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固废再生产品溯源管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65621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302983.4

    申请日:2021-03-22

    Inventor: 张守城 周俊 刘璐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固废再生产品溯源管理系统及方法,其系统包括多个电子标签、固废溯源平台和至少一个读写终端;电子标签设置于再生产品内;读写终端与电子标签建立无线连接,并向电子标签写入初始溯源信息,在施工完成后读取电子标签内携带的初始溯源信息,并上传至固废溯源平台;固废溯源平台接收初始溯源信息并存储。本发明通过在再生产品本体内设置用于携带溯源信息的电子标签,配合读写终端实现对再生建筑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信息跟踪,便于政府部门随时调取查询,从而对再生建筑产品进行监管、溯源,以便清晰了解再生建筑产品的原料、生产以及应用等,使得再生建筑产品的信息及时、透明,有利于提高建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

    一种利用超声波检测装置检测沥青混凝土降噪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44702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233526.X

    申请日:2013-06-09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利用超声波检测装置检测沥青混凝土降噪性能的方法,属道路路面材料降噪性能评价方法领域,本方法是采用已知试样长度L、体积密度ρ的沥青混凝土标准检测试样,将该检测试样两端分别经超声波发射换能器、接收换能器与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的两个发射端口连接, 测量超声波从发射换能器至接收换能器之间的传播时间t,据已知试样长度L求得超声波在该检测试样中的传播速度υ,并根据能表征检测材料降噪性能的动态模量E 的理论计算公式: 计算检测试样材料沥青混凝土的动态模量E,进而根据该动态模量E计算值,间接评价相关道路路面沥青混凝土材料降噪性能;本方法具有简便易行,数据可靠,能快速完成相关道路路面沥青混凝土材料降噪性能比较、评价。

    一种可溯源车行道路面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5252071U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20581213.3

    申请日:2021-03-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溯源车行道路面结构,包括路面层、基层和路基,基层设置在路基上表面,路面层设置在基层的上表面,路面层内设置有用于携带路面层、基层和路基的溯源信息的电子标签,外部读写终端靠近路面层并沿着路面层移动时,外部读写终端与电子标签建立无线连接,并可读取电子标签内的溯源信息,以完成路面层、基层和路基的溯源。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路面层内设置用于携带路面层、基层和路基的溯源信息的电子标签,这样可以方便通过外部读写终端现场读取电子标签内携带的溯源信息,从而对路面层、基层和路基的原材料进行溯源跟踪,方便后续维护时及时了解车行道路面结构的溯源信息,方便相关部门监管、维护和协调,提高路面结构的可溯源性。

    一种高强钢筋灌浆套筒连接件

    公开(公告)号:CN214696460U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022183136.4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强钢筋灌浆套筒连接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具有供水泥基灌浆材料注入筒体内的灌浆口以及用于排浆的排浆口,所述筒体的两个端面分别设有供第一钢筋插入筒体内的第一钢筋导孔和供第二钢筋插入筒体内的第二钢筋导孔;所述筒体的外表面设有用于限制混凝土的第一加强肋。本实用新型的筒体外表面设置的第一加强肋,可以限制混凝土填料与套筒之间的滑动,防止套筒与预制构件之间出现相对滑移;通过限位销可以限制两端钢筋的插入深度,从而保证两端钢筋与筒体之间的重合长度,方便快速安装定位;通过限位装置可以保证第二钢筋的轴线与筒体轴线重合,使得预埋钢筋表面与筒体内壁之间的灌浆厚度相同,从而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一种可溯源人行道铺装结构及道路

    公开(公告)号:CN215252084U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20581121.5

    申请日:2021-03-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溯源人行道铺装结构及道路,可溯源人行道铺装结构包括透水面层和路基底层,透水面层设置在路基底层的上表面,透水面层包括同批次生产的多块第一再生建筑产品和多块第二再生建筑产品,第一再生产品内设置有电子标签,多块第一再生建筑产品和多块第二再生建筑产品顺次相邻铺设并形成透水面层。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内部设置电子标签的第一再生建筑产品和普通的第二再生建筑产品铺设形成透水面层,可方便通过读写终端现场读取电子标签内携带的溯源信息,从而对第一再生建筑产品以及同批次的第二再生建筑产品进行溯源跟踪,方便后续维护时及时了解再生产品的溯源信息,方便相关部门监管、维护和协调,提高路面结构的可溯及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