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757787A
公开(公告)日:2006-04-12
申请号:CN200510088866.3
申请日:2005-08-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金属间化合物或其组成元素为原材料,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制备金属间化合物/金属多层薄板的方法。当以金属间化合物铸锭为原材料时,将金属间化合物铸锭放入坩埚后,直接用电子枪进行蒸镀,并在基板上沉积即可;当以金属间化合物的组成元素金属铸锭为原材料时,需将两种或多种金属铸锭分别放入不同坩埚内,并同时用电子枪进行蒸镀,各金属元素在基板上沉积的同时形成金属间化合物层。沉积速率和热效率提高,产物更为纯净、致密、且无污染,薄板厚度可为0.2~5mm任意调节,克服了现有轧制法在薄板厚度和层数上的局限。
-
公开(公告)号:CN108558422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1810031554.6
申请日:2018-01-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80 , C04B35/628 , C04B35/622 , C04B35/56
Abstract: 具有高断裂功的三维碳纤维增韧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它为了解决目前制备方法所获得的三维碳纤维增韧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陶瓷组分含量较低、断裂功较低的问题。制备方法:一、在三维碳纤维编织体表面沉积裂解碳涂层;二、将超高温陶瓷粉体与无水乙醇以及聚丙烯酸混合,得到超高温陶瓷浆料;三、通过注浆装置将陶瓷浆料注入三维碳纤维编织体内部,待注入出现阻力时,再施加超声振动,反复振动辅助注浆过程多次;四、进行振动辅助真空浸渍过程多次;五、模压后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本发明所制备的三维碳纤维增韧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本征脆性得到了明显的优化,断裂功高达~1200J/m2。
-
公开(公告)号:CN115849362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211477635.1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B32/205 , C01B32/05
Abstract: 基于糖类小分子的块体炭/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石墨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碳材料制备领域对石油煤矿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的问题。本发明首先通过反应釜以溶剂热的方式提升了粉体原料的塑变性能,促进了成型阶段颗粒的挤压与变形,使原料本身在保持稳定的情况下,保留有相当程度的烧结性;其次,在成型过程中引入了温度场,促进原料分子的热运动,有利于塑性变形的发生,实现预烧结的同时缓解内部应力,避免了后续炭化过程的开裂,解决了所得自烧结性碳源粉体烧结过程中的开裂问题,成品率高,且具备大尺寸制品的生产潜力。本发明可获得基于糖类小分子的块体炭/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87390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1004561.4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B32/184
Abstract: 一种利用糖类物质中的碳宏量获取高质量石墨烯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制备高质量石墨烯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以往用天然石墨作为原料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和以小分子碳源作为原料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制备石墨烯存在的制备工艺复杂,制备成本高昂,难以制备高质量的石墨烯的问题。方法:一、配制水溶性糖类镍粉悬浮液和不溶性糖类镍粉悬浮液;二、制备糖/镍复合粉体;三、放电等离子烧结处理;四、刻蚀金属镍,得到高质量石墨烯。本发明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系统制备的石墨烯,在800℃时即可得到晶型完美、缺陷较少,石墨化度极高的石墨烯材料,低温短时制备节约了能源,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本发明可获得高质量石墨烯。
-
公开(公告)号:CN11667555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700008.8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83 , C04B35/524 , C04B35/622 , C04B35/624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碳纤维/生物质基糖碳气凝胶高效隔热材料及其离子热制备方法,涉及气凝胶制备领域。选择碳纤维预氧丝作为增强材料,生物质糖碳气凝胶作为基体材料,纤维增强气凝胶隔热材料的气体热导率很低,还可以显著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采用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碳纤维/生物质基糖碳气凝胶,在保证碳气凝胶材料低热导率同时,又提升了气凝胶材料的力学性能,改善其固有脆性,实现高效隔热与强韧化协同,为碳气凝胶隔热材料在航空航天飞行器上的工程化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及技术储备。
