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1591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700120.6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南京财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定形碳酸钙增强壳聚糖‑丝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壳聚糖、丝肽、无定形碳酸钙与甲酸混合,得到混合体系;将混合体系依次进行热熔融加工,热压成型以及温湿度交变调质,得到壳聚糖‑丝肽仿生复合材料;热熔融加工及温湿度交变调质均在密闭条件下进行。本发明利用无机材料的矿化作用增强壳聚糖‑丝肽有机大分子的功能结构,通过热熔融加工过程中的高温高剪切作用最大化反应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后续的温湿度交变进一步调控无定形态的碳酸钙向稳定型的碳酸钙晶相转化,从而获得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仿生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7918511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257257.9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南京财经大学
IPC: A23L29/00 , A23L33/185 , A23J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生产领域,具体涉及高内相乳液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利用藜麦蛋白质纤维聚集体制备高内相乳液的方法。以藜麦蛋白为主要原料,通过以下步骤:1)利用碱提酸沉提取萌发藜麦中的分离蛋白;2)通过热处理得到藜麦蛋白质纤维聚集体溶液;3)与玉米油混合后,利用高速分散器分散后得到藜麦蛋白纤维聚集体稳定的高内相乳液。本发明选用的藜麦分离蛋白为天然植物蛋白,绿色营养。本发明制备的藜麦蛋白纤维聚集体能够显著延缓乳液在胃、肠消化的破裂,从而延缓乳液中脂质的消化,可以应用于低热量的脂肪模拟物的制备,降低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
公开(公告)号:CN11789836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257190.9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南京财经大学
IPC: A23J1/12 , A23J3/34 , A23L29/2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酶水解促进藜麦分离蛋白纤维聚集并提高其凝胶性的方法。所述酶涉及菠萝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所述菠萝蛋白酶与藜麦分离蛋白最优酶底比为0.075%,所述碱性蛋白酶与藜麦分离蛋白最优酶底比为0.08%。与强酸条件下形成纤维聚集体的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在中性条件下利用酶水解促进藜麦分离蛋白纤维聚集并提高其凝胶性的方法,不仅避免了强酸性条件对食品感官品质的影响,还能够提高藜麦分离蛋白的加工适宜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0077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99404.7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南京财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热熔融加工的壳聚糖‑蛋白仿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壳聚糖、蛋白、单宁酸、金属氧化物与质子化试剂混合,得到混合体系;将混合体系依次进行热熔融加工和热压成型,得到壳聚糖‑蛋白仿生复合材料;所述热熔融加工在封闭条件下进行。本发明利用金属氧化物与单宁酸的配位作用结合壳聚糖‑蛋白静电相互作用,通过热熔融加工过程的高温、高剪切作用最大化组分之间的反应,从而形成功能性的金属‑酚醌网络,对壳聚糖‑蛋白仿生复合材料进行性能增强,使得壳聚糖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以及抗紫外、抗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017095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110273877.8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南京财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是玉米油藜麦蛋白皮克林高内相乳液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将藜麦蛋白粉末溶解后磁力搅拌,超声分散得到藜麦蛋白纳米颗粒溶液,将玉米油和食用粉末混合,随后和藜麦蛋白纳米颗粒溶液在高速分散器中混合分散得到藜麦蛋白皮克林乳液果蔬酱;或与冷冻鱼糜混合,经斩拌、擂溃、水浴加热后,得到具有良好质构的藜麦蛋白乳液‑鱼肉蛋白凝胶。本发明通过超声分散技术使藜麦蛋白纳米颗粒的湿润性和乳化性显著提高,制备出稳定的皮克林乳液可以替代动物脂肪制作均匀且性质稳定的低脂酱料,同时将藜麦蛋白皮克林乳液应用于鱼糜中制备冻融稳定性良好的鱼糜凝胶产品,最大程度保证产品的营养价值、口感和风味,满足消费者对食品的多方面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842372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58508.0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南京财经大学
