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声屏障受力性能研究的试验方法及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30958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157109.1

    申请日:2023-0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声屏障受力性能研究的试验方法及试验装置,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立柱,立柱底部通过第一底板与地面固定连接,立柱的一侧设置有斜撑,立柱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斜撑倾斜向下延伸至地面并通过第二底板与地面固定连接,第一安装板平行于立柱,第二安装板相对于立柱倾斜向上布置,第一安装板用于与声屏障的连接柱的一端连接进行整个声屏障的加载试验,第二安装板均用于与声屏障的连接柱的一端连接进行圆弧折板吸声体的加载试验。本发明将均布的风荷载转化为多个集中荷载,利用沙袋或砝码对声屏障进行加载,实现了对风荷载的模拟,改变了传统动力加载的试验方法,有利于准确地测试声屏障的受力性能,节约了试验成本。

    一种介孔碳改性导电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2497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38795.X

    申请日:2023-07-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孔碳改性导电沥青及其制备方法,该导电沥青至少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基质沥青100‑120份;导电纤维0.5‑2份;表面改性介孔碳0.5‑2份;偶联剂0.3‑0.8份。步骤制备为:S1.将相应重量份的基质沥青加热熔融,保持温度在145‑165℃之间,在搅拌条件下,加入相应重量份的表面改性介孔碳,充分搅拌混匀,保温备用;S2.室温下将相应重量份的偶联剂用去离子水稀释得稀释液,将相应重量份的导电纤维加入至稀释液中搅拌混匀得浆液;S3.将S2的浆液倒入至S1中,充分搅拌,混匀,即得。优点为,以导电纤维和表面改性介孔碳为导电相对沥青改性,较少的添加量即可收获理想的导电性能。

    一种用于道路的缓冲消能防撞桶

    公开(公告)号:CN105672174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610083941.5

    申请日:2016-02-06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用于道路的缓冲消能防撞桶,属道路交通安全设施领域,本发明包括桶体和压桶砂,所述桶体是由半圆形桶首、矩形桶尾和通过前、后隔板连接在桶首和桶尾之间的套桶式可伸缩矩形桶身构成的一体化桶体;在桶首设置有消能弹性体和支撑隔板;在套桶式可伸缩矩形桶身的前、后桶身之间设置有中隔板,弹性伸缩消能装置定位穿过中隔板连接在可伸缩矩形桶体的前、后隔板之间,当桶身受到外力作用时,套桶式可伸缩矩形桶体则通过其内设置的弹性伸缩消能装置,分别压缩其弹性体收缩而随之向后压缩,逐步套在后桶身外,吸收缓冲撞击力,降低撞击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撞击力消失后,在弹性伸缩消能装置作用下桶身逐步恢复至原状。

    一种组合提示盲道砖及其提示盲道

    公开(公告)号:CN104358205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596383.3

    申请日:2014-10-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C15/00 E01C2201/0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组合提示盲道砖及其提示盲道,具体涉及市政道路路面构件,本发明组合提示盲道砖,包括行进盲道砖、提示盲道砖和组合提示盲道砖,所述组合提示盲道砖,由触感圆点和触感条组成,通过在触感圆点砖面分布的不同形状的触感条分别构成单侧转弯提示盲道砖,T字路口提示盲道砖,十字路口提示盲道砖和人行过街道口提示盲道砖;通过上述行进盲道砖、提示盲道砖和不同组合提示盲道砖的有序排布,分别构成单侧转弯提示盲道、T字路口提示盲道、十字路口提示盲道和人行过街道口提示盲道,本发明所提供的道路基本信息盲道砖,其纹理结构简捷、提示信息直接,铺设于道路为行进的视距障碍者为视距障碍者出行提供更加安全准确便捷的行进道路信息。

    一种人行横道主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18625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810097848.9

    申请日:2018-01-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行横道主动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人行横道的两个宽边上分别设有站石,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组件和地面提示灯,检测组件设置在站石上,并检测人行横道上是否有行人,人行横的两个长边上分别设置有地面提示灯,地面提示灯和检测组件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且在检测组件检测到人行横道上有行人时,地面提示灯向人行横道投射光线,以使位于人行横道上的行人被驾驶员发现。本发明的人行横道主动检测装置及方法,通过检测组件可实时主动检测正在通过人行道的行人,并在检测到人行横道上有行人时控制地面提示灯点亮,由地面提示灯主动向驾驶员发射灯光提示,保证夜间行人过街安全,保证道路安全高效的通行。

