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辊试样的取样方法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323732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111566859.5

    申请日:2021-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轧辊试样的取样方法,具有以下步骤:①将轧辊表面存在缺陷的区域划出来,然后先将所述存在缺陷的区域左右两侧的淬硬层磨削下来,再将含有该区域在内的辊坯完整车削下来,得到缺陷辊坯试样;②对步骤①得到的缺陷辊坯试样从轧辊表面沿着深度方向分别将所述存在缺陷的区域上方及下方的辊坯切割下来,得到大尺寸金相试样;③对步骤②得到的大尺寸金相试样再次进行线切割,得到包含缺陷在内的小尺寸金相试样。本发明的轧辊试样的取样方法不会造成轧辊的爆裂,既能够保证缺陷的完整,又能够保证试样尺寸适合检测分析。

    大型锻钢支承辊整体感应加热专用接长吊装工装

    公开(公告)号:CN11561114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11750.4

    申请日:2022-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锻钢支承辊整体感应加热专用接长吊装工装,它是由下半部和上半部组装而成;所述接长吊装工装具有一通孔;所述接长吊装工装的辊颈连接端具有两档凹槽结构;所述接长吊装工装上加工有四个贯穿圆孔,每个贯穿圆孔的两端还加工有圆孔;所述接长吊装工装的下半部的内表面设有凸台,所述接长吊装工装的上半部的内表面设有凹部,所述凹部与所述凸台相适应;所述接长吊装工装的下半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定位圆柱体。本发明的接长吊装工装固定在大型锻钢支承辊上端辊颈上,而整体感应加热时,专用夹持抱壁夹持在接长吊装工装位置,从而保证整体感应加热要求大型锻钢支承辊辊身中部至吊端最外端辊颈端面长度尺寸L≥2200mm。

    磨削加工高速钢轧辊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05146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011350305.7

    申请日:2020-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磨削加工高速钢轧辊的方法,所使用的砂轮为低粒度复合磨料树脂软砂轮,其规格范围为:1‑φ915×100×φ304.8AC46EB50m/s;磨削加工时,砂轮转速为25~45m/s,砂轮轴向进给速度为300~2000mm/min,砂轮纵向进给量为0.005~0.01mm,轧辊转速为30~55r/min。本发明的低粒度复合磨料树脂软砂轮既保留了单晶刚玉磨削质量高的优点,又结合白刚玉较软的优点,尤其是具有较好的自锐性,从而在磨削高速钢产品时既能够获得较好的磨削效果,不会产生振纹现象,又能够保持砂轮表面的锋利,不会在高速钢轧辊表面产生磨削打滑现象,保证合格的粗糙度。

    基于正交试验的森吉米尔二十辊轧机辊系轧制工艺参数的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89522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566864.6

    申请日:2021-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正交试验的森吉米尔二十辊轧机辊系轧制工艺参数的优化方法,具有以下步骤:①设计影响因子以及各影响因子的试验水平;影响因子为二中间辊凸度、一中间辊锥度长度以及一中间辊横移量;二中间辊凸度的试验水平为5个,一中间辊锥度长度的试验水平为8个,一中间辊横移量的试验水平为6个;②根据设计的影响因子及其试验水平建立正交试验表进行工作辊与板材的最大接触应力的正交试验;③根据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到优化的辊系轧制工艺参数。本发明的优化方法可以在保证板型质量的基础上降低辊间接触应力,进而降低轧辊的消耗,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相比于传统全面试验法等具有试验量小、优化效率高的优点。

    HC六辊轧机中间辊辊身端部硬度及淬硬层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93946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630126.1

    申请日:2018-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C六辊轧机中间辊辊身端部硬度及淬硬层控制方法,包括淬火前辊身端部长度余量的优化设计以及淬火临界位置的优化设计;淬火临界位置的优化设计包括淬火加热起始位置的优化设计、淬火喷水起始位置的优化设计、淬火喷水终止位置的优化设计以及停电续冷位置的优化设计。本发明通过对HC六辊轧机中间辊淬火前辊身端部长度余量以及淬火临界位置的优化设计,能够增加成品辊身端部的冷却强度,提高淬硬层深度,最终保证产品加工至成品端时无硬度陡降区,同时还可以避免淬火时辊身端部尖角效应而产生淬火脱肩或环裂等失效,进而解决了中间辊在使用过程中承受接触疲劳应力而导致端部环裂和剥落等失效问题,降低中间辊的非正常损耗。

    循环再生支承辊辊颈接长轴头镶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3582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849549.1

    申请日:2024-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再生支承辊辊颈接长轴头镶配方法,具有以下步骤:在循环再生支承辊两端的小辊颈的本体端面各加工一个深孔,然后加工制造两个轴头,并将轴头过盈装配到深孔中,接着在轴头与小辊颈相结合处的中部位置各镗出一个销孔,最后加工制造两个圆柱销,并将圆柱销过盈装配到销孔中。本发明利用接长轴头与小辊颈本体过盈装配,并在装配后采用圆柱销作进一步固定,不仅能够解决小辊颈长度不足的问题,而且能够保证轧制过程中接长轴头不会出现变形、窜动等问题,同时接长轴头的机械性能也能够满足轧制力的要求,不会出现断裂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