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5072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0530592.2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上海中交水运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30 , G06F30/15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仿真作业过程策略的航道疏浚船舶配比系统及方法,包括:模拟仿真模块:依据输入信息模拟仿真作业过程,计算每个时间单位下船舶分布情况、等待情况,以及任务推进情况,估算总工程完成时间,输出该船舶配比下的总工程成本;最优配比计算模块:将船舶配比输入模拟仿真模块,得到在各个配比下的总工程成本,并输出最小工程成本对应的船舶配比作为当前工程环境下的解决方案,计算每种最佳船舶配比方案。本发明创新性地设计了一种航道疏浚工程中的船舶作业运输模拟模型;使得模型对各类工程环境均有良好的仿真能力与准确性;相比于经验公式的方法能够寻找到更优的配比方案与更低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050720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0530592.2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上海中交水运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30 , G06F30/15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仿真作业过程策略的航道疏浚船舶配比系统及方法,包括:模拟仿真模块:依据输入信息模拟仿真作业过程,计算每个时间单位下船舶分布情况、等待情况,以及任务推进情况,估算总工程完成时间,输出该船舶配比下的总工程成本;最优配比计算模块:将船舶配比输入模拟仿真模块,得到在各个配比下的总工程成本,并输出最小工程成本对应的船舶配比作为当前工程环境下的解决方案,计算每种最佳船舶配比方案。本发明创新性地设计了一种航道疏浚工程中的船舶作业运输模拟模型;使得模型对各类工程环境均有良好的仿真能力与准确性;相比于经验公式的方法能够寻找到更优的配比方案与更低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750172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554657.8
申请日:2020-06-17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管施工工艺,用于穿过大提的顶管施工,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前,对大提上,设计有施工的取水顶管和排水顶管处分别进行土体加固;S2大提施工前,在大堤的堤身以及坡角处,分别设置矩阵式的监测点;S3顶进施工:通过工具头分别进行取水顶管和排水顶管的顶进,初始顶进速度为8-12mm/min,正常顶进速度为20-30mm/min,且进行土体加固后的大提位置,其出土量为102%-110%;S4纠偏测量及施工:在步骤S3顶进施工中,每顶进小于1m的距离时,进行一次偏差测量,如偏差测量结果大于偏差标准,则进行纠偏施工。本发明中,施工中能够确保大堤外周的安稳,提高堤身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6619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57118.0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三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测定土体孔隙比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快速测定土体孔隙比的工具,包括T型架、三角框架和取土杯;所述T型架包括横杆和螺纹竖杆,所述横杆的中部连接在所述螺纹竖杆的上端;所述螺纹竖杆的下端连接加压端;所述三角框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连接套筒,所述支架内底面连接承压平台;所述取土杯放置在所述承压平台上;所述螺纹竖杆螺旋连接在所述套筒上。本发明结构简单、轻巧便携与计算方便等突出优点,减少土体扰动与繁杂的试验与计算,能又好又快地即时得出土体的孔隙比。
-
公开(公告)号:CN111364413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198996.7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舾装码头的施工工艺,S1水上基坑开挖以及基坑回填:在水上区域,按照设计要求,在放线位置,采用抓斗挖泥船对码头前沿进行开挖以形成基坑后,用推土机和运输车辆采用土方对基坑进行回填及基坑表面的整平;S2钻孔打桩:在回填的基坑内以及设计的打桩区域内,采用全护筒钻岩工艺,钻孔打桩形成钢管桩后,对所述钢管桩浇筑得到若干桩基,若干所述桩基形成舾装码头的桩基区域;S3桩基回填以及胸墙施工:在桩基区域上,利用回填物料对桩基区域中的桩基之间的缝隙处以及桩基区域上方进行回填,并在回填后按照设计要求,在设计的胸墙区域采用一次浇筑工艺进行胸墙施工,以形成胸墙。
-
