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单元的吸气系统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192055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110060063.2

    申请日:2011-0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162 F02M35/10039 F02M35/10078 F02M35/101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单元的吸气系统结构,其以简单的结构提高了吸气系统功能和连接作业性。动力单元(5)中,内燃机(2)与动力传递装置(3)一体化,且该动力单元搭载于车辆,在相对于内燃机的气缸部(44)分离的位置配置空气滤清器(50),在接近该气缸部的位置配置节气门区(52),空气滤清器与节气门区通过连接管(51)连接,该动力单元的吸气系统结构的特征在于,相对于气缸部,节气门区通过限制绕其吸气通路(52a)的轴线旋转的限制部件(54)限制绕该轴线的旋转方向的位置,且节气门区经由进气歧管(53)安装在气缸部而由气缸部一体地支承,且在节气门区的与连接管连接的连接圆筒部设置有进行连接管的旋转方向的定位的定位部(61)。

    摩托车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86228A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710192797.X

    申请日:2007-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托车,其构成为,在使汽缸轴线前倾、可摇动地支承在车架上的发动机的汽缸盖的上部侧壁上,连接有具有燃料喷射阀且自汽缸盖向后方延伸的进气系统,可以将头盔以其开口向下方的姿态进行收纳的收纳箱,在进气系统的上方被固定在车架上,避免和收纳箱的进气系统的干涉,同时,抑制收纳箱的收纳容量的减少,其中,在收纳箱(79)的底壁(79a)上,突设有向收纳在该收纳箱(79)内的所述(77)的开口部(78)突入的突出部(81),该突出部(81)的形成方式为:在配置有燃油喷射阀(62)的部分且位于上述进气系统(63)的正上方,形成向下方开口的凹部(82)。

    车辆燃料管路结构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03602A

    公开(公告)日:2005-04-06

    申请号:CN200410077803.3

    申请日:2004-09-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车辆燃料管路结构中使燃料管路的振动程度变小,使车辆紧凑化,并使燃料管路安装部上的作用力减小,实现小型化及轻量化。其将具有内燃机本体部的动力组件以使缸盖朝着车体前方的方式可自由摆动地安装在车体框架上,在安装于车体框架上的燃料箱上连接燃料泵,在内燃机本体部的进气通路上设置燃料喷射阀,将这些燃料泵、燃料喷射阀之间通过燃料管路连接起来,在这种车辆中,燃料管路的第2软管(84)上至少具有处于包括缸盖罩(51)的内燃机本体部周围并且在摆动方向延伸的缸盖罩侧延伸部(125),该缸盖侧延伸部(125)的一部分由设置于内燃机本体部(56)上的第1支撑部件(97)及第2支撑部件(98)来支撑。

    发动机进气结构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93218B

    公开(公告)日:2012-04-25

    申请号:CN201010003204.2

    申请日:2010-0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结构,其中虽然限制了零件的数量,但是可以减小热量对节气门体的影响,此外,喷射器可以设置在可以有效地供应燃料的位置上。进气管(51)由树脂构成,并且连接到发动机(20)的连接部(63)由在进气管(51)的直径方向上延伸的一对延伸部(63A、63A)构成。支撑从上方覆盖喷射器(60)的覆盖构件(80)的喷射器支撑部(64)关于喷射器(60)的轴线在直径方向上延伸。

    小型车辆的向节气门区的布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192016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110060948.2

    申请日:2011-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车辆的向节气门区的布线结构,其能够应对动力单元的摆动并同时抑制布线的处理空间,提高布线的连接作业性。该小型车辆(1)中,内燃机(2)与动力传递装置(3)一体化,且在座椅(6)的下方配置有摆动自如地安装在车架(4)上的动力单元(5),该小型车辆的向节气门区的布线结构中,节气门区(52)设置在动力单元与座椅之间,检测节气门开度的开度传感器(68)设置在沿车宽方向定向的节气门轴(64)的轴端,进行节气门区的控制的致动器(70)接近开度传感器而从同一方向安装到节气门区,开度传感器的第一布线耦合器(80)和致动器的第二布线耦合器(81)分别朝向前后同一方向,且在相对于节气门轴交叉的方向上排列配置。

