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发电机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93634A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200510133830.2

    申请日:2005-1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电发电机(110),包括:高温热源部(111),设置在用于冷却发动机(10)的第一流体流过的第一通道(23)上;低温热源部(112),设置在与具有低于第一流体的温度的第二流体流经的第二通道上;以及热电元件(113),用于利用高温热源部(111)和低温热源部(112)之间的温差产生电功率。第一通道(23)包含在第一线路(20)中,其中发动机(10)和用于冷却第一流体的第一散热器(21)通过主通道连接成回路。并且,第一通道(23)与第一散热器(21)并排设置在第一线路(20)中。第二通道包含在与第一线路分开的第二线路(30)中,并且具有用于冷却第二流体的第二散热器(31)。

    热电式发电机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64324A

    公开(公告)日:2005-09-07

    申请号:CN200510052135.3

    申请日:2005-0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5/30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热交换器具有多个管、上水箱和支撑件。流体流经多个管。上水箱具有芯板和箱体,并以与多个管的内空间相连通的方式设置在多个管的纵向端部上。芯板呈大致弧形的横截面,其两侧边缘被固定在箱体上,其中间部分固定在多个管的纵向端部上并相对侧边缘朝向多个管凸出。箱体形成内空间。支撑件在两侧边缘之间保持有距离。

    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及热交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05051481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480017152.0

    申请日:2014-03-27

    Abstract: 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包含:组装构成热交换器的多个部件(21、22)的组装工序;及在组装工序之后进行的在构成热交换器的多个部件(21、22)的表面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形成覆膜(30、31、32、33、34、35)的覆膜形成工序。能够通过覆膜抑制产生因腐蚀引起的贯通孔。在组装工序之后进行覆膜形成工序,因此能够防止搬送时、组装时损伤覆膜。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形成覆膜,从而能够在覆膜形成工序时防止在热交换器内部的微细部引起堵塞。

    废热回收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05157A

    公开(公告)日:2008-01-16

    申请号:CN200710128768.7

    申请日:2007-0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6

    Abstract: 一种即使倾斜时也能够保证热交换性能的废热回收装置,废热回收装置设置有蒸发器,蒸发器交换废气和密封在其内部的可蒸发且可冷凝的工作流体之间的热量,从而蒸发工作流体;以及冷凝器,冷凝器交换通过蒸发器蒸发的工作流体和冷却水之间的热量,从而使工作流体凝结,其中蒸发器和冷凝器布置在封闭回路通道中,其中工作流体通过所述封闭回路通道循环,蒸发器和冷凝器在大体水平的方向上彼此邻接布置,蒸发器设置有平行布置的多个蒸发侧导热管,并设置有与多个所述蒸发侧导热管的一端连通的第一蒸发侧集管、以及与另一端连通的第二蒸发侧集管,以及当在水平状态下安装在车辆中时,两个蒸发侧集管中布置在底部处的第二蒸发侧集管被布置成使远离冷凝器的一侧低于靠近冷凝器的一侧。

    废热回收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86431A

    公开(公告)日:2007-12-12

    申请号:CN200710109938.7

    申请日:2007-06-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66 F28D15/0258 F28D15/06 F28D21/0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热回收装置,所述废热回收装置(1)包括:热管(2),在所述热管中装有用于传递热的工作流体;以及用于转换热回收模式和热绝缘模式的模式转换阀门(3、3A、3B)。热管(2)具有用于加热和蒸发所述工作流体的加热部件(5)、和用于冷却和冷凝该蒸发的工作流体的冷却部件(7)。加热部件(5)由钢制成,其中氢气可在大约500℃和更高的温度下渗透钢。在热回收模式中,废热回收装置(1)利用该热管(2)回收废气的热。另外,在绝热模式中,从加热部件(5)至冷却部件(7)的热传递被停止。

    废热回收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541045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380041651.9

    申请日:2013-08-01

    Abstract: 废热回收装置具备:加热部(1),其在封入于内部的能够蒸发及冷凝的工作流体与加热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使所述工作流体蒸发;冷凝部(2),其在通过所述加热部(1)蒸发了的所述工作流体与被加热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使所述工作流体冷凝。所述加热部(1)具有导管(10),该导管(10)供所述工作流体流通,并且铅垂方向上方侧端部开口,铅垂方向下方侧端部闭口,在所述加热部(1)的铅垂方向上方侧设置有积存部(3),该积存部(3)具有导管接合部(41),在该导管接合部(41)接合所述导管(10)的所述上方侧,并且积存通过所述冷凝部(2)冷凝了的所述工作流体,所述积存部(3)具有保持通过所述冷凝部(2)冷凝了的所述工作流体的冷凝液保持部(31)。

    排气热回收设备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58565B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0810144892.7

    申请日:2008-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气热回收设备,该排气热回收设备包括蒸发单元、冷凝单元、蒸发侧连通部分和冷凝侧连通部分。蒸发单元设置在由发动机产生的排气穿过其流动的导管构件内,并且蒸发由排气的热量加热的工作流体。冷凝单元设置在冷却剂穿过其流动的冷却剂通路内,并通过将热量辐射给冷却剂而冷凝工作流体。蒸发侧连通部分连接蒸发单元和冷凝单元,以将已蒸发的工作流体导入到冷凝单元。冷凝侧连通部分连接冷凝单元和蒸发单元,以将已冷凝的工作流体导入到蒸发单元。冷凝侧连通部分至少在一部分处与导管构件的外表面接触。

    废热回收系统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70263C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810008897.7

    申请日:2008-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5/02 F28D15/0266 F28D15/06 F28D21/0003 Y02T10/16

    Abstract: 在一种用于内燃机的废热回收系统中,热管(20)包括:蒸发部分(21),工作流体通过与来自内燃机的废热进行热交换而在蒸发部分(21)中被加热并被蒸发;多个冷凝部分(31,32),来自蒸发部分的工作流体通过与要被加热的相应对象进行热交换而在多个冷凝部分中被冷却和冷凝;和连接管(25,26,27,33,34,35),冷凝部分通过该连接管相对于蒸发部分平行地连接到蒸发部分以便形成闭合回路。进一步地,切换部分(28)定位成把工作流体流从蒸发部分切换到多个冷凝部分中的任一个。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