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4633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92771.8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B63G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航行器及其可拆式上层建筑结构。本水下航行器及其可拆式上层建筑结构包括至少两个上层建筑分段结构、支撑基座以及支柱,上层建筑分段结构包括上层建筑外壳板、以及设置于上层建筑外壳板上的上层建筑横梁和上层建筑纵筋;上层建筑横梁的底端与支撑基座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支柱的顶端与相邻两上层建筑分段结构的上层建筑横梁和上层建筑纵筋的交汇点可拆卸连接,支柱的底端与主船体连接,支撑基座均焊接于主船体上。本发明提出的水下航行器的可拆式上层建筑结构,实现了上层建筑分段与主船体之间的可拆式安装和牢固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575861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67186.2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6F30/17 ,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肋圆柱壳结构应力计算方法,包括:S1、确定环肋圆柱壳结构尺寸:壳板的尺寸包括壳体的内表面半径R,壳板厚度t;肋骨的尺寸参数根据其结构形式确定;还包括肋骨间距l,计算压力Pc,材料的弹性模量E,材料的泊松比μ;S2、根据环肋圆柱壳结构尺寸计算相关参数,包括肋骨参数:肋骨面积A、肋骨根部半径Rw、肋骨面板半径Rf、肋骨型心半径Rc、肋骨有效面积Aeff;壳体参数:u,β;应力系数:S3、计算壳板应力,包括肋间壳板跨中处中面周向应力肋骨根部壳板内表面纵向总应力σ1;S4、计算肋骨应力,包括肋骨平均应力σf,肋骨根部应力σFw和肋骨面板应力σFf。本发明考虑了环肋加强筋偏心影响,能精确计算内外肋骨面板应力和肋骨根部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036630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111207976.2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面舱壁与耐压船体结构的连接结构设计方法,在针对过渡区域结构型式进行设计时,采用异形的过渡锻环代替等厚过渡环壳,同时去除锥段设计,形成球‑过渡锻环‑柱的结构形式。通过优化过渡锻环尺寸参数,降低过渡区域的应力水平。通过有限元校核计算和缩比模型试验,验证新型过渡区域、球面舱壁结构设计满足相关规范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本发明在满足总体布置的前提下,实现轻壳体与球面舱壁光顺连接、减少空间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3602412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110986386.8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钛合金的舷间压载水舱和潜水系统。本基于钛合金的舷间压载水舱,包括舱体壳体以及固定于舱体壳体外侧壁上的连接肘板,其中,舱体壳体为钛合金制成的弧形舱体,弧形舱体对应的圆心与主耐压壳体圆心同心设置,舱体壳体与主耐压壳体外侧壁之间设有间隙,舱体壳体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连接肘板,连接肘板与主耐压壳体的耐压壳体肘板铰接且相对于其可转动。本发明提出的基于钛合金的舷间压载水舱,可在满足舷间压载水舱的强度和功能的前提下,显著降低了由于潜水系统主耐压壳体变形协调引起的附加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63402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60739.3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舰船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局部最优整体迭代的大长径比外压圆柱壳体优化设计方法。本发明适用于带有特大肋骨的外压环肋圆柱壳外压圆柱壳体优化设计,本发明采用迭代的枚举算法,以及两步递进的搜索策略,首先根据布置需要确定特大肋骨的数量和位置,将整个舱段划分为若干小舱段,分别对每个小舱段进行优化,然后将优化所得的每个小舱段的尺寸参数作为输入,对特大肋骨进行优化,最后得到整个舱段的结构方案。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带有特大肋骨的圆柱壳设计中参数多、参数范围大、计算费时费力的难题,极大提高了设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552008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459322.8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电位牺牲阳极保护系统,在不改变牺牲阳极材料的前提下,通过在牺牲阳极与被保护结构间串入电阻,改变阳极接地电阻,实现了牺牲阳极保护电位的动态调节的功能。本发明对传统锌、铝合金牺牲阳极进行简单改造,达到高强钢所需的合理阴极保护电位范围,实现了低电位阴极保护的功能;具有结构简单、保护电位可调、成本低的特点。本发明既继承了传统成熟牺牲阳极材料溶解性好的优点,又能根据需要调节保护电位,避免了因电位过负给被保护的高强钢结构带来氢脆腐蚀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22040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73158.4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水下航行器及其复合材料壳板连接结构。本水下航行器的复合材料壳板连接结构,包括金属衬套、螺栓以及封盖,螺母焊接于钢结构背离复合材料壳板一侧端面上,金属衬套粘贴于复合材料壳板的安装孔内部,金属衬套中空设置,螺栓穿设于金属衬套上且其端部旋出螺母外以将钢结构和复合材料壳板二者紧固连接,金属衬套的通孔端面处盖设有封盖,封盖将螺栓的头部上方孔封闭。本水下航行器的复合材料壳板连接结构,可保证复合材料壳体与钢结构连接牢固,同时还解决了复合材料壳板的拆卸、吊装难题,另外,还消除了航行器表面开孔,从而降低航行阻力和流激噪声,提升了航行器的声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436200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292408.6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3/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围壳板架连接结构疲劳强度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复合材料围壳典型板架连接结构进行有限元建模,初步确定复合材料围壳典型板架各零件的尺寸以及结构,此时建造的模型为原始结构模型;根据初步确定复合材料围壳典型板架各零件的尺寸以及结构,设计两种连接接头试验模型;根据设计的两种连接接头试验模型进行有限元建模,并在连接接头试验模型上施加载荷,通过调整载荷大小来确定疲劳试验载荷;在实体建造的两种接头试验模型施加确定出的疲劳试验载荷进行疲劳试验。本发明提出的复合材料围壳板架连接结构疲劳强度试验方法,使疲劳试验更加契合实际使用环境,从而方便精确地设计复合材料围壳板架连接结构的尺寸。
-
公开(公告)号:CN11646168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502904.3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泵喷推进器导管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法兰;连接法兰安设在螺旋桨的叶片后,其包括艉端法兰、艏端法兰,且艏端法兰的直径大于螺旋桨的直径;艉端法兰、艏端法兰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将艉段导管、艏段导管连接在一起。本发明使连接法兰设置在螺旋桨叶片后,提高了螺旋桨附近导管的刚度,当艉段导管变形,也不会卡住螺旋桨叶片,提升了舰艇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36630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207976.2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面舱壁与耐压船体结构的连接结构设计方法,在针对过渡区域结构型式进行设计时,采用异形的过渡锻环代替等厚过渡环壳,同时去除锥段设计,形成球‑过渡锻环‑柱的结构形式。通过优化过渡锻环尺寸参数,降低过渡区域的应力水平。通过有限元校核计算和缩比模型试验,验证新型过渡区域、球面舱壁结构设计满足相关规范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本发明在满足总体布置的前提下,实现轻壳体与球面舱壁光顺连接、减少空间浪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