公开(公告)号:CN113944468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150492.9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三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微型顶管施工工艺,包括:采用导向管贯通设计轨迹:在无缝钢管顶进之前,将导向管按照设计轨迹推进贯通;沿设计轨迹多次扩孔:在所述导向管末端通过多个扩孔头逐一连接多个扩孔管,将多个扩孔管沿导向管的路径依次顶进贯通;顶推无缝钢管:将扩孔管末端通过扩孔头与无缝钢管连接,顶进贯通无缝钢管;布设锚拉杆:基于所述无缝钢管安装锚拉杆。本公开通过微型顶管在锚拉杆位置先顶推DN300无缝钢管,再安装锚拉杆,提高顶管精度,确保拉杆安装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944468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111150492.9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三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微型顶管施工工艺,包括:采用导向管贯通设计轨迹:在无缝钢管顶进之前,将导向管按照设计轨迹推进贯通;沿设计轨迹多次扩孔:在所述导向管末端通过多个扩孔头逐一连接多个扩孔管,将多个扩孔管沿导向管的路径依次顶进贯通;顶推无缝钢管:将扩孔管末端通过扩孔头与无缝钢管连接,顶进贯通无缝钢管;布设锚拉杆:基于所述无缝钢管安装锚拉杆。本公开通过微型顶管在锚拉杆位置先顶推DN300无缝钢管,再安装锚拉杆,提高顶管精度,确保拉杆安装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389222B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110556242.9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中交三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29/067 , B63B2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浮隧道结构,包括,岸上隧道结构,所述岸上隧道结构设置于涉水区域两侧的岸坡位置;水中隧道结构,所述水中隧道结构横穿涉水区域,并连通所述涉水区域两侧的岸坡位置处的所述岸上隧道结构;抗浮导环,所述抗浮导环套设于所述水中隧道结构上,并将水中隧道结构部分包覆;所述抗浮导环包括双层的环形结构,所述双层的环形结构中,远离水中隧道结构的外壁为刚性结构,所述双层的环形结构内设置有缓冲结构;锚索单元,所述锚索单元用于水中隧道结构在基床上的锁定,所述锚索单元通过抗浮导环的刚性结构实现水中隧道结构的锚定。本发明中,锚索单元通过抗浮导环实现锚定,不会直接锚定到隧道上,进而锚索过程中,既能够锁定悬浮隧道,又不会直接牵引或者与悬浮隧道连接,减少了锚定中对其的磨损等。
-
公开(公告)号:CN11358534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96854.2
申请日:2021-08-05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29/0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缆流墩的斜拉式悬浮隧道,包括水中悬浮隧道、顶推侧陆域斜坡隧道和接收侧陆域斜坡隧道、顶推侧接岸结构、接收侧接岸结构和拉索锚碇系统;在海水表面流速为0.5m/s≤S<1.0m/s时,且为单向流的情况下,在水中悬浮隧道的逆流侧设置两座缆流墩,双向流的情况下,在水中悬浮隧道的两侧分别设置两座缆流墩;在海水表面流速为1.0m/s≤S<1.5m/s时,且为单向流的情况下,在水中悬浮隧道的逆流侧设置四座缆流墩;双向流的情况下,在水中悬浮隧道的两侧分别设置四座缆流墩;每座缆流墩包括深水导管架、永久缆流索与锚锭缆索。本发明能减小隧道在施工和运营维护期间由于水下水流的作用而产生的水平挠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485579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312903.9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29/067 , E01D11/02 , E01D19/00 , E01D19/14 , E01D2/04 , E02D27/14 , E02D27/18 , E02B3/06 , E02B3/18 , E02D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浮隧道与深水悬索桥之间的桥隧过渡转换结构,设置在桥隧转换人工岛上,该桥隧转换人工岛分为岛内部分与岛外部分;岛内部分设置桥隧过渡转换结构、边跨过渡墩、悬索桥锚锭结构和悬浮隧道接岸结构;桥隧过渡转换结构包括引桥、岛上匝道桥、岛上地面道路和岛上斜坡隧道;引桥为直线型布置且自边跨过渡墩至悬索桥锚碇结构外一跨;岛上匝道桥采用分离式线路,且以螺旋下行方式由引桥过渡到岛上地面道路,以螺旋上行的方式由岛上地面道路过渡到引桥;岛上地面道路设纵坡;岛上斜坡隧道为直线型布置并依次设置敞开段、光栅段、暗埋段;岛内部分的断面结构包括下部的岛基和上部的直立式岛体。本发明的桥隧转换人工岛结构,以较短的长度解决了桥面与隧道路面之间平缓过渡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