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可穿戴技术的多模态冠状面质心监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26934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23446.2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穿戴技术的多模态冠状面质心监测装置,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惯性传感单元,固定在骶骨位置,用于采集骶骨在步态前进过程中的运动数据,实现姿态解算进而获取全局坐标系下人体冠状面上运动的质心加速度;柔性应变传感单元,设置在双侧髋关节两侧皮肤,用于采集髋关节冠状面的运动信号从而获取质心前进过程中的零速时刻,并修正惯性传感单元的漂移误差;主控制板,以指定频率对惯性传感单元和柔性应变传感单元进行采样得到传感器数据,并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和本地存储,计算穿戴者的冠状面质心运动状态变化。本发明以低成本、便携的方式实现了对人体冠状面质心运动状态无范围限制的实时监测。

    一种足弓形态智能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98285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11220281.8

    申请日:2021-1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足弓形态智能检测系统,用于对足弓数据进行智能检测从而对足弓形态进行判断,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获取部,用于采集使用者的原始足底压力分布数据;数据预处理部,对原始足底压力分布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足底压力分布数据以及足底压力分布云图;足印描绘部,对足底压力分布云图进行扫描得到足印的凸包络线;数据拟合部,对预处理后的足底压力分布数据基于PCA方法拟合获得足轴线;以及数据拟合部的修正单元基于该足轴线进行修正已得到修正后的足轴线;足部划分部,基于足轴线或修正后的足轴线划分前足、中足以及后足;以及判断部,对使用者的足弓形态进行判断。

    一种足弓形态智能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98285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111220281.8

    申请日:2021-1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足弓形态智能检测系统,用于对足弓数据进行智能检测从而对足弓形态进行判断,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获取部,用于采集使用者的原始足底压力分布数据;数据预处理部,对原始足底压力分布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足底压力分布数据以及足底压力分布云图;足印描绘部,对足底压力分布云图进行扫描得到足印的凸包络线;数据拟合部,对预处理后的足底压力分布数据基于PCA方法拟合获得足轴线;以及数据拟合部的修正单元基于该足轴线进行修正已得到修正后的足轴线;足部划分部,基于足轴线或修正后的足轴线划分前足、中足以及后足;以及判断部,对使用者的足弓形态进行判断。

    基于足与地面最小距离检测的人体绊倒风险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0597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24720.4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足与地面最小距离检测的人体绊倒风险识别方法,首先在鞋面放置标记点,获取标记点的点云和三维坐标信息;然后根据做刚体运动的标记点对点云和坐标信息进行矩阵变换,以此划分步态周期;最后在每一个步态周期找出标记点的运动轨迹,求取每一个点在当前步态周期的局部MFC,取其中的最小值减去地面校准距离即为当前步态周期摆动相的MFC,循环取步态周期从而获得所有步态周期的MFC,以此判断受试者是否属于易绊倒人群。本发明可用于识别有绊倒风险的个人并实施有效的绊倒预防策略,也可用于足部疾病的诊断和康复治疗效果的评定,在步态康复中通过降低一系列步态受损人群的绊倒风险来确保更安全的行走。

    一种限制性踝关节假体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444445U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20768033.X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限制性踝关节假体,属于假体技术领域,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假体连接板,连接柱的顶端开设有定位滑槽,连接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缓冲环,假体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稳定滑杆,假体连接板的上方设置有髓内杆,髓内杆的底端开设有连接槽。该限制性踝关节假体,通过设置有假体连接板、连接柱、定位滑槽、压缩弹簧、缓冲环、定位滑杆、髓内杆和连接槽的配合,利用压缩弹簧内积蓄的弹力,来对髓内杆与连接柱之间的冲击力抵消,再利用稳定滑杆和稳定滑槽的配合,来提高该假体的抗扭性能,起到提高该假体的稳定性,来延长该假体使用寿命的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