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1116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70209.6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0M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运输公路及铁路供电网无极转动支柱,包括支柱本体、无极旋转底座、腕臂旋转立轴和旋转腕臂;腕臂旋转立轴通过无极旋转底座设置于支柱本体的顶部,旋转腕臂设置于腕臂旋转立轴的侧面;腕臂旋转立轴下部插入无极旋转底座,并借助无极旋转底座内设置的滚动轴承带动旋转腕臂绕轴旋转。本发明消除了偏心扭矩,并消除了累计间隙误差,可有效避免铰接零部件的间隙磨损及疲劳现象,保障运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8705957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1810728141.3
申请日:2018-07-05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玉环 , 宫衍圣 , 王强 , 张学武 , 李晋 , 王兴全 , 田志军 , 王琦 , 吴亚飞 , 赵玮 , 郭凤平 , 余纲 , 金光 , 谷元平 , 张珹 , 刘灵丹 , 张荣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接触网用导向无级转动型线岔装置,包括限制管,限制管两端均通过螺纹旋转轴与两侧的轴承连接,轴承安装于轴承转动组合装置内;轴承转动组合装置由内侧的轴承固定座和外侧的平耳固定底座对接组成,平耳固定底座外端连接到定位线夹或并沟线夹上。本发明可根据导线的受力、线胀窜动方向自行转动、调整,并能很好的将过渡导线限制在可动范围内,具有使电力机车受电弓取流平滑过渡功能,解决了线岔挠度过大及磨损问题,提高使用寿命,可完全代替普通的线岔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386451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474206.4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田升平 , 张学武 , 张珹 , 李飞 , 聂晶鑫 , 丁正全 , 郑筱彦 , 刘鹏 , 李晋 , 刘刚 , 宫衍圣 , 隋延民 , 吴亚飞 , 赵玮 , 王强 , 金光 , 王玉环 , 余纲 , 董春斌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接触网吊弦故障诊断方法,具体如下:在接触网吊弦中安装用于测量垂直加速度和水平加速度的传感器;对传感器采集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计算每一跨预处理后数据的时域和频域统计特征,选择显著特征建立支持向量机模型;接着使用训练好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对该组数据进行故障诊断,判断吊弦是否为故障,若诊断为故障,则对故障数据进行独立成分分析,将其与正常情况时的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异常时间段,根据列车运行时速,判断故障区间及故障位置。本发明的方案可以通过后台实时对吊弦进行监测,并进行故障诊断及定位,能及时发出故障报警信息,通知维修人员展开维修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1890991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597808.8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0M1/2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腕臂安装装置和接触网,腕臂安装装置包括:支柱底座本体(10)、腕臂底座本体(20)、腕臂连接件(30)以及连接配件(40);支柱底座本体(10)具有两个连接轨道槽(11),两个连接轨道槽(11)的长度方向与支柱(1)的长度方向平行;腕臂底座本体(20)通过连接配件(40)连接在支柱底座本体(10)上,连接配件(40)配合在两个连接轨道槽(11)内,并能够沿连接轨道槽(11)的长度方向移动;腕臂连接件(30)腕臂连接件(30)连接在腕臂底座本体(20)上。上述方案通过连接配件和连接轨道槽的配合,能够使腕臂底座本体相对支柱底座本体上下移动,便于调整接触网底座安装高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753010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406903.5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飞 , 张珹 , 田升平 , 张学武 , 聂晶鑫 , 丁正全 , 郑筱彦 , 李晋 , 刘刚 , 宫衍圣 , 隋延民 , 吴亚飞 , 赵玮 , 王强 , 金光 , 王玉环 , 郭凤平 , 李庆军
IPC: G06F16/27 , G06F16/26 , G06F16/25 , G06F16/24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接触网的数据采集网络架构及实现方法,架构包括:数据接入层,用于接入原始数据;数据适配层,用于将原始数据进行适配,以消除不同原始数据之间的结构差异;汇聚层,用于将适配后的原始数据进行建模和挖掘,使其形成可视化模型并进行存储;存储层,通过分布式文件系统组成,用于将可视化模型中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并将可视化模型中的数据以及深度分析的结果,根据要求,进行不同类型的数据源定义。本发明将数据进行前期的适配,使得数据以统一的格式输送至后续,避免了因为数据不适配引起的误差,减少了处理的工作量,同时通过分析,使得其可以通过不同类型进行定义,以满足铁路中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472325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10722075.3
