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68421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549425.8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兰新铁路甘青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派光智慧感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掌子面施工信息自动监测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步骤:采集隧道掌子面施工图像;将隧道掌子面施工图像输入至工序识别网络模型,利用工序识别网络模型识别监测施工工序,得到各施工工序数据;若监测到施工工序为支护构件施工时,将对应的施工工序数据输入至支护构件检测模型,得到支护构件施工信息。本申请的方法可以实现隧道掌子面区域施工信息的自动化采集,降低监测成本、提高监测智能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776033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198984.2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南京派光智慧感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监测隧道变形的方法、介质及设备,本发明通过图像采集系统采集隧道的初支区域和掌子面区域的结构光图像,对结构光图像进行特征匹配,计算结构光图像上的特征点的三维坐标信息,结合时间信息,结构光图像与基准图像做对比,得到三维变形向量,进而计算特征点的变形位移,形成隧道结构三维时空变形大数据,分析初支区域变形演变趋势及掌子面区域的稳定状态,预测初支区域和掌子面区域的稳定性,保证隧道建设期的安全防护,并指导以后的施工工艺的改进及预留变形量等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85809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1029837.4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派光智慧感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B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设期隧道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设期隧道多元信息自动化采集方法和系统,通过光源在隧道内壁投影形成检测点和检测线,而后通过测量相机记录不同时间段内检测点和检测线所在区域的像素位置变化,并以检测点和检测线为参考基准与隧道点云数据进行整合、修正,形成准确的隧道四维模型,由此可以动态全方位观测、记录隧道的结构状态和施工进度,实现了隧道信息收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节约了人力,提高了隧道施工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11886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471021.7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南京派光智慧感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设期隧道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掌子面多元信息一体化采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安装板、外壳、信息分析处理模块、无线AP模块、气体测量模块、供电模块、双目相机模块和速拆机构;所述外壳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所述天线,外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所述安装板,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掌子面后方的初支侧壁位置;所述信息分析处理模块固定安装在外壳下壁的内端面,所述无线AP模块固定安装在信息分析处理模块的一侧,所述气体测量模块固(56)对比文件谭顺辉.隧道掘进机多功能化及智能化的发展与推广.隧道建设(中英文).(第09期),全文.刘胜龙;苏育新.无线视频监控在重山区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应用.中国交通信息化.2011,(第10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7211886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471021.7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南京派光智慧感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设期隧道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掌子面多元信息一体化采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安装板、外壳、信息分析处理模块、无线AP模块、气体测量模块、供电模块、双目相机模块和速拆机构;所述外壳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所述天线,外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所述安装板,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掌子面后方的初支侧壁位置;所述信息分析处理模块固定安装在外壳下壁的内端面,所述无线AP模块固定安装在信息分析处理模块的一侧,所述气体测量模块固定安装在靠近无线AP模块的一侧,所述供电模块的下端面规定安装在外壳下端的内表面,所述双目相机模块固定安装在外壳的侧面。
-
公开(公告)号:CN117760332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98984.2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南京派光智慧感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监测隧道变形的方法、介质及设备,本发明通过图像采集系统采集隧道的初支区域和掌子面区域的结构光图像,对结构光图像进行特征匹配,计算结构光图像上的特征点的三维坐标信息,结合时间信息,结构光图像与基准图像做对比,得到三维变形向量,进而计算特征点的变形位移,形成隧道结构三维时空变形大数据,分析初支区域变形演变趋势及掌子面区域的稳定状态,预测初支区域和掌子面区域的稳定性,保证隧道建设期的安全防护,并指导以后的施工工艺的改进及预留变形量等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858098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029837.4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派光智慧感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B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设期隧道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设期隧道多元信息自动化采集方法和系统,通过光源在隧道内壁投影形成检测点和检测线,而后通过测量相机记录不同时间段内检测点和检测线所在区域的像素位置变化,并以检测点和检测线为参考基准与隧道点云数据进行整合、修正,形成准确的隧道四维模型,由此可以动态全方位观测、记录隧道的结构状态和施工进度,实现了隧道信息收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节约了人力,提高了隧道施工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8273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52986.6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寒区隧道实验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通风型寒区隧道纵向温度分布实验装置,包括:外壳、山体和模拟隧道,所述山体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模拟隧道安装在所述山体的内部,所述模拟隧道的两端均设置有转动装置,所述模拟隧道的内部设置有检测组件;本发明通过驱动电动伸缩杆二顺时针转动,电动伸缩杆二上的半齿轮与电动伸缩杆三上的半齿轮啮合,使得电动伸缩杆三逆时针转动,方便观测隧道两侧底部上顶部的温度以及风速;此时电动伸缩杆二和电动伸缩杆三端部的风速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将模拟隧道底部的温度及风速传递到实验人员的电脑上,方便实验人员观测模拟隧道内部不同高度的温度以及风速。
-
公开(公告)号:CN11657907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863355.2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锚喷主动支护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涉及隧道工程支护设计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利用围岩塑性区和围岩弹性区交界处的应力连续边界条件、围岩弹性区拉梅应力公式、硐室理论中围岩塑性区应力公式、胡克定律、围岩应力应变关系、围岩塑性变形时体积不变规律,确定锚喷支护后隧道洞周径向位移计算公式;根据隧道支护前的围岩力学参数,确定初始的锚喷支护参数;所述锚喷支护参数包括锚杆支护参数、混凝土支护参数;根据初始的锚喷支护参数、和锚喷支护后隧道洞周径向位移计算公式,确定最终的锚喷支护参数。本发明可以实现锚喷支护量化设计,提高锚喷主动支护设计的准确度、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2700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513516.5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围岩变形控制的预应力锚杆支护分析方法及装置,涉及隧道工程支护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围岩力学参数;确定预应力锚杆支护参数;根据预应力锚杆的附加应力和围岩力学参数的对应关系、预应力锚杆支护参数,确定预应力锚杆支护作用时受压范围内的第二围岩力学参数;根据第一围岩力学参数和第二围岩力学参数,确定围岩变形值;将围岩变形值与预先设定的围岩变形控制值进行比较;根据围岩变形值与预先设定的围岩变形控制值的差异调整预应力锚杆支护参数,直至围岩变形值与预先设定的围岩变形控制值的差异小于阈值。本发明可以量化预应力锚杆支护参数设计,提升预应力锚杆设计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