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7273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0173774.8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V20/54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交通的实时检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实时采集的道路或航拍图像,输入预先建立和训练好的检测模型,得到待检测目标的位置大小及类别;所述检测模型包括骨干层、FPN层、三个结构相同的检测头,及NMS网络;其中,所述骨干层和所述FPN层,用于对采集的图像进行下采样,提取特征,得到类图和特征图;所述检测头,用于将类图和特征图通过生成类图网络转化为稀疏特征,再经过稀疏卷积后分别输入检测框回归网络和分类网络,得到待检测目标的位置大小及类别;所述NMS网络,用于对三个检测头分别得到的待检测目标的位置大小及类别,进行非极大值抑制,得到待检测目标的最终位置大小及类别。
-
公开(公告)号:CN11918104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289551.4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V20/40 , G06V20/59 , G06V20/56 , G06V10/40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V40/16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道预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基于车载的车内相机、车外相机及速度传感器实现,包括:获取待预测车辆的状态,提取车内视频和车外环境视频;对视频进行预处理得到图像帧序列;将图像帧序列输入预先建立和训练好的预测模型,得到预测变道结果;预测模型包括:特征提取模块,用于对车载RGB图像帧序列进行处理,得到车内人脸图像特征向量,对车外环境图像帧序列进行处理,得到车外环境特征向量;时序特征融合模块,用于对同一时刻的车内人脸图像特征向量和车外环境特征向量进行融合,并完成时序建模;预测头,用于根据时序建模和车辆的状态进行预测,得到是否变道及如何变道的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350555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1710619229.7
申请日:2017-07-26
Applicant: 铁科(北京)轨道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B23D5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轨锯切自动化下料测量系统,包括:运送钢轨的运料架;第一限位机构,设置在运料架靠近钢轨入口的一侧,限制钢轨在运料架上相对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的水平位置,使得钢轨能够进入第一导向机构;第一导向机构,设置在第一限位机构和锯切设备之间,呈入口大于出口的锥形结构,入口朝向第一限位机构,出口朝向锯切设备入口;第一测长机构,设置在第一导向机构出口、第一导向机构出口与锯切设备入口之间或者锯切设备入口,测量钢轨相对于锯切设备切割构件的伸出长度,当伸出长度达到设定长度时,对钢轨进行切割。上述系统实现钢轨上料过程的准确控制和钢轨的准确测量,提高工作效率和可靠性,延长设备寿命和钢轨加工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420381B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710160718.0
申请日:2017-03-17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伺服阀温筛系统的标定装置,包括标定箱和万用表;标定箱设有与工控机连接的航空插头、Vin+端口、Vin‑端口、Vout+端口、Vout‑端口、R+端口、R‑端口、I+端口、I‑端口和调节阻值的旋钮;标定箱内部设有滑动变阻器;Vin+端口和Vin‑端口连接工控机的输出端口;Vout+端口和Vout‑端口可连接万用表的电压档;Vout+端口和Vout‑端口分别与Vin+端口和Vin‑端口在标定箱内部并联并通过跟随电路连接航空插头;R+端口和R‑端口可连接万用表的电阻档;I+端口和I‑端口可连接万用表的电流档;R+端口与滑动变阻器的一个固定端在标定箱内部的并联电路与I‑端口并联至航空插头,R‑端口与I+端口在标定箱内部并联至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本发明标定方式简单,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5972063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610354022.7
申请日:2016-05-2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弹性板的多自由度适应机构,包括:弹性定位轴、复位弹簧、球面副运动块、滑块和滑槽;弹性板的一端与弹性定位轴的一端连接,球面副运动块的形状为半球形且中心开设有一通孔,滑块上开设有与球面副运动块的形状匹配的弧面凹槽,滑块的中心开设有通孔,滑块上的通孔直径比球面副运动块上的通孔直径大;弹性定位轴的另一端穿过滑块和球面副运动块上的通孔,复位弹簧为2个套装在弹性定位轴上且分别位于滑块和球面副运动块的两侧,弹性定位轴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压紧复位弹簧的锁紧螺母;滑块位于滑槽内且能沿滑槽滑动,滑块在滑槽内的滑动方向垂直于弹性定位轴的轴线。本发明保证了弹性板摆动时不会产生附加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089857B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610446419.9