申请日:2019-08-0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接触线静态空间位置的接触网悬挂三维快速找形方法,首先根据接触线静态空间位置计算接触线吊弦点、定位点的垂向力;然后根据接触线静态空间位置、吊弦点垂向力以及接触线吊弦点位移约束计算承力索、弹性吊索三维静态形状;接着根据接触线静态空间位置、定位点垂向力、定位器长度计算定位器坡度及空间位置;最后根据接触线静态空间位置承力索、弹性吊索三维静态形状以及定位器坡度计算接触网悬挂三维静态形状。该方法考虑接触网悬挂线索的实际受力状态以及弹性形变,简单高效,可精确计算各种线路条件、实际接触线静态空间位置的简单链形、弹性链形悬挂的三维静态形状,直接应用于弓网系统设计、接触网施工预配和接触网状态维修。
-
公开(公告)号:CN109435781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300838.7
申请日:2018-11-02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0M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接触网用SC免维护锯齿槽整体腕臂桁架装置,包括平槽臂和其下方的斜槽臂,平槽臂为具有轴向开槽的管状臂,截面呈C形;平槽臂开槽向下,斜槽臂一端通过臂间联接器连接到平槽臂的轴向开槽,并通过倒T防松紧固装置插入轴向开槽相固定。本发明的腕臂管为开槽式,内部设置锯齿抗滑移,内外壁防腐处理均匀,内外无压差,杆件均采用型材加工,无连接零部件,腕臂、定位管间的连接均为一种形式,结构简统化,实现免维护、少维修。
-
公开(公告)号:CN106945572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214845.4
申请日:2017-04-0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接触网悬挂定位装置。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上采用的支持装置由平腕臂、斜腕臂、腕臂支撑构成,定位装置与支持装置间为钩环连接,当腕臂大幅旋转时无法整体移动、无法适应往复运动。本发明中,整体腕臂结构通过水平的支柱绝缘子与竖直的旋转连接器连接;旋转连接器位于竖直的悬挂支撑管中部,悬挂支撑管过盈配合安装在旋转连接器中;悬挂支撑管顶端安装承力索座,底端连接有定位杆;定位杆底端通过U型定位板安装定位线夹。本发明用于柔性接触网的支持和定位,实现接触网移动时承力索和接触线的整体运动、复位时接触线的准确定位,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可用于最大跨距50m的柔性接触网悬挂。
-
公开(公告)号:CN11875312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74366.2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汇流排膨胀接头。现有汇流排膨胀接头在城市轨道交通地下隧道内无法满足低净空及补偿调整需求。本汇流排膨胀接头包括左侧和右侧膨胀接头汇流排、膨胀接头滑道、膨胀接头固定滑块和膨胀接头移动滑块;左侧和右侧膨胀接头汇流排纵向平行设置,膨胀接头滑道嵌入左侧膨胀接头汇流排的内侧,膨胀接头固定滑块嵌入右侧膨胀接头汇流排的内侧;膨胀接头移动滑块位于膨胀接头滑道和膨胀接头固定滑块之间,膨胀接头移动滑块的两侧设置有碳棒,分别插入膨胀接头滑道和膨胀接头固定滑块的内侧。本发明结构高度低,重量轻,既适用于低净空隧道环境,又能对系统因温度变化导致的热胀冷缩进行补偿,通过限制膨胀接头下垂度保证了接触线的平顺。
-
公开(公告)号:CN114386451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111474206.4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田升平 , 张学武 , 张珹 , 李飞 , 聂晶鑫 , 丁正全 , 郑筱彦 , 刘鹏 , 李晋 , 刘刚 , 宫衍圣 , 隋延民 , 吴亚飞 , 赵玮 , 王强 , 金光 , 王玉环 , 余纲 , 董春斌
IPC: G06F18/213 , G06F18/24 , G06F18/2134 , G06F18/2411 ,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接触网吊弦故障诊断方法,具体如下:在接触网吊弦中安装用于测量垂直加速度和水平加速度的传感器;对传感器采集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计算每一跨预处理后数据的时域和频域统计特征,选择显著特征建立支持向量机模型;接着使用训练好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对该组数据进行故障诊断,判断吊弦是否为故障,若诊断为故障,则对故障数据进行独立成分分析,将其与正常情况时的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异常时间段,根据列车运行时速,判断故障区间及故障位置。本发明的方案可以通过后台实时对吊弦进行监测,并进行故障诊断及定位,能及时发出故障报警信息,通知维修人员展开维修工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