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纯铜复合结构源漏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69719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1710739074.0

    申请日:2017-08-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器件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纯铜复合结构源漏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在有源层上依次沉积刻蚀缓冲层、黏附阻挡层和纯Cu薄膜;旋涂光刻胶,曝光显影,保留有源沟道顶部一半的光刻胶;依次刻蚀非有源沟道区的纯Cu薄膜、黏附阻挡层、刻蚀缓冲层和有源层;除去有源沟道顶部保留的光刻胶,使纯Cu薄膜暴露出来;刻蚀纯Cu薄膜层和黏附阻挡层,使其图形化形成TFT的源漏电极;除去有源沟道表面的刻蚀缓冲层;除去源漏电极表面的光刻胶。通过引入C膜作为刻蚀缓冲层,可避免刻蚀纯铜源漏电极时对氧化物有源层的破坏,同时可以避免铜刻蚀时双氧水基刻蚀液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和安全风险。

    一种UV预处理衬底改善打印氧化物薄膜形貌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22828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711112966.4

    申请日:2017-11-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显示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UV预处理衬底改善打印氧化物薄膜形貌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将ZrOCl2·8H2O溶于溶剂中,得到前驱体溶液;在无碱玻璃表面沉积一层ITO,然后经清洗、烘干后采用波长为220‑250nm的紫外光照射30~50s,得到UV预处理后的ITO玻璃衬底;以前驱体溶液在UV预处理后的ITO玻璃衬底上喷墨打印制备薄膜,然后将所得薄膜烘干后退火处理,得到氧化锆薄膜。本发明以特定体系的氧化物前驱体溶液通过喷墨打印法制备氧化物绝缘层薄膜,并通过对ITO玻璃衬底进行UV预处理,解决了打印薄膜不连续、不均匀的问题,实现了表面平整且低漏电的溶液法绝缘层制备。

    一种UV预处理衬底改善打印氧化物薄膜形貌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22828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112966.4

    申请日:2017-11-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显示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UV预处理衬底改善打印氧化物薄膜形貌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将ZrOCl2·8H2O溶于溶剂中,得到前驱体溶液;在无碱玻璃表面沉积一层ITO,然后经清洗、烘干后采用波长为220‑250nm的紫外光照射30~50s,得到UV预处理后的ITO玻璃衬底;以前驱体溶液在UV预处理后的ITO玻璃衬底上喷墨打印制备薄膜,然后将所得薄膜烘干后退火处理,得到氧化锆薄膜。本发明以特定体系的氧化物前驱体溶液通过喷墨打印法制备氧化物绝缘层薄膜,并通过对ITO玻璃衬底进行UV预处理,解决了打印薄膜不连续、不均匀的问题,实现了表面平整且低漏电的溶液法绝缘层制备。

    一种薄膜晶体管的源漏电极及制备方法、薄膜晶体管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66891B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510119566.0

    申请日:2015-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膜晶体管的源漏电极,由依次叠设的钼层和铜层构成,所述铜层设于所述钼层的上方;所述钼层设于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的上方;所述钼层和钼层的晶格生长方向垂直;所述钼层的厚度为20~40nm;所述铜层的厚度为150~250nm。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源漏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包含上述源漏电极的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铜电极容易氧化、铜电极沉积在金属氧化物有源层上之后铜原子向氧化物扩散的缺陷,具有高电导率的特点,还可以实现两层电极之间的应力平衡,使得电极剥离率降低,结合强度得到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