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38672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197957.0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F28C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温差冷热水混合器,包括主管路和旁管路,在主管路外侧设置有围绕主管路的环状引流段,环状引流段和主管路之间设置有喷管,旁管路与环状引流段相连通。本发明中冷热水经过混合器后可以在主管路出口处较短的距离内就获得较好的温度均匀性,可以满足下游设备对温度均匀性的要求,同时也能够提高温度控制与监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本发明可以通过旁管路工质通过喷管进入主管路中旋转流动避免冷热工质的剧烈掺混,能够大大降低对设备与管路的交叉热应力。本发明首先通过环状引流结构缓冲,其次通过均布在主管路的喷嘴使得掺混工质旋转流动,能够大大降低掺混的剧烈程度,将系统压力波动限制在可控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14573140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28538.2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海上平台废树脂排放装置及废树脂排放方法,其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连接于净化离子交换器的底部,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管的中部;进水管的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管上靠近其中一端的位置处;第二连接管的另外一端连接于第三排放管道;第一排放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净化离子交换器的上部、第二排放管道的顶部,第二排放管道的底部连接于第三排放管道的一端,第三排放管道的另一端连接于第四排放管道的顶部,第四排放管道的底部连接于第五排放管道的一端,第五排放管道的另一端连接于第六排放管道的底部,第六排放管道的顶部延伸至水线以上的岸基处。该装置及方法便于海上发电平台的放射性废物能够得到有效地集中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573140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210228538.2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海上平台废树脂排放装置及废树脂排放方法,其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连接于净化离子交换器的底部,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管的中部;进水管的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管上靠近其中一端的位置处;第二连接管的另外一端连接于第三排放管道;第一排放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净化离子交换器的上部、第二排放管道的顶部,第二排放管道的底部连接于第三排放管道的一端,第三排放管道的另一端连接于第四排放管道的顶部,第四排放管道的底部连接于第五排放管道的一端,第五排放管道的另一端连接于第六排放管道的底部,第六排放管道的顶部延伸至水线以上的岸基处。该装置及方法便于海上发电平
-
公开(公告)号:CN111390920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173545.8
申请日:2020-03-13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核动力船舶的子母体堆舱机器人,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母体机器人,母体机器人包括:控制中枢区、中型子体机器人区、小型子体机器人区、微型无人机区及工装具区;母体机器人的移动区域为堆舱主通道,对堆舱内大型设备及管道进行作业,中型子体机器人区、小型子体机器人区及微型无人机区根据舱内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的设备设置不同类型的子体机器人,工装具区中放置工装具;控制中枢区,用于根据船舶动力集控室下发的操作指令控制中型子体机器人区、小型子体机器人区及微型无人机区中的子体机器人进入各自对应的区域进行作业。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堆舱等狭小空间内设备计划维修、应急抢修、在役检查及视频监测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211711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468747.2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热管式铅铋堆余热排出系统,包括热端换热器、冷端换热器和冷却水池,铅铋反应堆内设有铅铋冷却剂,所述热端换热器浸没于铅铋冷却剂内,热端换热器的出口通过热气管与冷端换热器的入口连通,冷端换热器设于热端换热器上方的冷却水池内,且冷端换热器的出口通过回流管与热端换热器的入口连通;换热介质通过热气管和回流管在冷端换热器和热端换热器之间流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热端换热器和冷端换热器,两个换热器分别通过热气管与回流管连通,这种分离热管式结构,可保证冷源与热源在距离较远时也能建立热管循环,在停堆时将堆芯衰变热、冷却剂潜热及设备蓄热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12037937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010927839.5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21C7/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快中子反应堆栅格式控制鼓装置,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装于堆芯外围的内反射层、栅格式控制鼓和外反射层,以及用于驱动栅格式控制鼓的驱动电机;内反射层为筒形栅格状,且位置固定;外反射层为完整的筒形,且位置固定;栅格式控制鼓为筒形栅格状,能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一定角度,以调节吸收栅格与内反射层的反射栅格之间的重叠面积,改变反射回堆芯的泄露中子数量,从而实现对反应性的控制。本发明装置占据的轴向空间小,符合小型化设计需求;吸收栅格没有轴向位移,不会造成堆芯轴向功率分布不均;吸收栅格以堆芯中轴呈中心对称,对由径向温度梯度导致的材料膨胀适应性好,不易因形变卡死。
-
公开(公告)号:CN11518377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769696.9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1C2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辐射环境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核辐射环境区域网格化,确定路径规划的起始点和终点;2)设置剂量率限值,将核辐射环境区域中遇到超过安全限值的网格,当作障碍物处理;3)以累积剂量作为实际代价,以预估剂量作为估计代价,计算过程总剂量代价,采用改进型A星算法的进行路径引导,以总剂量代价F(n)的估计最小为最终的路径规划。本发明方法不仅考虑核辐射场的剂量率和障碍物的存在对人员安全和行进的影响,而且考虑如何在设定的剂量率限值内快速找出剂量代价最小的路径,可满足人员在辐射环境下的最优路径规划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38753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20274.4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设备在线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用动力管道壁厚减薄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即可实现对动力管道进行腐蚀实时在线监测,又可对管道的腐蚀趋势、腐蚀规律和使用寿命进行预测分析,能够为船舶动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及维修检测等提供重要支撑;该方法采用阵列导波换能器激励的超声导波对管道壁厚进行检查,采用特殊的信号处理方式对回波信号进行处理,根据导波模态计算出速度‑厚度曲线,通过计算处理得出管道的位置‑厚度分布,实现对动力管道腐蚀实时监测,可极大的提高检测效率,且单次可对管道4~10m范围内的全部区域进行腐蚀监测,不会造成严重腐蚀区域漏检,相对于常规超声检测有了全面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518703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767412.2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海洋核能装备的核安全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海洋核能装备的核安全评价指标参数;2)采用层次分析法分别对总体核安全评价指标和系统核安全评价指标进行权重设置;3)分别计算总体核安全评价结果和系统核安全评价结果;4)根据总体核安全评价结果和系统核安全评价结果计算获得海洋核能装备核安全的评价结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适用于海洋核能装备核安全指标体系,作为核安全设计和评价的依据,能有效提升核安全设计和评价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更有利于保障核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421665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701807.8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21C15/18 , G21C15/2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装备热管式耐压壳体共形余热排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耐压壳体和安设在耐压壳体内的反应堆以及安设在反应堆内的堆内换热器,在堆内换热器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有热侧管和回流管,所述热侧管和回流管分别伸出反应堆外,两者通过耐压壳体共形段相连,所述耐压壳体共形段贴合耐压壳体内壁从上向下布置,在耐压壳体外设有一层轻壳体,两者之间由液体填充。本发明提出一种壳体共形的余热排出系统方案,采用热传输效能高、压降小的非能动式的热管技术,同时将外侧布置环形肋板的耐压壳体作为热阱换热器,一方面加强了反应堆舱室的结构性能,同时还满足余热排出系统热量传输的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