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提高热连轧新品种首卷钢尺寸控制精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11730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310581137.6

    申请日:2013-11-19

    Abstract: 一种用于提高热连轧新品种首卷钢尺寸控制精度的方法,属于轧钢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在轧制新品种首卷钢时,在常规热连轧规程设定计算中增加了自动添加新钢种子程序和层别模型参数调整子程序。优点在于,当轧制新品种首卷钢时,规程设定计算自动调用这两个子程序,判断、搜索并调整相对应层别中的模型参数,提高了新品种首卷钢的尺寸控制精度,解决了轧制新品种首卷钢尺寸控制精度差的难题。尤其是在轧机投用初期轧制钢种和规格不多的情况下,该方法可以快速完善相邻层别的模型轧制参数,降低了模型维护人员的维护难度,减轻了维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一种用于多段冷床的同步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37492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349728.0

    申请日:2013-08-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一种用于多段冷床的同步控制方法,属于轧钢技术领域。在现场生产线的可编程控制器中安装角同步模块。角同步模块从传动装置中读取实际转速值,计算出冷床段偏心轮旋转的实际角度α1及αn,α1为主段冷床的实际旋转角度,αn为辅段冷床的实际旋转角度。各辅段的实际角度αn均与主段的实际角度α1比较,如果差值Δα 1%,则将差值通过PI调节器输出转换成速度附加给定Nadd叠加到自身传动装置速度调节器的输入端,参与速度闭环调解。优点在于,通过使用角同步模块功能,以一段冷床为基准,进行各段冷床实际角度偏差的实时调节控制,达到冷床各段之间的电气同步,解决了棒材多段非机械同轴冷床在多步连续运行模式下出现的‘乱床’问题。

    用于提高热连轧新品种首卷钢尺寸控制精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11730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581137.6

    申请日:2013-11-19

    Abstract: 一种用于提高热连轧新品种首卷钢尺寸控制精度的方法,属于轧钢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在轧制新品种首卷钢时,在常规热连轧规程设定计算中增加了自动添加新钢种子程序和层别模型参数调整子程序。优点在于,当轧制新品种首卷钢时,规程设定计算自动调用这两个子程序,判断、搜索并调整相对应层别中的模型参数,提高了新品种首卷钢的尺寸控制精度,解决了轧制新品种首卷钢尺寸控制精度差的难题。尤其是在轧机投用初期轧制钢种和规格不多的情况下,该方法可以快速完善相邻层别的模型轧制参数,降低了模型维护人员的维护难度,减轻了维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一种用于多段冷床的同步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37492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349728.0

    申请日:2013-08-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一种用于多段冷床的同步控制方法,属于轧钢技术领域。在现场生产线的可编程控制器中安装角同步模块。角同步模块从传动装置中读取实际转速值,计算出冷床段偏心轮旋转的实际角度α1及αn,α1为主段冷床的实际旋转角度,αn为辅段冷床的实际旋转角度。各辅段的实际角度αn均与主段的实际角度α1比较,如果差值Δα 1%,则将差值通过PI调节器输出转换成速度附加给定Nadd叠加到自身传动装置速度调节器的输入端,参与速度闭环调解。优点在于,通过使用角同步模块功能,以一段冷床为基准,进行各段冷床实际角度偏差的实时调节控制,达到冷床各段之间的电气同步,解决了棒材多段非机械同轴冷床在多步连续运行模式下出现的‘乱床’问题。

    带图形用户界面的充电桩

    公开(公告)号:CN304150771S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30397620.3

