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用抗侧滚扭杆刚度试验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414172B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810215083.4

    申请日:2018-03-15

    Abstract: 一种轨道车辆用抗侧滚扭杆刚度试验方法及装置,通过将扭杆安装在一个轨道车辆用抗侧滚扭杆刚度试验装置来实现,即:将扭杆轴通过试验装置的夹持模块进行固定,将扭转臂的非加载端通过试验装置的连接模块连接到试验装置的固定模块进行固定,将扭转臂的加载端通过连接模块连接到试验装置的加载测量模块,利用加载测量模块对扭杆加载并根据位移和载荷得出扭杆的刚度值。本发明通过将试验装置模块化设计,多个模块可以通用,将连接模块根据不同扭杆的需求设计出多种型号,当对不同的扭杆进行刚度试验时,只需根据扭杆规格更换成相应型号的连接模块即可实现各种类型不同形状的扭杆刚度试验,因而本试验装置通用性强,降低了测试成本。

    一种扭杆轴镦粗用保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687360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518195.4

    申请日:2020-06-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扭杆轴镦粗用保温装置,包括保温箱和安装在保温箱上的第一传动装置,所述保温箱一面形成镂空部,所述镂空部自保温箱一侧延伸至另一侧,并在所述保温箱两侧形成缺口;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镂空部的传动轮和传送带,所述传动带上设有托块;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配合的第二传动装置,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结构相同,所述第二传动装置通过安装架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相对设置;本发明使每一扭杆轴保温时间一致,并实现先进先出;解决了扭杆轴镦粗后的保温冷却问题,保证每件产品保温冷却状态一致,并可调可控。

    抗侧滚扭杆装置用钢套浮动磨削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23904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810569101.9

    申请日:2018-06-05

    Abstract: 抗侧滚扭杆装置用钢套浮动磨削装置及方法,包括支撑扭杆轴水平设置的支架和用于对扭杆轴上的钢套进行打磨的浮动磨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动磨削组件包括电机座、装在电机座上且可在电机座上水平移动的驱动电机、同轴安装在驱动电机转动轴上的周向打磨刀具,所述的周向打磨刀具的中轴线与扭杆轴的中轴线高度同等,移动驱动电机带动周向打磨刀具套在钢套外并与扭杆轴同轴对齐,周向打磨刀具与钢套外周面沿径向弹性接触。发明在不破坏抗侧滚扭杆装置扭转臂的基础上,有效修复钢套外径尺寸波浪形浮动,并对钢套偏斜进行修正,而且打磨效率高,加工可靠性高,操作简单方便。

    一种阻尼器疲劳试验冷却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339359A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610282927.8

    申请日:2016-05-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9/10 F16F9/42

    Abstract: 一种阻尼器疲劳试验冷却装置,阻尼器的两端都固定在疲劳试验机上,冷却箱箱体套在阻尼器的缸体上,且冷却箱箱体与阻尼器之间设有冷却箱空腔;在冷却箱箱体上设有贯通冷却箱箱体的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出水管和回水管的一端与冷水机连接,出水管的另一端与冷却液入口连通,回水管的另一端与冷却液出口连通。本发明采用水冷的方式对阻尼器进行冷却,冷却的效果好,时间短,既能避免爆炸的安全隐患,又能提高阻尼器疲劳试验的效率。且在冷水机上还设有温度探测装置,温度显示装置和高温报警装置,能对阻尼器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温度过高时还能自动报警,大幅度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一种扭杆轴镦粗用保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687360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010518195.4

    申请日:2020-06-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扭杆轴镦粗用保温装置,包括保温箱和安装在保温箱上的第一传动装置,所述保温箱一面形成镂空部,所述镂空部自保温箱一侧延伸至另一侧,并在所述保温箱两侧形成缺口;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镂空部的传动轮和传送带,所述传动带上设有托块;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配合的第二传动装置,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结构相同,所述第二传动装置通过安装架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相对设置;本发明使每一扭杆轴保温时间一致,并实现先进先出;解决了扭杆轴镦粗后的保温冷却问题,保证每件产品保温冷却状态一致,并可调可控。

    一种轨道车辆用抗侧滚扭杆轴镦粗工艺仿真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04816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1810588837.0

