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7201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90732.2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成都天佑路航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地铁运营咨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车辆监造过程的知识智能管理方法及平台,涉及生产线管理技术领域,该方法的步骤包括:采集车辆生产过程中生产线设备安全影响因子和环境影响因子;通过设备安全计算策略中计算设备安全值;将采集的环境影响因子代入环境监测策略中计算环境影响值;将设备安全值和环境影响值作为设备维护预测模型的输入,识别设备异常状态,发出预警;建立车辆生产过程的知识库,实时更新车辆生产过程设备安全信息。本发明解决了产生生产线停机等不必要的损失的问题,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实现了实时监测由人员操作技能熟练度的影响和设备内部环境影响造成的设备风险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816052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003658.8
申请日:2021-01-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H1/00 , G01H1/04 , G01H1/08 , G01H1/12 , G01H1/16 , G01M17/08 , G06F30/15 , G06F30/27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车室振动监测方法、振动信号特征库建立及应用方法,采用非侵入式列车车室振动监测方法,实际监测时仅需获取列车车室内总测点的振动信号,避免传感器冗余,节省成本,有利于列车轻量化,准确真实地反映出振源位置与相位偏移、幅值衰减之间的关系,能够监测未知振源的振动情况,能够识别振源的异常振动,从而为异常振动处理提供依据;能够在仅测量总测点振动信号的基础上实现振源信号的重建,从而实现其多元振动信号特征库的实时更新,且多元振动信号特征库能够为振动信号优化分解、振动信号图像辨识、异常振动信号辨识等提供数据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65117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177470.0
申请日:2016-12-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15 , G06Q50/30
Abstract: 一种高铁列车运行图与旅客时变需求吻合性的评价方法,先将全天运营时间划分为若干时段,由每一时段每一区间构成时空单元,根据获取的旅客实际乘车数据统计通过时空单元的客流量;根据高铁列车运行图统计通过时空单元的运输能力;根据得到的客流量和运输能力计算时空单元的客座率;按照客流量和运输能力确定的坐标点绘制散点图,获得线性拟合曲线及其斜率α;按照运输能力和客座率确定的坐标点绘制散点图,获得各团簇平均客座率及其关于运输能力的线性拟合曲线及斜率β;最后根据斜率α和β,来判定高铁列车运行图与旅客时变需求是否吻合。若不相吻合,可相应调整高铁列车运行图局部运输能力。本发明的方法步骤简化、可标准化实施,且评价结果客观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05718755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230302.7
申请日:2016-04-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本发明的基于客流动态分配的高铁网络能力适用性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获取高速铁路时变需求、区间运输能力和区间服务时间范围;然后将出行时间、区间运输能力、购票时间、区间服务时间范围以及网络进行离散化;再采用基于ε?饱和的客流加载方法进行客流动态分配;最后由客流分配结果进行高铁网络能力适用性评价;如果各O?D对均没有出现无法加载的需求,则说明高铁网络能力适用性强;如果出现,说明高铁网络能力适用性弱,针对出现无法加载需求的O?D对,通过增加开行列车对数、提高开行频率等提高相应区间的高铁网络运载能力。本发明的评价方法步骤简化、实用性强、可标准化实施,评价结果合理科学,且可通过软件程序简易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4898893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210496800.1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16H50/80 , G06Q10/04 , G06Q10/0635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铁路疫情传播风险的席位分配方法。其步骤如下:获取列车信息和乘客信息;建立铁路列车疫情传播和感染风险评估方法;根据感染率以及乘客信息,得到列车内以感染率最小化和铁路客票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目标函数根据目标函数,列出旅客团体需求、感染率、运输能力及社会公平性约束条件;求解模型的最优解,得到兼顾疫情传播风险和铁路部门利益的席位分配方案。本发明基于旅客团体需求和感染率约束,建立以席位分配方案为决策,在运输能力、团体需求、感染率、社会公平性等约束下,最大化铁路部门收益和最小化感染率之和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得到兼顾疫情传播风险和铁路部门利益的席位分配方案,在保证旅客安全的同时提高了铁路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816052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0003658.8
