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36488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210464647.4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网异物侵扰故障的仿真方法及系统。目前对接触网异物侵扰故障的定位及诊断多依靠人工巡检的方式进行,在有效性、及时性和准确性上都已无法满足目前的运管需求。本方法包括:建立接触网三维可视化模型;利用接触网三维可视化模型的节点信息,建立接触网有限元模型,在接触网有限元模型中添加异物侵扰故障;完成有限元动态仿真求解。本发明将小尺寸异物等效为集中质量荷载,将大尺寸异物等效为具有长度的分散质量荷载,对异物侵扰故障进行仿真,能以更加直观、便捷的方式反映异物侵扰故障发生时接触网各参数以及形态的变化,为接触网故障的定位诊断提供有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90466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801910.X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25 , G06V10/8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图像智能识别领域,具体为一种接触网故障分类的注意力网络分析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以通道分组注意力网络为主干网络的故障分类模型;步骤2,划分已有的图像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针对测试集,利用故障分类模型学习零部件及其故障类型的数据分布,经训练获得最优参数模型;步骤3,以待测图像为输入,利用最优参数模型进行处理,获取待测图像的故障类型。本发明使用通道分组注意力网络作为分类模型的主干网络,提取图像的深度语义特征,通过大量图像的训练,学习零部件及其故障类型的数据分布,在测试阶段对零部件实现精确的故障分类。
-
公开(公告)号:CN11799323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605117.8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30/17 , G06F111/10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触网多物理场动静态模拟仿真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基于设定的接触网几何参数和材料参数,以减小接触线静态弛度为目标,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建立的接触网模型进行静态找形;建立弓网静态接触力对接触网力学影响的仿真计算;建立弓网系统的动态模型,完成弓网动态抬升量和动态接触力的仿真计算;将包括风载荷、覆冰、热应力、地震波的多环境因素加载到接触网有限元模型中,仿真求解得到接触网在多环境因素作用下的应力和弛度。本发明实现了接触网的多物理场动静态模拟仿真模型,对包含风载荷、覆冰、热应力、地震波等一系列环境因素对接触网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建立了接触网的静态场和动态场仿真,更加适应实际工程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4936488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464647.4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网异物侵扰故障的仿真方法及系统。目前对接触网异物侵扰故障的定位及诊断多依靠人工巡检的方式进行,在有效性、及时性和准确性上都已无法满足目前的运管需求。本方法包括:建立接触网三维可视化模型;利用接触网三维可视化模型的节点信息,建立接触网有限元模型,在接触网有限元模型中添加异物侵扰故障;完成有限元动态仿真求解。本发明将小尺寸异物等效为集中质量荷载,将大尺寸异物等效为具有长度的分散质量荷载,对异物侵扰故障进行仿真,能以更加直观、便捷的方式反映异物侵扰故障发生时接触网各参数以及形态的变化,为接触网故障的定位诊断提供有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340281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69219.2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聂晶鑫 , 章一洲 , 江文 , 张学武 , 张珹 , 李飞 , 肖卫民 , 高柳 , 田升平 , 王功涛 , 丁正全 , 郑筱彦 , 王建文 , 王强 , 赵玮 , 乔锦新 , 张晓栋 , 冯岑 , 王玉环 , 余纲 , 于立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网监测装置内部空间密封方法,将电路板、加速度计、接插件通过螺钉固定在监测装置壳体内,用保护胶保护好不需要胶封的部位;待保护胶固化后,将密封胶配好倒入监测装置壳体中,将全部需要密封的零部件完全包裹到胶层中。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得固化后的密封胶使得监测装置的零部件和壳体牢固的粘接在一起,没有缝隙,起到了防水、防沙的密封效果;密封胶的粘接力牢固且具有弹性可以抵抗环境温度变化时的热值冷缩,并且胶层的抗老化性比密封圈高,同时去掉了螺钉固定防止了螺钉掉落的危险,提高了可靠性;用胶层密封壳体上不需要扣槽和增加固紧螺钉孔,减少了加工工序和加工时间,降低了人员和机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890993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608708.0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0M1/26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接触网下锚坠砣补偿限制装置,包括:轨道(10),所述轨道(10)设置于隧道的侧面内壁上,并延所述侧面内壁自上至下延伸;坠砣装置(20),所述坠砣装置(20)上设置有滑轮组件(21),所述滑轮组件(21)配合在所述轨道(10)上,并能够沿所述轨道(10)滑动,所述坠砣装置(20)连接有拉线(1);定滑轮(30),所述定滑轮(30)固定在隧道的侧面内壁上,并位于所述坠砣装置(20)上方,所述拉线(1)通过所述定滑轮(30)与承力索连接。