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长臂架起臂方法及起重机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68472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258099.X

    申请日:2022-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长臂架起臂方法及起重机,所述超长臂架的起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趴平的桁架臂进行拆分,以使桁架臂被构造成被拆分但相互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能够支撑于地面上,所述第二部分用以与主臂总成连接;通过变幅油缸驱动主臂总成,使主臂总成被起到一定角度,第一部分支撑于地面,以减小变幅油缸受力;通过超起机构提供拉力,使第一部分相对第二部分转动,直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拆分处相抵接,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拆分处进行连接,完成起臂工作。本发明能够使得变幅油缸的受力得以优化,在同样臂长下,能够降低变幅油缸的最大推力,在不增加油缸规格的前提下,不需要辅助起重机即可完成长臂工况的起落臂。

    一种即时流量匹配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起重机

    公开(公告)号:CN103899599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410169396.2

    申请日:2014-04-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即时流量匹配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起重机,其中,即时流量匹配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传感器的检测值判断是否满足主油路上溢流阀的设定条件;如果满足所述设定条件,则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主油路上的比例泵的排量;如果不满足所述设定条件,则通过操纵手柄可自由控制所述比例泵的排量。本发明通过控制器自动维持比例泵的输出流量,最终使比例泵的输出流量不再增加,溢流阀不存在溢流量,避免了溢流损失的产生,减少了发热量。

    一种涨紧油缸、超起装置、起重机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32781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10828539.6

    申请日:2014-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5B15/26 B66C23/72 F15B15/2815 F15B2015/2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涨紧油缸,包括:油缸体、活塞杆、用于检测所述活塞杆相对于所述油缸体的位移量的位置传感器和用于锁定所述油缸体和所述活塞杆之间相对位置的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第一锁止部及第二锁止部;所述第一锁止部与所述活塞杆的伸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锁止部与所述油缸体连接。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超起装置、起重机和方法。本发明的涨紧油缸,简单、便捷、易于操作、生产成本低,确保了涨紧结构的安全。本发明的超起装置和起重机在满足基本操作功能的前提下,便于人员操作,也能充分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起重机及其超起装置液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795549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210294620.1

    申请日:2012-08-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起重机超起装置的液控系统,包括超起锁止油缸和超起小油缸,超起锁止油缸用于与超起卷扬相适配,超起小油缸控制超起锁止油缸的工作姿态;且超起锁止油缸和超起小油缸的两腔分别与系统压力油路和回油油路连通,以进行各自的伸缩操作;还包括锁止阀,锁止阀设置在与所述超起小油缸的无杆腔连通的第一管路上,并配置成:与超起小油缸的有杆腔连通的第二管路压力大于与第一管路压力状态下,锁止阀控制第一管路导通;第二管路压力小于与第一管路压力状态下,锁止阀控制所述第一管路向超起小油缸单向导通。本发明可完全规避超起小油缸的非正常动作,进而提高整机作业的安全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该超起装置液控系统的起重机。

    储液油缸及油路控制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4232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467921.2

    申请日:2024-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液油缸及其油路控制方法,储液油缸包括无杆腔、储液腔和油箱,所述无杆腔的回油支路通过所述储液腔的补油支和所述储液腔的回油支路连接,所述储液腔回油支路与所述油箱的回油油路连接,所述储液腔连接有检测腔内压力的传感器,所述油箱的回油油路设有控制油路压力的比例背压阀,所述比例背压阀的控制端与传感器连接。传感器实时检测储液腔内部油液压力,传递给比例背压阀信号,比例背压阀根据储液腔内部压力调整其溢流压力,无论是无杆腔处于何种作业情况、何种回油速度,都可以适时调整油液回油箱的压力,保证储液腔优先充满油。

    一种涨紧油缸、超起装置、起重机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32781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410828539.6

    申请日:2014-1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涨紧油缸,包括:油缸体、活塞杆、用于检测所述活塞杆相对于所述油缸体的位移量的位置传感器和用于锁定所述油缸体和所述活塞杆之间相对位置的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第一锁止部及第二锁止部;所述第一锁止部与所述活塞杆的伸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锁止部与所述油缸体连接。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超起装置、起重机和方法。本发明的涨紧油缸,简单、便捷、易于操作、生产成本低,确保了涨紧结构的安全。本发明的超起装置和起重机在满足基本操作功能的前提下,便于人员操作,也能充分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起重机及其卷扬马达控制系统、用于该系统的浮动控制阀

    公开(公告)号:CN103671326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310700481.2

    申请日:2013-1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起重机及其卷扬马达控制系统、用于该系统的浮动控制阀;该浮动控制阀的阀体内集有用于卷扬马达浮动的压力元件和换向元件,阀体外部设置有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分别与卷扬马达的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对接;当卷扬马达处于浮动状态时,马达中的液压油通过马达第二工作油口直接进入阀体内,经压力元件和换向元件及马达的第一工作油口重新回到卷扬马达中,浮动控制阀和卷扬马达之间无需经过管路连接,使马达两油口之间通道减短,减小油液循环阻力小和压力元件和马达之间的容积,降低对卷扬马达对补油速度和补油量的要求,提高系统的相对稳定裕度,缩短了系统的稳定时间,并且该浮动控制阀可实现主控油路中安装有平衡阀的卷扬马达具有浮动功能。

    一种起重机及其平衡重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3395709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310368369.3

    申请日:2013-08-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起重机及其平衡重机构,其平衡重油缸的缸杆设于缸筒的上方,所述缸杆顶端与卷扬支架连接,所述缸筒与平衡重块、平衡重底板连接。采用上述缸杆顶置式结构的平衡重油缸,第一行程中和第二行程中,缸杆仅承受的重量为卷扬支架的重量,第三行程小于第一行程,此时缸筒承受的重量为平衡重块重量与平衡重底板的重量之和。因此,该平衡重油缸承重较小时的行程较大,承重较大时的行程较小,大大缩短了满载行程,有效的减小了系统对同步性的要求,大大提高了挂接效率。此外,平衡重油缸在提升平衡重块和平衡重底板以完成最终挂接过程中,活塞杆受到的是拉力,从根本上解决油缸失稳的问题,保证挂接作业的安全可靠性。

    一种控制阀装置、多缸同步控制液压系统及起重机

    公开(公告)号:CN103398039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310370137.1

    申请日:2013-0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阀装置,包括第一比例油口用于与供油装置的供油口连通的比例换向阀,第二比例油口用于与油箱连通,第三比例油口用于与液压缸的无杆腔连通,第四比例油口用于与液压缸的有杆腔连通;在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比例油口与第四比例油口连通,第二比例油口与第三比例油口连通;在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比例油口与第三比例油口连通,第二比例油口与第四比例油口连通。本发明不用关闭控制阀装置,而是仅需要减小该控制阀装置的开口量即可,因此避免了由于直接切断其中一条回路,造成的缸筒和活塞杆微量的弯曲变形,而影响配重油缸的使用寿命的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控制阀装置的多缸同步控制液压系统和起重机。

    一种即时流量匹配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起重机

    公开(公告)号:CN103899599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169396.2

    申请日:2014-04-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即时流量匹配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起重机,其中,即时流量匹配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传感器的检测值判断是否满足主油路上溢流阀的设定条件;如果满足所述设定条件,则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主油路上的比例泵的排量;如果不满足所述设定条件,则通过操纵手柄可自由控制所述比例泵的排量。本发明通过控制器自动维持比例泵的输出流量,最终使比例泵的输出流量不再增加,溢流阀不存在溢流量,避免了溢流损失的产生,减少了发热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