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门装置及吸气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48208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0996614.9

    申请日:2023-08-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零件数量的削减、结构的简化、低成本化、通路阻力的减少的节气门装置及吸气系统。节气门装置包括:节气门主体,划定构成主吸气通路的一部分的主通路及自主通路分支并构成副吸气通路的一部分的副通路;以及蝶形阀,为了对主通路进行开闭而绕轴线转动,蝶形阀包括:开闭板,具有在开阀时向上游侧移动的第一半体部及向下游侧移动的第二半体部;以及突出部,在闭阀状态下自第一半体部向下游侧突出,副通路的分支口位于比处于闭阀状态的开闭板更靠下游侧处,且形成于如下位置,即,当蝶形阀开阀时面向第二半体部的位置,且为与比开闭板更靠上游侧的主通路连通的开口面积根据蝶形阀的开度而增加直至蝶形阀达到规定开度为止的位置。

    发动机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431300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1880012270.0

    申请日:2018-01-29

    Abstract: 本申请发明的发动机装置在固定于气缸盖(2)侧面的进气歧管(3)安装有气体喷射器(13)。在进气歧管(3)中,将从气体喷射器(13)喷射的燃料气体进行预混合并供给至多个气气缸内,通过点火装置(12)来点火。进气歧管(3)具有从空气供给侧的进气集合管(32)分支出向气缸连通的多个进气支管(31)的结构。进气支管(31)具有弯折部(40),在进气支管(31)的弯折部(40)中,气缸盖(2)那一侧的内侧内壁(42)以锐角弯折。

    气缸盖及具有该气缸盖的内燃机以及进气口成形用型芯

    公开(公告)号:CN106457365B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580026398.9

    申请日:2015-0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谋求燃料效率的进一步提高的技术。将与长度方向(进气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成为大致四边形的四方口区域设于进气口(24),并且将喷射器安装孔(26)的向分支口(24b、24c)的开口大致全部形成于分支口(24b、24c)的四方口区域内的上侧平面壁部(122b、122c)。由此,与在截面形状为圆形的进气口形成喷射器安装孔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死区容积(92)的大小。因而,能够抑制在进气口(24)、特别是分支口(24b、24c)内流动的进气的紊乱,能够使燃料与进气的混合性良好并提高燃烧效率。其结果,能够谋求燃料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发动机的燃料喷射控制装置及发动机的燃料喷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79691B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380079713.5

    申请日:2013-09-09

    Abstract: 发动机的燃料喷射控制装置具有:燃料喷射阀,其对应于目标脉冲宽度,将燃料向进气通路内喷射;进气流量检测部,其检测向发动机供给的进气流量;进气压力检测部,其检测进气通路内的进气的压力;燃料压力检测部,其检测供给至燃料喷射阀的燃料的压力;以及压力控制部,其对应于发动机运转状态而控制燃料压力。并且,燃料喷射控制装置具有:要求脉冲宽度计算部,其基于由进气流量检测部检测出的进气流量、由燃料压力检测部检测出的燃料压力、及该燃料压力与由进气压力检测部检测出的进气压力之间的压差,计算要求脉冲宽度;校正后要求脉冲宽度计算部,其在以比预先设定的流量低的流量喷射燃料的情况下,对应于压差而校正要求脉冲宽度,计算校正后要求脉冲宽度;以及目标脉冲宽度设定部,其基于校正后要求脉冲宽度,设定目标脉冲宽度。

    流量控制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995385B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380072922.7

    申请日:2013-12-24

    Abstract: 在流量控制装置中,在控制基体(5)上设置有沿与安装孔(19)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合成树脂制的第1接合凸缘(35),而在致动器(20)的定子(20a)上设置有与第1接合凸缘(35)对置的合成树脂制的第2接合凸缘(36),分别在第1及第2接合凸缘(35、36)的对置面中的一方设置有熔接凹部(39),并且在另一方设置有插入熔接凹部(39)中的熔接凸部(40),在熔接凹部(39)的底部与熔接凸部(40)的末端部之间,配置有使这些底部和末端部的周边彼此熔接的电热丝(44),在第1及第2接合凸缘(35、36)上设置有熔接限制部(45、46),当底部及末端部的熔接下沉量达到规定值时,该熔接限制部(45、46)彼此抵接从而保持该规定值。由此,提供一种具备零件个数少、结构简单且廉价的控制基体与致动器的接合结构的装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