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87475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617503.3

    申请日:2024-11-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锻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组合模具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凸模和凹模,凸模包括底座以及凸台,凸台的侧面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圆柱面、第二圆柱面以及第一成型面,第一圆柱面、第二圆柱面以及第一成型面依次连接;凹模的上表面设置有与凸台配合使用的成型腔,成型腔的侧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成型面和第四成型面,第三成型面与成型腔的底面平滑过渡。本发明,通过在凸台上设置第一圆柱面和第二圆柱面,第一圆柱面的直径小于第二圆柱面的直径,并在成型腔内设置第三成型面和第四成型面,在锻件成型过程中,第二圆柱面和第四成型面的作用下形成筒壁,筒壁的内侧面仅仅与第二圆柱面发生接触,而不与第一圆柱面接触,减小了锻件与模具的接触。

    整体叶盘锻件设计方法、锻件、模具及锻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1018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73324.X

    申请日:2023-1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叶盘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整体叶盘锻件设计方法、锻造方法、锻件及模具。本发明公开的整体叶盘锻件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整体叶盘零件粗加工交付图形貌特征,设计初始整体叶盘锻件的形貌,所述初始整体叶盘锻件具有凸台结构;对初始整体叶盘锻件进行优化,将所述凸台结构顶面设计为斜面,所述凸台结构顶部的斜面依据锻压金属流动方向的反方向逐渐升高,形成整体叶盘锻件的设计。本申请将凸台结构顶面优化为依据锻压金属流动方向的反方向逐渐升高的斜面,可以在保证材料利用率的情况下,同时包纳废渣,并改善凸台附近零件本体变形量。

    一种机匣锻件的坯料设计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8561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50384.3

    申请日:2024-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匣锻件的坯料设计方法,属于锻造技术领域,坯料的截面图形由顶边、两条侧边、第一线段、第二线段、第一斜边以及第二斜边围成。设计方法包括根据上模型腔的宽度B预设顶边的长度C,使C≥B;根据机匣锻件的截面积S以及C,得顶边与底边之间的垂直距离K;获取坯料与下模型腔接触的理论最大边长值Z’;预设第一线段的长度a,第二线段的长度a’,第一斜边与第一线段延长线之间的夹角角度α、第二斜边与第二线段延长线之间的夹角角度α’,根据a、a’、α以及α’得底边的总长Z,使得Z<Z’;根据a、a’、α、α’、C以及K得坯料的截面积S’;比对S’与S,S’>S时,判定a、a’、α、α’、C的值预设合适。

    一种鼓筒轴类锻件挤压模具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5544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02286.4

    申请日:2024-05-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鼓筒轴类锻件挤压模具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鼓筒轴粗加工交付图形貌,采用随形设计方法,不设计拔模斜度,设计加工余量及冲孔连皮,得到鼓筒轴初始锻件图;S2、根据鼓筒轴初始锻件的形貌,设计冲头的形状,确定工作带的长度为30‑70mm;S3、在凹模的型腔底部设计斜面,根据零件的形貌、冲孔连皮的厚度及工作带的尺寸,设计斜面,完成鼓筒轴挤压模具设计;S4、根据斜面完成鼓筒轴挤压锻件的优化,对鼓筒轴锻件进行挤压模拟。通过数值模拟设计鼓筒轴锻件及挤压模具,可识别对比挤压件与模具的接触情况,分析脱模受力,确定了本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同时,通过模拟挤压件材料流动趋势,确定了挤压件外侧斜度的设计方法。

    一种型腔类锻造模具的优化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2856622U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20855532.2

    申请日:2024-04-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采用可以降低模具制造成本以及有可以改善模具型腔底部圆角应力集中情况的型腔类锻造模具的优化结构,涉及锻造模具设计领域。一种型腔类锻造模具的优化结构,包括凹模座、垫板和内部设有型腔的凹模,所述凹模包括凹模底板、内环板和外环板;所述凹模底板远离垫板的一侧表面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的端面形成所述型腔的底面,所述凹模底板远离垫板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凸台的外侧的表面形成用于支撑内环板和外环板的支撑面;所述内环板过盈套设在所述凸台上,且一端支撑固定在所述支撑面上,以在所述内环板与凹模底板之间形成连接缝,所述外环板套设在所述内环板上。本实用新型有利于提高模具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