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15353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210181160.1
申请日:2012-06-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轮机动车的车体罩,具备有:腿部护罩;内罩,其把弯曲壁部和一对侧壁部形成为一体,弯曲壁部被配置在前轮的后方,一对侧壁部从该弯曲壁部的左右两侧边缘弯曲而向后方延伸并从前方与腿部护罩的左右两侧边缘部连结;前罩,其至少从前方覆盖车体架的前端部,其中,不增加零件个数而提高内罩的侧壁部前边缘部的刚性。该两轮机动车的车体罩中,前罩(31)把前罩主部(31a)和左右一对下方延伸部(31b)形成为一体,前罩主部(31a)把车体架(F)的前端部从前方覆盖,左右一对下方延伸部(31b)从前罩主部(31a)的两侧向下方延伸来把车体架(F)的前端部从左右两侧覆盖,两下方延伸部(31b)的前端部沿内罩(30)的两侧壁部(30b)的前边缘部延伸并与两侧壁部(30b)的前边缘部抵接。
-
公开(公告)号:CN100450861C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510052819.3
申请日:2005-02-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自动二轮车的行李箱和燃料箱结构中,实现行李箱的小型/轻量化和形状的简化,并且保护燃料泵的外突部。在车座下方设有行李箱(13)并在该行李箱(13)的后方设有燃料箱(14)的自动二轮车中,在设在燃料箱(14)的上表面(76)上的泵安装面(77)上设置燃料泵(72),并通过从行李箱(13)的后部向后延伸的遮檐部(71)覆盖该燃料泵(72)的上方。
-
公开(公告)号:CN101181919A
公开(公告)日:2008-05-21
申请号:CN200710168140.X
申请日:2007-11-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具有在不扩大车宽度的情况下能够谋求车辆小型化的车架结构的自动二轮车。自动二轮车(10)包括:具有左右2个车架(24L、24R)的主车架(25)、摆动自如地设置在该主车架(25)的后端部的动力单元(15)、设置在该动力单元(15)的后部和主车架(25)之间的后缓冲单元(31),在自动二轮车(10)的车架结构中,从上看车辆时,在左右车架(24L、24R)中任意一个车架上设置与动力单元(15)重合的重复部(81),在该重复部(81)上从动力单元(15)向车辆上方避让地形成避让部(82)。
-
公开(公告)号:CN1478692A
公开(公告)日:2004-03-03
申请号:CN03146656.7
申请日:2003-07-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9/00
Abstract: 在内部多个部位设置隔板插入部212、213,并且,该隔板211上的上下或左右的各边255、256上,形成了多个与储物箱底部形状一致的底部形状。通过将隔板分别插入具有与隔板的上下或左右的各边一致的底部形状的部分的隔板插入部,例如,即使在储物箱的底部宽度由于隔板的位置而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用一张隔板对应,没有必要对物品收纳箱进行特别的大幅度的改变,可以提高储物箱的使用方便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0116C
公开(公告)日:2002-09-04
申请号:CN99102125.8
申请日:1999-02-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小型摩托车式车辆的油箱设置构造,该小型摩托车式车辆在车座32下方配置头盔收容箱22,由可自由开闭的车座32打开、关闭该收容箱22上方的开口部22b;其中,在上述头盔收容箱22前方配置油箱25,从上述收容箱22向前方延伸用于支承车座铰链的撑条23,在上述撑条23设置开口部24,使上述油箱25的供油部25e、27处于该开口部24,在铰链撑条23上方配置该供油部。
-
公开(公告)号:CN102815353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10181160.1
申请日:2012-06-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轮机动车的车体罩,具备有:腿部护罩;内罩,其把弯曲壁部和一对侧壁部形成为一体,弯曲壁部被配置在前轮的后方,一对侧壁部从该弯曲壁部的左右两侧边缘弯曲而向后方延伸并从前方与腿部护罩的左右两侧边缘部连结;前罩,其至少从前方覆盖车体架的前端部,其中,不增加零件个数而提高内罩的侧壁部前边缘部的刚性。该两轮机动车的车体罩中,前罩(31)把前罩主部(31a)和左右一对下方延伸部(31b)形成为一体,前罩主部(31a)把车体架(F)的前端部从前方覆盖,左右一对下方延伸部(31b)从前罩主部(31a)的两侧向下方延伸来把车体架(F)的前端部从左右两侧覆盖,两下方延伸部(31b)的前端部沿内罩(30)的两侧壁部(30b)的前边缘部延伸并与两侧壁部(30b)的前边缘部抵接。
-
公开(公告)号:CN101468699B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0810214462.8
申请日:2008-08-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车辆,其具有左右后车架彼此不对称的车体框架,可以提高对于燃料喷射装置的作业性。在该小型车辆中,车体框架(2)的左右后车架(11、12)形成从侧面看彼此不同的形状,发动机(31)的进气系统具备燃料喷射装置,从侧面看,该燃料喷射装置的喷油器(69)配置在所述左右后车架(11、12)的外侧边缘的宽度以内。
-
公开(公告)号:CN101468699A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810214462.8
申请日:2008-08-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车辆,其具有左右后车架彼此不对称的车体框架,可以提高对于燃料喷射装置的作业性。在该小型车辆中,车体框架(2)的左右后车架(11、12)形成从侧面看彼此不同的形状,发动机(31)的进气系统具备燃料喷射装置,从侧面看,该燃料喷射装置的喷油器(69)配置在所述左右后车架(11、12)的外侧边缘的宽度以内。
-
公开(公告)号:CN1521038A
公开(公告)日:2004-08-18
申请号:CN200410001021.1
申请日:2004-01-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5/0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35/00 , B60K15/03177 , B60K15/077 , B60K2015/03453 , F02M37/106
Abstract: 在车辆的燃料供给装置的支持结构中,不增加部件数量而提高燃料供给装置的抗震性。一种车辆燃料供给装置的支持机构,将具有浸渍在燃料箱(15)内燃料中的燃料泵组合体(31)的燃料供给装置(20)安装在燃料箱(15)的顶壁(15a)上,将减震部件(43)安装在燃料泵组合体(31)的外周,利用该减震部件(43)支持燃料泵组合体(31)的周围,将在燃料泵组合体(31)的周方向并列的支持壁(51)~(53)与燃料箱(15)形成一体。
-
公开(公告)号:CN1412428A
公开(公告)日:2003-04-23
申请号:CN02144400.5
申请日:2002-10-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3
Abstract: 小型车辆在搁脚板(12)后方的本体构架(2)可朝上下方向摆动地悬挂具有使汽缸部(9a)前倾的发动机(9)的动力机组(6),在该动力机组(6)的上方配置行李箱(15)和乘坐人员用车座(16),在搁脚板(12)的正下方配置燃料箱(18),该燃料箱(18)在顶壁(18b)具有供油口(20);其中,将燃料供给装置(22)的燃料出口筒(36)配置到燃料箱(18)比供油口20更靠车辆前方的部位,该燃料供给装置(22)配置到燃料箱(18)内用于将燃料供给到外部,由通过供油口(20)侧方的柔性燃料导管(107)连接该燃料出口筒(36)和发动机(9)的燃料喷射阀(103)之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