申请日:2021-01-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H1/00 , G01H1/04 , G01H1/08 , G01H1/12 , G01H1/16 , G01M17/08 , G06F30/15 , G06F30/27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车室振动监测方法、振动信号特征库建立及应用方法,采用非侵入式列车车室振动监测方法,实际监测时仅需获取列车车室内总测点的振动信号,避免传感器冗余,节省成本,有利于列车轻量化,准确真实地反映出振源位置与相位偏移、幅值衰减之间的关系,能够监测未知振源的振动情况,能够识别振源的异常振动,从而为异常振动处理提供依据;能够在仅测量总测点振动信号的基础上实现振源信号的重建,从而实现其多元振动信号特征库的实时更新,且多元振动信号特征库能够为振动信号优化分解、振动信号图像辨识、异常振动信号辨识等提供数据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845720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710060070.X
申请日:2017-01-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路径组合搜索的列车节拍式运行的优化方法,包括步骤:以最小化节拍单元所有列车旅行时间之和为优化目标,构建列车节拍式运行时刻表优化模型,并构建描述列车运行的加权有向图;进而基于该有向图以最小化节拍单元所有列车在该有向图中所经有向弧权重之和为优化目标,重构列车节拍式运行模型;在定义主路径、从路径、路径间隔、有向图节点标号集以及初始化标号集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生成新标号以及更新既有标号的标号值搜索从起点到各节点总费用最少的主路径与运行间隔,直至完成列车终到站节点标号的检查更新;最后根据所搜索到的主路径与从路径集合确定各列车车站到发时刻以及运行时间间隔。
-
公开(公告)号:CN112184523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29942.4
申请日:2020-09-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Q50/26 , G01D21/02 , G06K9/00 , G06F16/55 , G06F16/583 , G06F16/2458 , G06T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环境监测和照明引导的地铁车厢乘客诱导方法及系统,利用乘客密度变化引起车厢内温度、湿度和CO2浓度分布变化的特点,实现乘客分布情况的智能感知,避免了采用图像进行乘客分布检测所面临的的人群流动和遮挡问题,以及避免了采用压力传感器进行乘客分布检测所面临的地板侵入式改造难题;采用调整车厢内照明灯管的亮度方式引导乘客流动,例如调暗乘客分布密度大的区域的照明灯管,调亮乘客分布密度小的区域的照明灯管,引导乘客向乘客密度小的区域有序流动,避免了车厢嘈杂环境的干扰,并且照明引导方式具有简单、直接、接受度高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5857350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0153492.7
申请日:2016-03-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区间断面客流的高铁列车开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通过高铁网络运营系统获取高铁车站信息,并将高铁网络分解为若干区段;按照多个等级确定高铁列车停站模式;然后对各区段的O‑D需求按停站模式进行分类;再获取过去各区段实际O‑D需求的数据,利用线性二次指数平滑预测法获取经过各区段每一类O‑D的时变需求;以此为基础按照从高到低等级列车的顺序制定各区段开行方案单元;再利用拼接组合将各开行方案单元拼接组合成为初始列车开行方案;最后对该方案进行调整,使其满足各项约束性条件,并利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优化,依据优化结果开行各趟高铁列车。本发明能综合考虑高铁系统效益和旅客需求,有助于提高高速铁路系统运营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6096828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395423.7
申请日:2016-06-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15 , G06Q50/30
Abstract: 一种基于非直线系数的跨线列车路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铁路列车运行环境和需求参数;2)计算指定跨线O‑D之间路径的非直线系数并确定可行路径集;3)基于全有全无的客流分配方法,计算可行路径上的人公里数;4)可行路径中人公里数最大的即为点对之间列车开行路径。本发明克服了“按流开车”的传统方法中一旦客流需求发生变化就要在网络中重新搜索列车路径的缺点,本发明原理简单,操作易行高效,而且确定出的跨线列车开行路径更加合理、科学,对更好地满足铁路旅客需求、提高列车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