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二轮车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04361C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410042148.8

    申请日:2002-03-14

    Abstract: 一种机动二轮车(10)的前整流罩支承构造,通过撑条(40)由车架(110)支承覆盖车架(110)前部并在上部具有挡风玻璃(31)的前整流罩(21)。撑条(40)形成为上下剖分撑条,由下部撑条(41)和安装于该下部撑条(41)的上部撑条(51)构成。由下部撑条(41)支承前整流罩(21),由上部撑条(51)支承挡风玻璃(31)。另外,机动二轮车(10)为在车身前部具有挡风玻璃(31)和仪表板(92)的轻便摩托车式车辆。在挡风玻璃(31)和仪表板(92)之间至少于车身前面设置导风口(96),同时,在仪表板(92)的仪表的周围设置排风口(92d、92f、92g)。这样,可由撑条更为充分地支承前整流罩和挡风玻璃,同时,可进一步提高机动二轮车的对驾驶者的挡风效果。

    摩托车的燃料罩盖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88544A

    公开(公告)日:2004-04-14

    申请号:CN03156058.X

    申请日:2003-08-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燃料罩盖装置,在覆盖支承于车架(1)上的燃料箱(2)的车身罩(4)上,开设上述燃料箱(2)的供油口(6)所面对的供油窗(7),具有实现该供油窗(7)的开闭的燃料罩盖(8)和将该燃料罩盖(8)锁定于其关闭位置(C)的锁定装置(19),该燃料罩盖(8)的内面与增强其刚性的增强部件(10)结合,该增强部件(10)与车架(1)铰接,与此同时,在该增强部件(10)和车架(1)之间形成锁定装置(19)。本发明即使在不以特别大的厚度形成车身罩和燃料罩盖的情况下,仍可充分地确保铰接件和锁定装置的支承部的刚性,防止恶作剧造成的燃料罩盖的打开。

    机动二轮车的前导风罩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376607A

    公开(公告)日:2002-10-30

    申请号:CN02107756.8

    申请日:2002-03-21

    Abstract: 一种机动二轮车10的前导风罩构造,将门型的前叉201配置于头管111的下方,由前导风罩覆盖该前叉201的上部和头管111。用跨在前叉201的叉桥201a上的分隔板60沿上下分隔于前导风罩内,左右剖分该分隔板60,同时,形成使液压制动软管81、82通过设于该剖分部60a的开口60b的构造。这样,可由简单的构造极力减少吹到前导风罩下部的行走风的影响。

    机动两轮车中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691597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210075187.2

    申请日:2012-03-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两轮车中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在自燃料箱经由充填管路向配置在比燃料箱的上表面靠下方的位置的燃料吸附部件引导气体燃料的机动两轮车中,当翻倒时抑制燃料自燃料箱流出到燃料吸附部件侧。充填管路(84)在燃料箱(42)侧的端部具备:箱侧第1管路部(84a),其与燃料箱(42)的上表面相连接;箱侧第2管路部(84b),其与箱侧第1管路部(84a)相连,并且沿车宽方向从燃料箱(42)的一侧向另一侧延伸,箱侧第1管路部和箱侧第2管路部(84a、84b)固定于燃料箱(42)的上表面。

    机动二轮车中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691595B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210056539.X

    申请日:2012-0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中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在机动二轮车中,在燃料箱与设有能摆动地支撑在车架上的动力单元的发动机的发动机本体之间设置充填管路,使发动机本体内的油对被充填管路引导的燃料气体进行吸附,当翻倒时能抑制发动机本体内的油朝充填管路内流出,并能使充填管路随动于发动机的摆动。充填管路(84)设有朝上下延伸的发动机侧第一管路部(84e)、在车宽方向一侧与发动机侧第一管路部(84e)的下端相连并在发动机本体(19)的上方从车宽方向一侧延伸到另一侧的发动机侧第二管路部(84f)、和在车宽方向另一侧与发动机侧第二管路部(84f)相连并与发动机本体(19)连接的发动机侧第三管路部(84g),充填管路(84)中的至少车架侧支撑部(110)与发动机侧支撑部(111)间由弹性管(97)构成。

    机动二轮车中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691596B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210057089.6