    申请日:2018-06-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用抗侧滚扭杆轴镦粗工艺仿真分析方法,实施步骤包括:将镦粗工艺按进行顺序分解为棒料加热、镦粗成形、整体冷却三个工序并获取工艺文件,获取三个工序所涉及的尺寸参数以及材料牌号;建立棒料、加热模具、顶杆、镦头、凹模、固定模具的几何模型,并按照工艺文件中的参数完成棒料与加热模具、凹模以及固定模具的装配;在在成型工艺模拟分析软件中分别进行棒料加热、镦粗成形、整体冷却三个工序的仿真且在满足要求后进行合理性判断得到最终的工艺参数方案。本发明通过仿真分析方法替代目前的经验设计法,能够解决目前镦粗工艺试制次数多,生产周期长,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一种平面直线焊接装置及直线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14084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710046635.9

    申请日:2017-0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37/0252 B23K37/0247

    Abstract: 一种平面直线焊接装置及直线焊接方法,焊接装置上安装有焊枪,焊接装置包括方向调节机构和导向机构,方向调节机构设在导向机构上方,能让焊枪在横向、纵向和垂向方向移动。在焊接装置中设有伺服电机,导向机构中设有齿轮带,伺服电机带动行进机构中的齿轮转动能让行进机构实现焊枪的自动的纵向移动功能;在横向调节机构与垂向调节机构中还设有带螺纹的丝杆,伺服电机通过控制丝杆的转动能移动横向调节机构和垂向调节机构,从而实现焊枪的自动的横向和垂向移动功能。

    一种扭杆轴端部螺纹孔热处理防氧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55910B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710206734.9

    申请日:2017-03-31

    Abstract: 一种扭杆轴端部螺纹孔热处理防氧化方法,扭杆轴热处理前用比常规标准丝锥尺寸小的丝锥攻丝,留一些精加工余量以便在热处理后能够精修螺纹孔尺寸;将耐高温的密封介质填满螺纹孔内,向螺纹孔内插入耐高温塞子,塞子插入螺纹孔时会将孔内的介质挤入螺纹缝隙处,起到密封的作用;扭杆轴热处理,完成后取出塞子,挤出介质,精修螺纹孔尺寸,使螺纹孔尺寸满足技术要求。本发明在螺纹孔热处理前不一次性加工到位,留一点精修余量,能够预防螺纹变形或其他误差影响螺纹的精度,在热处理过程中,受热的情况下,石墨润滑脂能够膨胀使得螺纹间隙更加密封,尤其是高温过程中石墨润滑脂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起到保护螺纹机体不被氧化的作用。

    一种抗侧滚扭杆组件自动定位组装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27093B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711052700.5

    申请日:2017-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侧滚扭杆组件自动定位组装设备及方法。抗侧滚扭杆组件自动定位组装设备包括机架、台面板、台面板位移机构、自动夹持装置、自动对中装置、控制系统、装配限位装置、周向定位块和安装在机架上的机械手。采用机械手转运扭杆轴至预定位置;设置自动对中装置对扭杆轴进行自动对中;设置自动夹持装置对扭杆轴进行自动夹紧定位;设置装配限位装置自动定位扭转臂装配限位挡块从而将扭转臂装配到扭杆轴上。采用本发明,能实现扭杆轴在组装平台上的自动对中定位、自动夹持扭杆轴、自动定位扭转臂装配限位挡块(即定位挡块)、热套组装完成后自动松开夹持。利用光栅尺进行坐标定位,提高了组装台装配精度与效率。

    一种轨道车辆用抗侧滚扭杆轴镦粗工艺仿真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04816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588837.0

    申请日:2018-06-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G06F17/50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用抗侧滚扭杆轴镦粗工艺仿真分析方法,实施步骤包括:将镦粗工艺按进行顺序分解为棒料加热、镦粗成形、整体冷却三个工序并获取工艺文件,获取三个工序所涉及的尺寸参数以及材料牌号;建立棒料、加热模具、顶杆、镦头、凹模、固定模具的几何模型,并按照工艺文件中的参数完成棒料与加热模具、凹模以及固定模具的装配;在成型工艺模拟分析软件中分别进行棒料加热、镦粗成形、整体冷却三个工序的仿真且在满足要求后进行合理性判断得到最终的工艺参数方案。本发明通过仿真分析方法替代目前的经验设计法,能够解决目前镦粗工艺试制次数多,生产周期长,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