IPC: A61K9/48 , A61K47/36 , A61K47/38 , A61K47/34 , A61K8/11 , A61K8/73 , A61K8/88 , A61Q19/00 , A23P10/30 , A23P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淀粉基胶囊外衣,由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得到:阴/阳离子淀粉40~70wt%、天然产物20~50wt%、增塑剂≤10wt%和余量的水;所述天然产物与阴/阳离子淀粉的电荷相反;所述天然产物包括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聚赖氨酸、葡聚糖、葡聚糖硫酸钠和磺化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采用带有电荷的阴/阳离子淀粉与带相反电荷的天然产物进行复配,能够在静电相互作用下形成聚电解质材料,此聚电解质材料的静电相互作用的作用力远强于氢键和分子间相互作用,且具有集聚效应,使得淀粉基胶囊外衣具备优异的机械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01709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73877.8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南京财经大学
IPC: A23L33/185 , A23L5/30 , A23L27/60 , A23L33/17 , A23P10/3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是玉米油藜麦蛋白皮克林高内相乳液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将藜麦蛋白粉末溶解后磁力搅拌,超声分散得到藜麦蛋白纳米颗粒溶液,将玉米油和食用粉末混合,随后和藜麦蛋白纳米颗粒溶液在高速分散器中混合分散得到藜麦蛋白皮克林乳液果蔬酱;或与冷冻鱼糜混合,经斩拌、擂溃、水浴加热后,得到具有良好质构的藜麦蛋白乳液‑鱼肉蛋白凝胶。本发明通过超声分散技术使藜麦蛋白纳米颗粒的湿润性和乳化性显著提高,制备出稳定的皮克林乳液可以替代动物脂肪制作均匀且性质稳定的低脂酱料,同时将藜麦蛋白皮克林乳液应用于鱼糜中制备冻融稳定性良好的鱼糜凝胶产品,最大程度保证产品的营养价值、口感和风味,满足消费者对食品的多方面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373326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736897.8
申请日:2017-08-24
Applicant: 南京财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挤压米粉的加工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将一种或多种富含淀粉质的原料混合均匀后,通过高温挤压糊化成型、低温过水快速凝胶化、干燥杀菌包装而成。本发明克服了传统米粉生产工艺资源消耗量大,制作缓慢,产品品质不稳定,营养价值低的缺点。按照本发明生产的挤压米粉加工便捷快速、产品品质稳定,无需使用任何添加剂,适合工业化规范化生产,米粉的弹性和韧性好,蒸煮损失和断条率较低,有较高的营养品质,适合各类人群食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013651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310008370.5
申请日:2013-01-10
Applicant: 南京财经大学 , 南京雨花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低温冷榨精炼茶籽油的生产方法,属于农产品深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精炼冷榨茶籽油生产的主要过程为:将筛选的油茶籽进行低温贮存、清理分级、脱壳分离、烘干、破碎、低温压榨、过滤、脱胶、脱色、脱臭、冬化、成品精炼油包装。本发明通过低温冷榨和精炼新工艺,避免传统加工中对油料的过度加热和过多的化学处理,同时有效降低了传统高温加工时产生的有害物质残留,显著降低生产成本,不仅保持油的纯天然特性,而且尽可能的保留了油中的生理活性物质。经该工艺生产的茶油色泽浅,酸值、过氧化值低,磷质含量低、滋味清香,营养丰富,具有较长的贮存期,为茶籽油的深加工利用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3013651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310008370.5
申请日:2013-01-10
Applicant: 南京财经大学 , 南京雨花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低温冷榨精炼茶籽油的生产方法,属于农产品深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精炼冷榨茶籽油生产的主要过程为:将筛选的油茶籽进行低温贮存、清理分级、脱壳分离、烘干、破碎、低温压榨、过滤、脱胶、脱色、脱臭、冬化、成品精炼油包装。本发明通过低温冷榨和精炼新工艺,避免传统加工中对油料的过度加热和过多的化学处理,同时有效降低了传统高温加工时产生的有害物质残留,显著降低生产成本,不仅保持油的纯天然特性,而且尽可能的保留了油中的生理活性物质。经该工艺生产的茶油色泽浅,酸值、过氧化值低,磷质含量低、滋味清香,营养丰富,具有较长的贮存期,为茶籽油的深加工利用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途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