    节气门体的耦合器配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29391A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1010198905.6

    申请日:2010-06-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节气门体的耦合器配置,该节气门体设置于在发动机上方具备进气通路且在进气通路的上方具备收纳箱的车辆中,且具备节气门、对节气门的开闭进行检测的检测部,该检测部是旋转位置检测部、进气压检测部、进气温度检测部中至少一个,并且,该节气门体具备在进气通路部的上部一体形成的旁通通路的旁通控制阀等电动配件,其中,发动机、物品收纳箱及空气滤清器连结管不干涉。上述收纳箱的底板的下表面具备向上方凹陷的凹部,上述节气门体的一部分与上述燃料喷射装置的一部分一起配置在上述收纳箱的底板下表面的凹部内,上述节气门体具备向下游方向延伸的第一耦合器和在上述第一耦合器的上方朝向下游方向延伸且向下方倾斜的第二耦合器。

    跨骑型车辆的吸气结构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85386A

    公开(公告)日:2009-11-25

    申请号:CN200910006809.4

    申请日:2009-02-27

    Inventor: 池田健一郎

    Abstract: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即使是不用车身罩等覆盖燃料喷射阀的车辆,也能够充分地确保对燃料喷射阀的保护的跨骑型车辆的吸气结构。本发明中,跨骑型车辆的吸气结构为,具备与缸盖(33)的吸气口(36a)连接的吸气管(50),和安装于吸气管(50),向吸气口(36a)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60),和将燃料及电力的至少一种向燃料喷射阀(60)供给,并且借助固定部(73)安装在吸气管(50)的接头(70),在吸气管(50)上形成了安装接头(70)的固定部(73)的轴套(56),在燃料喷射阀(60)的侧方配置接头(70)的固定部(73)和轴套(56)。

    小型车辆中的燃料配管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298988C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200310102747.X

    申请日:2003-10-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车辆中的燃料配管结构。在由发动机和将该发动机的输出变速传递到后轮上用的变速器构成的、将前述后轮轴支承在后部的动力单元的前部能够上下摆动地支承在车身架上,在该车身架的前后方向与前述发动机隔离的位置上将燃料箱搭载在车身架上,引导从吸引该燃料箱的燃料的燃料泵来的燃料的燃料软管连接到附设于前述发动机上的燃料喷射阀上的小型车辆中,为了使动力单元小型化并提高动力单元的组装性能,提高燃料软管的耐久性,将燃料泵内置于燃料箱(32)内,把持一端连接到燃料泵上的燃料软管(42)的中间部的第一夹持器(43)固定到车身架(11)上,在燃料喷射阀(30)与第一夹持器(43)之间,燃料软管(42)沿车身架(11)的左右方向弯曲地配置。

    小型车辆中的燃料配管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499071A

    公开(公告)日:2004-05-26

    申请号:CN200310102747.X

    申请日:2003-10-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车辆中的燃料配管结构。在由发动机和将该发动机的输出变速传递到后轮上用的变速器构成的、将前述后轮轴支承在后部的动力单元的前部能够上下摆动地支承在车身架上,在该车身架的前后方向与前述发动机隔离的位置上将燃料箱搭载在车身架上,引导从吸引该燃料箱的燃料的燃料泵来的燃料的燃料软管连接到附设于前述发动机上的燃料喷射阀上的小型车辆中,为了使动力单元小型化并提高动力单元的组装性能,提高燃料软管的耐久性,将燃料泵内置于燃料箱(32)内,把持一端连接到燃料泵上的燃料软管(42)的中间部的第一夹持器(43)固定到车身架(11)上,在燃料喷射阀(30)与第一夹持器(43)之间,燃料软管(42)沿车身架(11)的左右方向弯曲地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