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0373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29515.9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T17/05 , G06F18/24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三维地质建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复杂地质条件下智能化隧道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及系统,其技术方案为:结合三维隧道剖面数据、隧址区反演的重力数据及磁化率,进行数据重建,得到重建后的隧道数据集;基于重建后的隧道数据集对地质属性分类器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后的地质属性分类器;根据训练后的地质属性分类器预测得到隧址区建模区域内的空间中每点的地质属性,并结合地表高程数据构建得到包含地表起伏形态和构造的三维地质模型;将包含地表起伏形态和构造的三维地质模型和沿着隧道三维路径进行扫掠得到的隧道三维体模型进行布尔运算,得到含隧道的三维地质模型。本发明可对极复杂条件下的隧道进行三维模型构建。
-
公开(公告)号:CN11717334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001542.6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隧道建设及三维地质建模技术领域,提供了面向属性信息的隧道三维地质建模和更新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剖面图数据和地表高程数据,建立隧道结构模型后,建立以结构模型约束的属性模型;将属性模型划分到若干个网格,并进行属性赋值,得到属性网格;响应于增量数据,构建无属性网格,并遵循加权填充的原则,按照所述属性网格占无属性网格的比例进行属性填充。实现了对隧道周围围岩的工程地质条件的实时掌控,适用于各种复杂地质情况的隧道修建开挖全过程的三维地质模型构建。
-
公开(公告)号:CN11888273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52986.6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寒区隧道实验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通风型寒区隧道纵向温度分布实验装置,包括:外壳、山体和模拟隧道,所述山体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模拟隧道安装在所述山体的内部,所述模拟隧道的两端均设置有转动装置,所述模拟隧道的内部设置有检测组件;本发明通过驱动电动伸缩杆二顺时针转动,电动伸缩杆二上的半齿轮与电动伸缩杆三上的半齿轮啮合,使得电动伸缩杆三逆时针转动,方便观测隧道两侧底部上顶部的温度以及风速;此时电动伸缩杆二和电动伸缩杆三端部的风速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将模拟隧道底部的温度及风速传递到实验人员的电脑上,方便实验人员观测模拟隧道内部不同高度的温度以及风速。
-
公开(公告)号:CN11622700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513516.5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围岩变形控制的预应力锚杆支护分析方法及装置,涉及隧道工程支护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围岩力学参数;确定预应力锚杆支护参数;根据预应力锚杆的附加应力和围岩力学参数的对应关系、预应力锚杆支护参数,确定预应力锚杆支护作用时受压范围内的第二围岩力学参数;根据第一围岩力学参数和第二围岩力学参数,确定围岩变形值;将围岩变形值与预先设定的围岩变形控制值进行比较;根据围岩变形值与预先设定的围岩变形控制值的差异调整预应力锚杆支护参数,直至围岩变形值与预先设定的围岩变形控制值的差异小于阈值。本发明可以量化预应力锚杆支护参数设计,提升预应力锚杆设计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108525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683725.6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元信息的隧道支护体系动态设计方法及装置,涉及隧道支护设计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支护位置的当前围岩信息及当前施工信息;根据当前围岩信息、当前施工信息以及预先创建的动态设计模型确定隧道支护体系设计参数及适配施工管控对策;其中,动态设计模型是基于历史围岩信息、历史施工信息、已施作支护体系的支护信息及其对应的支护变形信息训练得到的。相比于使用通过理论计算或解析法预测得到的支护变形信息对支护体系进行评价的方案,本申请采用实际的围岩信息、施工信息、已施作支护体系的支护信息以及实际的支护变形参数训练动态设计模型,保证了动态样本以及基于动态样本训练得到的动态设计模型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45685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415790.4
申请日:2022-04-20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许学良 , 马伟斌 , 田四明 , 郭小雄 , 柴金飞 , 巩江峰 , 罗金涛 , 赵鹏 , 方雨菲 , 徐湉源 , 邹文浩 , 张金龙 , 程爱君 , 王志伟 , 李尧 , 王子洪 , 安哲立 , 袁振宇 , 罗驰 , 马召辉 , 王勇 , 王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穿越活动断裂带的隧道新型多级减隔震结构,在隧道纵向依次设置洞口减隔震结构以及洞身破碎带减隔震结构,洞口减隔震结构以及洞身破碎带减隔震结构分别包含多段子结构,每段子结构在隧道横断面上采用多级减隔震层设计,洞口减隔震结构包含洞口延伸段子结构、洞口浅埋段子结构、洞口影响段子结构,洞身破碎带减隔震结构包含洞身影响段子结构、洞身过渡段子结构、洞身核心段子结构。本发明以超挖设计、铰接设计和隔离消能设计等隔震减震设计理念为基础,对隧道洞口以及经过断层破碎带的隧道洞身进行了多级减隔震结构设计,能够有效的预防地震对隧道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737576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71176.2
申请日:2021-09-13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B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板式无砟轨道结构。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包括:预制轨道板,预制轨道板沿其平面纵向中心线间隔设置多个限位孔,至少一个限位孔设置在预制轨道板的中心位置;自密实混凝土层,自密实混凝土层位于预制轨道板的下方并通过限位孔灌注成型,自密实混凝土层具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伸入限位孔内;隔离层,预制轨道板与自密实混凝土层之间设置有隔离层;弹性缓冲垫层,限位孔的周侧设置有弹性缓冲垫层。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无砟轨道结构存在限位结构易损伤、水泥沥青砂浆耐久性差、轨道板或道床板翘曲变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9864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896229.1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7 , G06T17/05 , G06Q50/08
Abstract: 嵌入式三维地质模型隧道风险综合地质预报决策系统及决策方法,以克服现有隧道地质预报、风险评估、判定决策相互独立、主观性强等不足,有效提高隧道现场决策的效率和有效性。预报决策系统包括隧道数据采集模块、三维地质建模模块、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判识模块、风险动态评估模块和决策模块。决策方法是经过隧道数据采集、三维地质建模、特殊地质、不良地质判识和风险动态评估后,通过隧道风险与工程措施之间的拓扑联系,结合隧道数据采集中既有隧道决策数据,根据本隧道风险动态评估结果,做出对应的决策和措施建议。
-
公开(公告)号:CN11789241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106706.X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落石冲击静力等效荷载计算方法,包括以下过程:考虑落石重量、落石下落高度、回填土层厚度及土层参数,通过计算得到落石最大冲击力,然后进一步计算得到落石最大冲击压力,最终计算得到落石冲击静力等效荷载。本发明基于落石重量、落石下落高度、回填土层厚度及土层参数,将落石对缓冲土层产生的最大冲击压力作为压缩波源,根据波动理论原理,可快速、准确得到落石冲击作用于结构上的静力等效荷载,避免了繁琐的计算过程,提高了功效,能够为设计和修建上覆缓冲土层的明洞或棚洞等刚性被动防护结构提供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7554411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435244.8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隧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模拟寒区隧道排水系统冻害过程的试验装置及方法,试验装置包括寒区隧道模型多功能基础试验平台、防排水系统精细化缩尺模型及排水系统演变过程监测系统;寒区隧道模型多功能基础试验平台包括基础试验箱、环境温度控制系统等;防排水系统精细化缩尺模型包括隧道试验模型等;排水系统演变过程监测系统包括冻结演变过程观测系统、围岩温度场监测系统等。本发明建立了完整可视化的隧道排水系统缩尺模型,可通过开展多组不同温度工况下排水系统冻结响应试验,并根据环向盲管的冻结路径和发展规律,模拟环向盲管不同冻结状态下隧道结构受力和变形特征,能够较为完整地还原原型隧道排水系统的冻结过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