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磁标记的车辆融合定位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580817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124178.8

    申请日:2022-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标记的车辆融合定位传感器,包括:机械外壳以及固定在机械外壳内部的主电路板、融合定位传感器左模块、融合定位传感器右模块和通信电路板。主电路板上设置有计算单元,融合定位传感器左、右模块均包括多个磁场检测单元,通信电路板上设置有RFID读写器单元。本发明车辆融合定位传感器通过多个磁场检测单元与RFID检测模块,能够实现车辆的横纵向精确定位;且每个磁场检测单元上具有可拓展接口,可根据车辆横向偏差范围,增加或减小左右磁场检测单元的数量,实现多场景应用。此外,RFID天线极化方式采用圆极化的极化形式,并与融合定位传感器外壳平行放置,能够检测天线前方到后方一定区域内的RFID标签,占用空间小,检测距离远。

    一种双向DCDC及基于无人驾驶氢能源市域列车充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797796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048802.3

    申请日:2024-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DCDC及基于无人驾驶氢能源市域列车充电机,所述双向DCDC包括交错并联升压电路、三电平升降压变换器和降压变换器,其中,所述交错并联升压电路的输入端作为双向DCDC的输入端,输出端作为双向DCDC的第一输出端,用于将输入的第一直流电压升压为第二直流电压后输出。该双向DCDC及基于无人驾驶氢能源市域列车充电机,通过适配双向DCDC,在地面电源给超级电容充电过程中,可以利用氢能源市域列车燃料电池输出特性,通过燃料电池的双向DCDC给超级电容充电,减少牵引逆变器箱内双向DCDC配置,降低整车成本,减轻整车重量,降低整车能耗。

    一种轨道车辆车头开闭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71733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533477.7

    申请日:2022-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车头开闭装置,包括柔性面罩、多组连杆组件、车钩、安装连杆组件的第一支架以及安装车钩的第二支架,柔性面罩底端固定安装在车头;第一支架通过紧固件安装在车钩上;柔性面罩包括罩体和罩体一端能向外侧四周展开的四分盖,四分盖扣合时与罩体一端相匹配;所述连杆组件包括导杆、滑杆和伸缩缸,导杆与滑杆铰接,本发明结构简单,无需对开闭装置进行人工操作,自然状态下,弹性件为伸展舒张状态,在两车联挂时,通过弹性件的压缩,两车车头处开闭装置通过相互作用力以及柔性面罩‑连杆组件‑车钩的组合使用,能自动打开或关闭端部罩顶,并弹出车构支架,从而方便对接两车体头部的车钩,完成联挂操作,且能方便的进行解编操作。

    一种数轨牵引杆安装组件总成

    公开(公告)号:CN114572265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02223.0

    申请日:2022-03-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字轨道交通底架与转向架连接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轨牵引杆安装组件总成,所述牵引杆安装组件总成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均为铸件结构,且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均设置于所述转向架的枕梁底部。本发明将转向架上的牵引水平拉杆、牵引斜拉杆、抗侧滚扭杆的安装接口集成在同一铸件上,可以保证三种接口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足够精确,避免接口分散导致的制造误差,从而使转向架与车体间力传导更加平顺及精确。

    胶轮列车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918579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283943.X

    申请日:2021-03-17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胶轮列车,包括:至少两节车厢;位于列车端部的车厢为头车,所述头车前端底部设置两组轮对;两组轮对相互独立,分别连接至头车底部;所述头车包括司机室和客室,所述客室包括沿车长方向依次布设的前客室区域和后客室区域,前客室区域位于司机室和后客室区域之间;前客室区域的地板高度高于后客室区域的地板高度。本实施例提供的胶轮列车,在头车前端设置两组相互独立的轮对,能够提高车辆转弯的灵活性;后客室为低地板设计,方便乘客上下车。

    胶轮列车及其控制方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550457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398120.3

    申请日:2020-12-0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胶轮列车及其控制方法、系统,涉及胶轮列车控制技术。胶轮列车包括:依次串接的多节车厢,多节车厢包括相对在前的车厢及相对在后的车厢,在前的车厢能相对于在后的车厢在水平面内转动;方法,包括:获取在前的车厢在目标位置处的转角;根据在前的车厢的转角确定在后的车厢在目标位置处的转角;在确定在后的车厢到达目标位置时,根据确定的在后的车厢的转角控制在后的车厢转向。本申请能够实现在后的车厢跟随在前的车厢转向,从而控制胶轮列车的各车厢精确转向,从而利于控制胶轮列车精确地沿预设的行车计划运行;且所需转弯半径较小,利于降低胶轮列车的虚拟轨道的基建成本,利于减少对道路的空间占用。

    胶轮列车及其制动控制系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50250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403468.7

    申请日:2020-12-0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胶轮列车及其制动控制系统、方法,涉及胶轮列车制动技术,用于克服。所述胶轮列车的制动控制系统,用于拖车转向架,包括:多个液压制动控制单元,分别用于连接于胶轮列车的各拖车转向架;所述液压制动控制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胶轮列车的制动指令,根据所述制动指令确定所连接的拖车转向架的制动缸的目标液压油压力,根据所述目标液压油压力控制所述制动缸施加制动。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为各拖车转向架分别配置液压制动控制单元,各液压制动控制单元分别独立控制相应的拖车转向架,以确保各拖车转向架的液压制动可靠工作,从而确保胶轮列车能够及时响应制动且平稳减速,利于确保行人及乘客的安全。

    供风系统及胶轮列车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549909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398324.7

    申请日:2020-12-04

    Abstract: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风系统及胶轮列车,供风系统包括空调和两个供风风道,空调设置在中顶板上;两个供风风道分别位于空调在胶轮列车宽度方向的两侧,供风风道包括沿胶轮列车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送风腔、静压腔和风道隔板,送风腔与空调的出风口相连接,风道隔板位于送风腔和静压腔之间,风道隔板上设有用于连接送风腔和静压腔的送风通道,静压腔设置在供风风道远离空调的一侧,静压腔朝向中顶板的一侧设有出风口。本实施例将两个供风风道沿胶轮列车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在空调的两侧,可以有效的提高车厢各处送风的均匀性,从而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

    车体及胶轮列车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389160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403976.5

    申请日:2020-12-0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体及胶轮列车,其属于车辆技术领域,所述车体包括设置在车辆空调下方的冷凝水导出装置,所述冷凝水导出装置包括:集水盘及导水管,所述集水盘布置在车顶上,并位于所述车辆空调的下方;所述导水管的一端与所述集水盘连通,所述导水管的另一端朝向位于所述车体的侧墙立柱延伸,所述导水管与所述集水盘的连接位置以及其对应的所述侧墙立柱,分别位于所述集水盘的同一侧,所述侧墙立柱的底部与所述车体外连通,以将冷凝水导出车体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体及胶轮列车,可避免冷凝水对车体表面漆面腐蚀以及车体外表面产生污泥,从而提升车体表面的耐腐蚀性能以及车体外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