    一种用于道路的缓冲消能防撞桶

    公开(公告)号:CN105672174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83941.5

    申请日:2016-02-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F15/14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用于道路的缓冲消能防撞桶,属道路交通安全设施领域,本发明包括桶体和压桶砂,所述桶体是由半圆形桶首、矩形桶尾和通过前、后隔板连接在桶首和桶尾之间的套桶式可伸缩矩形桶身构成的一体化桶体;在桶首设置有消能弹性体和支撑隔板;在套桶式可伸缩矩形桶身的前、后桶身之间设置有中隔板,弹性伸缩消能装置定位穿过中隔板连接在可伸缩矩形桶体的前、后隔板之间,当桶身受到外力作用时,套桶式可伸缩矩形桶体则通过其内设置的弹性伸缩消能装置,分别压缩其弹性体收缩而随之向后压缩,逐步套在后桶身外,吸收缓冲撞击力,降低撞击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撞击力消失后,在弹性伸缩消能装置作用下桶身逐步恢复至原状。

    一种可更换外保护层的承插式道路站石及道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5758339U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22042947.7

    申请日:2021-08-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更换外保护层的承插式道路站石及道路结构,承插式道路站石包括站石本体和截面呈L型的外保护层,所述外保护层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站石本体靠近迎车面一侧的上边角处。本实用新型的可更换外保护层的承插式道路站石,通过在所述站石本体靠近迎车面一侧的上边角处设置可拆卸外保护层,可以对过往车辆行人起到保护作用,减轻车辆碰撞时对车辆和人员的损伤,同时可对站石本体起到保护作用,在后期运营中外保护层如受到冲击导致破损可方便更换,无需对站石本体进行更换,且更坏方便,维护成本低。

    一种可升降车行道分隔带

    公开(公告)号:CN215562211U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21094937.1

    申请日:2021-05-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升降车行道分隔带,第一车道和第二车道的交界处设有第一凹槽,分隔带包括转动承压组件和升降组件,第一凹槽底壁靠近第二车道一侧设有第二凹槽,升降组件设置在第二凹槽内,转动承压组件设置在第一凹槽内,且转动承压组件靠近第一车道的一侧与第一凹槽对应一侧的侧壁上端转动连接,转动承压组件的另一侧与升降组件的上端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分隔带在自然状态下升降组件向上凸出第二车道表面,可形成车辆从第二车道变更至第一车道的物理障碍,增加违规变道的阻力,当车辆从第一车道变更至第二车道时,升降组件缩进至第二凹槽内,方便变道,实现对两侧车道实质隔离,降低了车辆违规变道的概率,保证区域交通组织有效实现。

    一种组合拼装式交通渠化岛

    公开(公告)号:CN214938877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20869592.6

    申请日:2021-04-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拼装式交通渠化岛,包括锚固平台、至少一个嵌入式站石和至少一个嵌入式路面,所述锚固平台的下表面向下凸出设置多个用于将所述锚固平台固定于外部载体的第一锚固部,所述锚固平台的上表面设有多个与所述嵌入式站石和/或嵌入式路面相适应的锚固槽,所述嵌入式站石和/或嵌入式路面通过对应的所述锚固槽固定于所述锚固平台的表面。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拼装式交通渠化岛,通过将所述锚固平台固定与外部载体上,同在所述锚固平台上根据实际需要锚固设置对应的嵌入式站石和嵌入式路面,模块化施工,安装和养护方便,施工便捷,方便后期更换修复,大大降低施工和养护成本,提高施工和养护效率。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二次过街安全岛

    公开(公告)号:CN214737492U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20869670.2

    申请日:2021-04-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的二次过街安全岛,包括预制人行平台和设置在预制人行平台两侧的预制端头,预制端头由弹性材质制成,预制端头内设有发光带和蓄电池,预制端头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太阳能面板,第一太阳能面板与蓄电池电连接,蓄电池与发光带电连接;预制人行平台的上表面设置有透光板,预制人行平台内设有第二太阳能面板,第二太阳能面板与蓄电池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预制端头内设置发光带,并配合设置在预制端头表面的第一太阳能面板和设置在预制人行平台内的第二太阳能面板吸收太阳能,由蓄电池存储,并为发光带供电,使得在夜间起到提示作用,弹性材质制成的预制端头可以在车辆或行人发生碰撞时起到缓冲保护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