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上车踏步扶手的可提供尿素箱安装的多功能电瓶箱

    公开(公告)号:CN11592370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90821.3

    申请日:2022-1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上车踏步扶手的可提供尿素箱安装的多功能电瓶箱。包括电瓶箱侧架,所述电瓶箱侧架包括呈U字形连接的左侧板、前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的底边和右侧板的底边之间连接有加强横梁,所述右侧板外部连接有上车扶手,所述前侧板底部连接有上车踏步,所述加强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左、右侧板共同卡接有尿素箱安装支架。可集成安装上车扶手、上车踏步,扩充了整车底盘的布置空间,不仅解决了底盘布置空间不足导致电瓶箱无法侧置安装的问题,还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尿素箱的安装时间,提高了整车装配工艺。

    车辆水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车辆水循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41261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62242.2

    申请日:2024-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热量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水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车辆水循环系统。车辆水循环系统包括:供给回路和用水回路,若干个所述用水回路并联在所述供给回路上,所述用水回路设有用于控制通断的截止阀;控制方法为:当所述用水回路与所述供给回路连通时,获取所述供给回路中水压的波动幅度,判断所述波动幅度是否大于预设值,若是,则控制增大截止阀开关动作的间隔时长。本发明中,车辆水循环系统的管路设置为多个用水回路与供给回路并联的形式,能够大大简化布置在底盘的管路,既节省了底盘的空间又降低了管路的安装和维护难度,通过波动幅度控制截止阀的动作间隔时长,能够避免多个用水回路在用水过程中相互干扰。

    车架横梁及车架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5881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374106.8

    申请日:2024-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架横梁,本发明属于车辆零部件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横梁本体、端部梁和纵梁连接部,横梁本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端部梁,每个端部梁背离横梁本体的端部均连接有一个纵梁连接部,横梁本体的下表面及两个端部梁的下表面均为曲面,纵梁连接部与横梁本体的上表面垂直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变形区车架横梁存在组装零件繁多、重量重、可靠性差以及占用较大的底盘空间问题。达到的技术效果为:本横梁结构简单,组装零件较少,由于对车架横梁进行各个位置尺寸进行变化的处理配合下表面为曲面的设置实现了对底盘空间占用较小,为其他部件留下较多的安装空间。

    一种重型汽车前大灯多功能组合支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4929297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20457745.6

    申请日:2021-03-03

    Abstract: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型汽车前大灯多功能组合支撑装置,主要包括大灯支架、后上部支架,所述大灯支架为横截面呈C型槽钢结构的封闭式环形结构,大灯支架底部安装面上设置有保险杠支架安装孔,所述后上部支架通过减振橡胶衬套固定连接于大灯支架后上部,此外,所述大灯支架上还设置有保险杠外蒙皮安装孔和用于连接保险杠外蒙皮骨架的侧部安装耳,该组合支撑装置的多功能大灯支架在具备重型汽车前组合大灯安装功能的同时,更具备了保险杠外蒙皮支撑连接功能和外蒙皮骨架安装功能,该组合支撑装置功能高度集成化,不但具备轻量化结构特点,装配维修方便,更为前保险杠总成集成模块化奠定了基础。

    一种商用车用双层电瓶箱

    公开(公告)号:CN219497959U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20281530.2

    申请日:2023-02-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商用车用双层电瓶箱,包括箱体以及线束,还包括上层线束支架、下层线束支架以及合束支架,上层线束支架与下层线束支架固定于箱体的同一内侧壁,且上层线束支架与下层线束支架上下间隔布置,合束支架固定于箱体内与上层线束支架、下层线束支架相邻的另一内侧壁;线束包括上层线束总成以及下层线束总成,上层线束总成通过上层线束支架固定,下层线束总成通过下层线束支架固定,上层线束总成与下层线束总成合束后通过合束支架导向并穿出箱体。本申请将线束分流、分层布置固定,可避免行车途中箱体内线束出现干涉、磨碰、挤压、脱落等风险,在整车可靠性方面有突破,减少行车故障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