-
公开(公告)号:CN116675551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310700008.8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83 , C04B35/524 , C04B35/622 , C04B35/624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碳纤维/生物质基糖碳气凝胶高效隔热材料及其离子热制备方法,涉及气凝胶制备领域。选择碳纤维预氧丝作为增强材料,生物质糖碳气凝胶作为基体材料,纤维增强气凝胶隔热材料的气体热导率很低,还可以显著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采用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碳纤维/生物质基糖碳气凝胶,在保证碳气凝胶材料低热导率同时,又提升了气凝胶材料的力学性能,改善其固有脆性,实现高效隔热与强韧化协同,为碳气凝胶隔热材料在航空航天飞行器上的工程化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及技术储备。
-
公开(公告)号:CN117209297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311193001.8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80 , C04B35/56 , C04B35/622 , C04B41/87
Abstract: 基于氧化硅‑氧化铪复合氧化层高温防护的碳纤维/SiHfBO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氧化硅‑氧化铪复合氧化层高温防护的碳纤维/SiHfBO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获得耐高温氧化烧蚀的陶瓷基复合材料,采用涂敷有PyC涂层的三维编织T700‑PAN纤维编织体作为承力骨架,使用SiHfBOC先驱体陶瓷作为基体。通过压力辅助先驱体浸渍裂解法将承力骨架与陶瓷基体进行复合。本工艺不仅制备温度低,对碳纤维损伤较小,还可以高效致密化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具有接近90%的致密度,可以在高温烧蚀环境下有效阻止氧通道的形成,实现较好的保护作用。本发明用于耐氧化烧蚀复合材料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84936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77635.1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B32/205 , C01B32/05
Abstract: 基于糖类小分子的块体炭/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石墨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碳材料制备领域对石油煤矿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的问题。本发明首先通过反应釜以溶剂热的方式提升了粉体原料的塑变性能,促进了成型阶段颗粒的挤压与变形,使原料本身在保持稳定的情况下,保留有相当程度的烧结性;其次,在成型过程中引入了温度场,促进原料分子的热运动,有利于塑性变形的发生,实现预烧结的同时缓解内部应力,避免了后续炭化过程的开裂,解决了所得自烧结性碳源粉体烧结过程中的开裂问题,成品率高,且具备大尺寸制品的生产潜力。本发明可获得基于糖类小分子的块体炭/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413101A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810209523.1
申请日:2008-11-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陶瓷微叠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技术,通过电子枪交替蒸发金属和陶瓷靶材来制备的。陶瓷层厚度为1μm,金属层厚度为10~35μm。金属层和陶瓷层的体积分数比即厚度即层厚比为10~35。所用的金属靶材为Ni-20Co-12Cr-4Al(wt%),陶瓷靶材为含8wt%Y2O3的ZrO2(YSZ)。金属/陶瓷微叠层材料具有大层厚比,因此该材料能在很大程度上保持金属材料的韧性好的特点。同时,叠层结构的存在,限制了金属层中柱状晶的长大,减少了裂纹沿金属晶界扩展的可能性。与单层EB-PVD金属薄板相比,该微叠层材料中的金属层发生脆性沿晶断裂的几率更小,金属层强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760406A
公开(公告)日:2006-04-19
申请号:CN200510115739.8
申请日:2005-11-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关于金属/氧化物弥散强化金属多层薄板制备的新工艺。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方法制备多层薄板。首先加热、蒸镀分离层材料,并使分离层材料的蒸汽在加热的基板上冷凝、沉积,得到分离层;接着在始终加热、蒸镀制备多层薄板所需的金属合金铸锭的基础上,间隔加热、蒸镀起增强作用的氧化物铸锭,使金属和氧化物弥散强化金属交替形成多层膜,待多层膜厚达到一定尺寸后冷却上述基板,并将多层膜从上述基板上分离下来,就得到金属/氧化物弥散强化金属多层薄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