    申请日:2012-0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37/00 B62J35/00 B62K11/10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中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在设有燃料箱和配置在该燃料箱下方的发动机的发动机本体之间设有充填管路的机动二轮车中,翻倒时能抑制油和燃料朝充填管路流出,能防止燃料附着在被设于向燃料箱内导入大气压的通路的中途的单向阀上。充填管路(84)设有通过第一管路部(84a)与燃料箱(42)连接且从车宽方向一侧朝另一侧延伸的第二管路部(84b),和在车宽方向另一侧与第二管路部(84b)连接并在中间位置具有配置在充填管路(84)中的最高位置的最高位部(91)的第三管路部(84c),第一单向阀在最高位部(91)的下游侧夹装在第三管路部(84c)中,在第一单向阀上游侧把大气导入管路(102)连接在第三管路部(84c)上,第二单向阀(102)在比最高位部(91)高的位置夹装在大气导入管路(102)中。

    鞍座型车辆用脚蹬起动踏板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2200085B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110058780.1

    申请日:2011-03-11

    Abstract: 提供一种鞍座型车辆用脚蹬起动踏板机构,在脚蹬起动踏板的上方具有罩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罩的设计自由度。鞍座型车辆用脚蹬起动踏板机构具有:覆盖发动机单元E侧方的壳体(31)、使发动机(23)启动的启动轴KS、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脚蹬臂(120)、设置于脚蹬臂(120)的另一端部(129)的轴部(127)、能够转动地支承于轴部(127)的脚蹬起动踏板(130)和覆盖车体侧面的侧罩(54),其中,设置于所述另一端部(129)的轴部(127)指向所述侧罩(54),并且具有大致垂直于所述脚蹬起动踏板(130)进行转动的面(M)的轴线(L),所述脚蹬起动踏板(130)设置有向所述轴部(127)的根部(126)的方向进行弯曲的台阶部(132)。

    机动二轮车的前整流罩支承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280150C

    公开(公告)日:2006-10-18

    申请号:CN02103299.8

    申请日:2002-03-14

    Abstract: 一种机动二轮车(10)的前整流罩支承构造,通过撑条(40)由车架(110)支承覆盖车架(110)前部并在上部具有挡风玻璃(31)的前整流罩(21)。撑条(40)形成为上下剖分撑条,由下部撑条(41)和安装于该下部撑条(41)的上部撑条(51)构成。由下部撑条(41)支承前整流罩(21),由上部撑条(51)支承挡风玻璃(31)。另外,机动二轮车(10)为在车身前部具有挡风玻璃(31)和仪表板(92)的轻便摩托车式车辆。在挡风玻璃(31)和仪表板(92)之间至少于车身前面设置导风口(96),同时,在仪表板(92)的仪表的周围设置排风口(92d、92f、92g)。这样,可由撑条更为充分地支承前整流罩和挡风玻璃,同时,可进一步提高机动二轮车的对驾驶者的挡风效果。

    车辆挂锁构造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1014A

    公开(公告)日:1996-04-24

    申请号:CN95109963.9

    申请日:1995-07-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H5/00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提供不影响车辆外观的挂锁组件。在底罩22上设置沿前后方向错开的锁孔24、26,在与两孔重叠的位置上形成向侧方突出的锁臂60,锁臂60呈朝着车架的环状,车架由底罩22覆盖着,锁臂的环面略平行于上下方向。这样,锁臂60就不影响车子的外观,可利用锁孔24、26上锁,而且不易被拆卸。

    电动车辆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64071B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110334774.4

    申请日:2011-10-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M7/12 B62K2202/00 B62K220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利用摆臂的上方的空间的电动车辆。本发明的电动车辆具有:产生行驶驱动力的电动马达(41);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设置在车身架(11)的后方、且在后端轴支承后轮(35)的摆臂(34);将电动马达(41)的驱动力向车轮(35)传递的驱动轴(52);和连结车身架(11)和摆臂(34)的悬挂系统(67),将电动马达(41)配置成沿车辆前后方向配置旋转轴(42)的纵向配置,且以相对车宽方向的中央偏置于左右一方的方式配置,并与驱动轴(52)连结;使悬挂系统(67)的前后方向的位置相对于电动马达(41)及驱动轴(52)重叠并配置在下侧且位于车宽方向内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