套筒和活动支撑杆组成的套筒式支护杆系,套筒局部重叠套接部份构成其中部可伸缩的腰域,中部腰域两侧套筒部份为端域,端域的周围表面轴向对称均匀分配为没滑道,活动支撑杆的一端与滑轮连接配合安装在滑道中,控制腰域的伸缩调节腰域的长度,以满足对基坑的主体支护需求,再配套启用滑道中配置的活动支撑杆,使在端域各滑道的滑槽,对应伸出不同长度和角度的斜伸支撑杆,并伸达至端域的两端头所支顶的基坑墙面周围,对基坑墙面形成一定半径范围的多杆伞状支撑,从而增加了对基坑的支护强度,在确保安全施工的条件下,提高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644057A
公开(公告)日:2010-02-10
申请号:CN200910063566.8
申请日:2009-08-11
Applicant: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用于基坑支护施工的可调节伞状内支撑装置,属市政工程施工设备领域,本发明采用由两个金属套筒和活动支撑杆组成的套筒式支护杆系,套筒局部重叠套接部份构成其中部可伸缩的腰域,中部腰域两侧套筒部份为端域,端域的周围表面轴向对称均匀分配为没滑道,活动支撑杆的一端与滑轮连接配合安装在滑道中,控制腰域的伸缩调节腰域的长度,以满足对基坑的主体支护需求,再配套启用滑道中配置的活动支撑杆,使在端域各滑道的滑槽,对应伸出不同长度和角度的斜伸支撑杆,并伸达至端域的两端头所支顶的基坑墙面周围,对基坑墙面形成一定半径范围的多杆伞状支撑,从而增加了对基坑的支护强度,在确保安全施工的条件下,提高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597903A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910063158.2
申请日:2009-07-14
Applicant: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筒体浆芯桩支护方法,属市政工程基坑施工方法和机具领域,本发明方法是在基坑开挖前,根据施工设计,沿基坑两墙体间隔设置由中心预置空心芯材及外壁连接的现场浆料成型体组成的筒体浆芯桩,即经桩孔定位,机械钻进成桩孔,将芯材预置定位该桩孔中,在芯材与桩孔间孔隙灌注胶性浆料,浆料凝固后即与芯材形成单个筒体浆芯桩,按设计在基坑两侧墙体完成浆芯桩桩列支护后,开挖基坑,施工完毕回填土方后,拔出桩中预置芯材,并以砂土回填桩孔,本方法是针对较好土质的一种简易空心筒体桩支护方法,采用机械成孔,占用场地小,无需大开挖施工,有利环境保护,钢管芯材可重复使用,节约资源,本方法应用范围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3344702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233526.X
申请日:2013-06-09
Applicant: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29/07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利用超声波检测装置检测沥青混凝土降噪性能的方法,属道路路面材料降噪性能评价方法领域,本方法是采用已知试样长度L、体积密度ρ的沥青混凝土标准检测试样,将该检测试样两端分别经超声波发射换能器、接收换能器与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的两个发射端口连接, 测量超声波从发射换能器至接收换能器之间的传播时间t,据已知试样长度L求得超声波在该检测试样中的传播速度υ,并根据能表征检测材料降噪性能的动态模量E 的理论计算公式: 计算检测试样材料沥青混凝土的动态模量E,进而根据该动态模量E计算值,间接评价相关道路路面沥青混凝土材料降噪性能;本方法具有简便易行,数据可靠,能快速完成相关道路路面沥青混凝土材料降噪性能比较、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03332783B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310231495.4
申请日:2013-06-09
Applicant: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2F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高效率一体化曝气装置,属污水处理曝气设备领域,本装置由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输气管系,水面跃水曝气、水下鼓风曝气和水下搅拌机构组成,水面跃水曝气机构是经压缩空气输气支管串接连通的曝气转斧轮排,通过输气支管与输气干管上部连通,设在水体表面;水下鼓风曝气机构是微孔曝气环管,通过其微孔径向连接管与压缩空气输气干管连通,设在水体中;搅拌机构是经压缩空气输气支管串接连通的搅拌轮排,通过输气支管与输气干管连通,分别设在曝气转斧轮排与微孔曝气环管组之间、上下微孔曝气环管组之间,通过采用一套压缩空气动力源,实现了水体中溶解氧整体性高效同步提升、快速均匀分布,显著提高了曝气效率,能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898907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10572106.X
申请日:2012-12-26
Applicant: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D7/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预应力可控式碟簧桩帽,属岩土施工装备领域,本发明包括缸体、活塞、活塞盖板、缸体底板、碟簧、导杆、预应力调节组件和桩套;所述的预应力调节组件由一对正、反向螺母组成,导杆的下端与缸体底板固定连接,碟簧套装在导杆下部,导杆上部穿过活塞预留孔,通过一对正、反向螺母与导杆上部螺纹连接,使碟簧对应置于活塞底面与缸体底板之间,通过所述的一对正、反向螺母来控制碟簧竖向位移,从而实现对单组碟簧预应力的调,本发明每组碟簧预应力可以灵活控制,从而无需拆卸碟簧以达到刚度调整的目的,并且本设计缸体采用轻型PVC材料,其质量轻,约降低重量60%;其安装、拆卸和更换方便,总体造价低,实施方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