申请日:2016-06-20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F15B19/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伺服阀的动压反馈效应频率特性的测试系统及试验方法。该系统包括:加载伺服阀、被试动压反馈伺服阀、加载液压缸、主控制器、截止阀、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加载伺服阀的A、B腔分别通过截止阀A、B与加载液压缸连接,主控制器给加载伺服阀施加控制信号,对被试动压反馈伺服阀进行加载;被试动压反馈伺服阀的负载两腔分别连接压力传感器1和压力传感器2,反馈两腔分别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3和压力传感器4。主控制器采集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对输出信号进行数据处理,获取伺服阀的动压反馈效应频率特性。本发明能够实时、快速、准确地测量伺服阀的动压反馈效应频率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197789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483617.2
申请日:2016-06-27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擦力矩加载系统,包括:加载模块,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液压缸和两个摩擦片,摩擦片连接到液压缸的活塞;液压模块,包括油箱、液压泵、第一阀门和调压阀,液压泵连接到油箱,调压阀连接到液压缸,第一阀门连接在液压泵和调压阀之间;冷却模块,包括冷却管和油液冷却机,冷却管设在加载模块的摩擦片内,冷却管的进油口与油液冷却机的出油口连接,冷却管的出油口与油箱连接,油液冷却机的进油口与油箱连接。所述摩擦力矩加载系统利用液压模块和加载模块实现摩擦力矩加载,并具有冷却模块,有效解决了大摩擦力矩精确加载以及长时间连续工作带来的发热问题,加载的摩擦力矩可连续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3792104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410036510.4
申请日:2014-01-24
Applicant: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模拟加载实验平台,包括机械系统、液压加载系统、水压调节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系统,机械系统包括上顶板,前壁、后壁、左侧板和右侧板以及底座构成的密闭装置;液压加载系统包括垂向加载系统和水平加载系统,垂向加载系统为阵列布置在上顶板上的液压缸组实现向下垂直加载,水平加载系统为在左侧板和右侧板阵列布置的液压缸组实现相对水平加载,上述的液压缸均通过推杆连接有推板实现液压加载,并且所有液压缸组通过计算机系统的组合控制对试件进行三维加载或平面加载;水压调节系统包括水箱、通过水压调节管路连接设置在顶部承压板的水压加载孔以及设置在底座底部的出水孔,出水孔的水回流到水箱。
-
公开(公告)号:CN106197789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610483617.2
申请日:2016-06-27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擦力矩加载系统,包括:加载模块,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液压缸和两个摩擦片,摩擦片连接到液压缸的活塞;液压模块,包括油箱、液压泵、第一阀门和调压阀,液压泵连接到油箱,调压阀连接到液压缸,第一阀门连接在液压泵和调压阀之间;冷却模块,包括冷却管和油液冷却机,冷却管设在加载模块的摩擦片内,冷却管的进油口与油液冷却机的出油口连接,冷却管的出油口与油箱连接,油液冷却机的进油口与油箱连接。所述摩擦力矩加载系统利用液压模块和加载模块实现摩擦力矩加载,并具有冷却模块,有效解决了大摩擦力矩精确加载以及长时间连续工作带来的发热问题,加载的摩擦力矩可连续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6323618B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610771926.X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伺服机构负载模拟系统及其模拟方法,模拟系统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被测伺服机构和力矩加载机构,依次设置在被测伺服机构和力矩加载机构之间的刚度模拟机构、摩擦模拟机构、惯量模拟机构和扭矩传感器以及用于测量力矩加载机构位置和速度的角度传感器和中央处理单元,刚度模拟机构与所述被测伺服机构的转子连接,通过被测伺服机构的旋转带动刚度模拟机构摆动,摩擦模拟机构、惯量模拟机构和力矩加载机构位于同一主轴上,分别模拟摩擦负载、惯量负载和弹性负载,中央处理单元接收扭矩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判断不同负载工况下的转动惯量、刚度以及转动速度和模拟位置力矩参数指标是否达到性能测试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