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沿隧道的侧面内壁延伸的轨道,将坠砣装置的活动空间限定在隧道的侧面内壁的指定范围内,减小了坠砣装置占用的隧道内部空间,便于逃生通道或者救援通道的搭建。
-
公开(公告)号:CN107462813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791927.5
申请日:2017-09-05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Inventor: 王争鸣 , 张学武 , 冯志民 , 聂晶鑫 , 肖卫民 , 张珹 , 章一洲 , 田升平 , 彭登全 , 王玉环 , 郑刚 , 金光 , 鲍君怡 , 张晓栋 , 高妍 , 李晋 , 刘刚 , 宫衍圣 , 刘鹏 , 唐晓岚 , 赵玮 , 吴亚飞 , 乔锦新 , 韩佳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86 , G01D21/02 , G01R31/1245 , G08C1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接触网在线监测系统及其方法,在铁路沿线的接触网构建多个分布式的独立监测系统,向附近的信号汇集器发送监控信息,并通过基站发送至监控管理中心和大数据中心;监控管理中心分析处理数据,并发出监控命令,经由基站和信号汇集器发送到指定的独立监测系统。本发明提供了接触网关键技术参数的实时状态监测方案,全天候实时准确、可靠、安全的监测接触网系统的运行状态,为接触网智能运营维护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采用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分析处理中心,提供了全新的接触网数据分析运营模式,实现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及业务数据的统一和整合,为接触网状态修提供有效的实施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98185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843481.6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贪心算法的接触网设计用数据提取方法及系统,获取接触网源设计用数据文件并对文件格式进行检测,提取每个源设计用数据文件的线路里程分布信息并生成源数据组;基于贪心算法,对所述源数据组中的线路里程分布信息进行遍历,判断线路里程分布是否连续无缺失,若线路里程分布连续无缺失,对所述源数据组中的线路里程分布信息按照顺铁路线路里程方向进行排序,则得到重排后的目标数据组;将接触网源设计用数据文件按照所述目标数据组中对应的线路里程分布信息的排列顺序进行排序,筛选出项目所需数据并进行存储。本发明可以快速提取并筛选有效数据,为开展接触网专业数字化智能化设计提供有效便捷的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76111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238154.4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0 , G06T11/60 , G06F16/2455 , G06F16/25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ODA技术的接触网腕臂预配方法及系统,获取目标工点所属锚段的现场测量数据;根据现场测量数据中的腕臂类型,在预先建立的工况数据库中查询获取与所述腕臂类型对应的腕臂几何约束模型以及组成腕臂的各零部件编码;根据从工况数据库中获取的组成腕臂的各零部件的编码,在零部件数据库中查询获取与各零部件编码对应的各零部件的尺寸信息;将各零部件的尺寸信息以及预先设置的基本设计参数信息作为所述腕臂几何约束模型的驱动参数,利用预先配置的ODA绘图组件进行腕臂几何约束模型的参数化驱动,生成腕臂预配图。本发明采用基于ODA技术实现接触网腕臂的预配计算过程,释放了对大型绘图软件例如AutoCAD软件的依赖。
-
公开(公告)号:CN111890993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010608708.0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0M1/26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接触网下锚坠砣补偿限制装置,包括:轨道(10),所述轨道(10)设置于隧道的侧面内壁上,并延所述侧面内壁自上至下延伸;坠砣装置(20),所述坠砣装置(20)上设置有滑轮组件(21),所述滑轮组件(21)配合在所述轨道(10)上,并能够沿所述轨道(10)滑动,所述坠砣装置(20)连接有拉线(1);定滑轮(30),所述定滑轮(30)固定在隧道的侧面内壁上,并位于所述坠砣装置(20)上方,所述拉线(1)通过所述定滑轮(30)与承力索连接。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沿隧道的侧面内壁延伸的轨道,将坠砣装置的活动空间限定在隧道的侧面内壁的指定范围内,减小了坠砣装置占用的隧道内部空间,便于逃生通道或者救援通道的搭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