    申请日:2016-08-17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带图形用户界面的充电桩。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电动车辆充电。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设计1主视图中A部分图形用户界面的界面内容和/或设计2主视图中E部分图形用户界面的界面内容。
    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设计1主视图。
    5.指定基本设计:设计1。
    6.界面用途:产品的图形用户界面为电动车辆充电过程中的操作界面。
    相似图形用户界面(1)中:界面变化状态图1显示的是“系统自检,请稍后”的状态,其中,在主视图中,D部分表示充电卡感应区;界面变化状态图2显示的是在经过界面变化状态图1的“系统自检,请稍后”的状态后进入的待机状态;界面变化状态图3显示的是在经过界面变化状态图1的“系统自检,请稍后”且自检未通过后进入的状态;界面变化状态图4显示的是在经过界面变化状态图2的待机状态后,“电站汽车充电卡”被感应后的用户IC卡信息界面,其中,点击“确认”按键后,进入界面变化状态图6;点击“返回”后,进入界面变化状态图2;界面变化状态图5显示的是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3上的“故障查询”按键后进入的故障显示界面,其中,“第一页”按键、“下一页”按键分别用于翻页;点击“系统重启”按键后,充电桩重新自检,并再次进入界面变化状态图1;界面变化状态图6显示的是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4的“确认”按键后进入的充电方式界选择面,其中,点击“上一步”按键后,进入界面变化状态图4;点击“取消充电”按键后,进入界面变化状态图2;界面变化状态图7显示的是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6的“金额模式”按键后进入的金额模式界面,其中,点击“上一步”按键后,进入界面变化状态图6;点击“取消充电”按键后,进入界面变化状态图2;界面变化状态图8显示的是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6的“时间模式”按键后进入的时间模式界面,其中,点击“上一步”按键后,进入界面变化状态图6;点击“取消充电”按键后,进入界面变化状态图2;界面变化状态图9显示的是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6的“电量模式”按键后进入的电量模式界面,其中,点击“上一步”按键后,进入界面变化状态图6;点击“取消充电”按键后,进入界面变化状态图2;界面状态变化图10显示的是充电“请插入充电枪”界面;界面变化状态图11显示的是充电“连接中”界面;界面变化状态图12显示的是“充电中”界面,其中,点击“停止充电”按键后,进入界面变化状态图13;界面变化状态图13显示的是经过界面变化状态图6的金额模式、时间模式、电量模式、充满模式中的任一完成充电后的充电结算界面;界面变化状态图14显示的是在充电过程中发生故障后充电异常结算界面。
    相似图形用户界面(2)中:界面变化状态图1显示的是“系统自检,请稍后”的状态,其中,在主视图中,D部分表示充电卡感应区;界面变化状态图2显示的是在经过界面变化状态图1的“系统自检,请稍后”的状态后进入的待机状态;界面变化状态图3显示的是在经过界面变化状态图1的“系统自检,请稍后”且自检未通过后进入的状态;界面变化状态图4显示的是在经过界面变化状态图2的待机状态后,“电站汽车充电卡”被感应后的用户IC卡信息界面,其中,点击“确认”按键后,进入界面变化状态图6;点击“返回”后,进入界面变化状态图2;界面变化状态图5显示的是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3上的“故障查询”按键后进入的故障显示界面,其中,“第一页”按键、“下一页”按键分别用于翻页;点击“系统重启”按键后,充电桩重新自检,并再次进入界面变化状态图1;界面变化状态图6显示的是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4的“确认”按键后进入的充电方式界选择面,其中,点击“上一步”按键后,进入界面变化状态图4;点击“取消充电”按键后,进入界面变化状态图2;界面变化状态图7显示的是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6的“金额模式”按键后进入的金额模式界面,其中,点击“上一步”按键后,进入界面变化状态图6;点击“取消充电”按键后,进入界面变化状态图2;界面变化状态图8显示的是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6的“时间模式”按键后进入的时间模式界面,其中,点击“上一步”按键后,进入界面变化状态图6;点击“取消充电”按键后,进入界面变化状态图2;界面变化状态图9显示的是点击界面变化状态图6的“电量模式”按键后进入的电量模式界面,其中,点击“上一步”按键后,进入界面变化状态图6;点击“取消充电”按键后,进入界面变化状态图2;界面状态变化图10显示的是充电“请插入充电枪”界面;界面变化状态图11显示的是充电“连接中”界面;界面变化状态图12显示的是“充电中”界面,其中,点击“停止充电”按键后,进入界面变化状态图13;界面变化状态图13显示的是经过界面变化状态图6的金额模式、时间模式、电量模式、充满模式中的任一完成充电后的充电结算界面;界面变化状态图14显示的是在充电过程中发生故障后充电异常结算界面。
    相似图形用户界面(1)与相似图形用户界面(2)之间的区别在于,相似图形用户界面(1)中,各界面变化状态图中有logo;而相似图形用户界面(2)中,各界面变化状态图中没有logo。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