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60332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98984.2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南京派光智慧感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监测隧道变形的方法、介质及设备,本发明通过图像采集系统采集隧道的初支区域和掌子面区域的结构光图像,对结构光图像进行特征匹配,计算结构光图像上的特征点的三维坐标信息,结合时间信息,结构光图像与基准图像做对比,得到三维变形向量,进而计算特征点的变形位移,形成隧道结构三维时空变形大数据,分析初支区域变形演变趋势及掌子面区域的稳定状态,预测初支区域和掌子面区域的稳定性,保证隧道建设期的安全防护,并指导以后的施工工艺的改进及预留变形量等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858098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029837.4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派光智慧感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B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设期隧道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设期隧道多元信息自动化采集方法和系统,通过光源在隧道内壁投影形成检测点和检测线,而后通过测量相机记录不同时间段内检测点和检测线所在区域的像素位置变化,并以检测点和检测线为参考基准与隧道点云数据进行整合、修正,形成准确的隧道四维模型,由此可以动态全方位观测、记录隧道的结构状态和施工进度,实现了隧道信息收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节约了人力,提高了隧道施工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11886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471021.7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南京派光智慧感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设期隧道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掌子面多元信息一体化采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安装板、外壳、信息分析处理模块、无线AP模块、气体测量模块、供电模块、双目相机模块和速拆机构;所述外壳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所述天线,外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所述安装板,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掌子面后方的初支侧壁位置;所述信息分析处理模块固定安装在外壳下壁的内端面,所述无线AP模块固定安装在信息分析处理模块的一侧,所述气体测量模块固(56)对比文件谭顺辉.隧道掘进机多功能化及智能化的发展与推广.隧道建设(中英文).(第09期),全文.刘胜龙;苏育新.无线视频监控在重山区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应用.中国交通信息化.2011,(第10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7211886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471021.7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南京派光智慧感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设期隧道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掌子面多元信息一体化采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安装板、外壳、信息分析处理模块、无线AP模块、气体测量模块、供电模块、双目相机模块和速拆机构;所述外壳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所述天线,外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所述安装板,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掌子面后方的初支侧壁位置;所述信息分析处理模块固定安装在外壳下壁的内端面,所述无线AP模块固定安装在信息分析处理模块的一侧,所述气体测量模块固定安装在靠近无线AP模块的一侧,所述供电模块的下端面规定安装在外壳下端的内表面,所述双目相机模块固定安装在外壳的侧面。
-
公开(公告)号:CN119068421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549425.8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兰新铁路甘青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派光智慧感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掌子面施工信息自动监测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步骤:采集隧道掌子面施工图像;将隧道掌子面施工图像输入至工序识别网络模型,利用工序识别网络模型识别监测施工工序,得到各施工工序数据;若监测到施工工序为支护构件施工时,将对应的施工工序数据输入至支护构件检测模型,得到支护构件施工信息。本申请的方法可以实现隧道掌子面区域施工信息的自动化采集,降低监测成本、提高监测智能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776033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198984.2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南京派光智慧感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监测隧道变形的方法、介质及设备,本发明通过图像采集系统采集隧道的初支区域和掌子面区域的结构光图像,对结构光图像进行特征匹配,计算结构光图像上的特征点的三维坐标信息,结合时间信息,结构光图像与基准图像做对比,得到三维变形向量,进而计算特征点的变形位移,形成隧道结构三维时空变形大数据,分析初支区域变形演变趋势及掌子面区域的稳定状态,预测初支区域和掌子面区域的稳定性,保证隧道建设期的安全防护,并指导以后的施工工艺的改进及预留变形量等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85809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1029837.4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派光智慧感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B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设期隧道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设期隧道多元信息自动化采集方法和系统,通过光源在隧道内壁投影形成检测点和检测线,而后通过测量相机记录不同时间段内检测点和检测线所在区域的像素位置变化,并以检测点和检测线为参考基准与隧道点云数据进行整合、修正,形成准确的隧道四维模型,由此可以动态全方位观测、记录隧道的结构状态和施工进度,实现了隧道信息收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节约了人力,提高了隧道施工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6687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201285.5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隧道初期支护锚杆锈蚀后二次衬砌荷载分担比确定方法,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计算锚杆的锈蚀率,基于锈蚀率确定锈蚀锚杆的力学参数;S2、确定锈蚀锚杆的组合结构界面粘结本构;S3、建立考虑锚杆锈蚀后的围岩‑初期支护‑二次衬砌地层结构模型;S4、通过步骤S3建立的地层结构模型,提取锚杆不同锈蚀率条件下围岩‑初期支护接触应力和初期支护‑二次衬砌接触应力;S5、计算锚杆锈蚀后二次衬砌荷载分担比。本发明采用上述的隧道初期支护锚杆锈蚀后二次衬砌荷载分担比确定方法,可以保证隧道长期运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20373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29515.9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T17/05 , G06F18/24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三维地质建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复杂地质条件下智能化隧道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及系统,其技术方案为:结合三维隧道剖面数据、隧址区反演的重力数据及磁化率,进行数据重建,得到重建后的隧道数据集;基于重建后的隧道数据集对地质属性分类器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后的地质属性分类器;根据训练后的地质属性分类器预测得到隧址区建模区域内的空间中每点的地质属性,并结合地表高程数据构建得到包含地表起伏形态和构造的三维地质模型;将包含地表起伏形态和构造的三维地质模型和沿着隧道三维路径进行扫掠得到的隧道三维体模型进行布尔运算,得到含隧道的三维地质模型。本发明可对极复杂条件下的隧道进行三维模型构建。
-
公开(公告)号:CN11717334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001542.6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隧道建设及三维地质建模技术领域,提供了面向属性信息的隧道三维地质建模和更新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剖面图数据和地表高程数据,建立隧道结构模型后,建立以结构模型约束的属性模型;将属性模型划分到若干个网格,并进行属性赋值,得到属性网格;响应于增量数据,构建无属性网格,并遵循加权填充的原则,按照所述属性网格占无属性网格的比例进行属性填充。实现了对隧道周围围岩的工程地质条件的实时掌控,适用于各种复杂地质情况的隧道修建开挖全过程的三维地质模型构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