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非结构化道路场景下高精度地图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82536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210537779.5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nventor: 张磊 屈煜 罗小川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非结构化道路场景下高精度地图的构建方法,涉及自动驾驶技术领域。该方法使用联合标定过相机和激光雷达的数据采集车采集非结构化道路数据,并生成深度图像,根据采集回来的道路数据制作点云地图,根据道路环境选择对应算法进行道路区域提取,对生成的点云地图标注道路边界,判断道路宽度,并根据交通规则生成带有速度和方向的虚拟车道,人工校正步骤4标注的车道线,手动标注红绿灯和路牌位置,并将地图保存为所需的格式。本发明以道路边界为基础,对于在封闭园区和乡镇乡村等环境下的非结构化道路的高精度地图构建提出一种有效的方法,确保其在现自动驾驶软件框架中能够正确辅助无人车感知、定位以及规划等。

    一种基于RGB-D和IMU信息融合的位姿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93113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1910250449.6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RGB‑D和IMU信息融合的位姿估计方法,包括:S1在RGB‑D相机数据和IMU数据的时间同步之后,对RGB‑D相机采集的灰度图像和深度图像以及IMU采集的加速度、角速度信息进行预处理,获取世界坐标系下相邻帧匹配的特征点和IMU状态增量;S2依据位姿估计系统的系统外参,对系统中视觉惯导装置进行初始化;S3根据初始化后的视觉惯导装置的信息和世界坐标系下相邻帧匹配的特征点、IMU状态增量构建系统的最小二乘优化函数,使用优化方法迭代求解出最小二乘优化函数的最优解,将最优解作为位姿估计状态量;进一步地,进行回环检测,获取全局一致的位姿估计状态量。由此,使得特征点深度估计更加准确,提高系统的定位精度。

    一种云机器人实现方法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534338B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611102770.2

    申请日:2016-12-0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云机器人实现方法,涉及云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基于RabbitMQ的消息中间件、基于JSON的消息解析器和基于OpenStack SDK虚拟资源自动配置模块,首先利用基于RabbitMQ的消息中间件接收、存储、转发机器人请求信息,再利用基于JSON的消息解析器解析该请求消息,得到创建配置云中虚拟资源的参数,最后基于OpenStack SDK的虚拟资源自动配置模块根据解析出的参数信息自动创建配置网络、虚拟机等云中资源,使虚拟机与机器人能相互连接、相互通信,进而根据云中虚拟资源对机器人进行控制。本发明能接收机器人发出的请求消息,自动创建配置云中虚拟资源,使机器人按需使用云中资源。

    一种能够减少牵引级间隙返流的复合分子泵

    公开(公告)号:CN105370587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895340.X

    申请日:2015-12-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19/042 F04D29/522

    Abstract: 一种能够减少牵引级间隙返流的复合分子泵,在牵引转子和定子之间设置有防气体返流结构,其包括环向凸台及环向凹槽,环向凸台与环向凹槽彼此正对设置,且环向凸台和环向凹槽的轴向中心线与驱动主轴的轴向中心线相重合;当牵引转子为光筒、定子内开设螺旋槽时,环向凸台设置在牵引转子上,环向凹槽设置在定子上;当定子为光筒、牵引转子上开设螺旋槽时,环向凸台设置在定子上,环向凹槽设置在牵引转子上;防气体返流结构设置在复合分子泵的粘滞流态处、分子流态与粘滞流态之间的过渡流态处或在上述两种流态处同时设置;在轴向方向上,环向凸台的宽度小于环向凹槽的宽度;环向凸台与环向凹槽之间间距为牵引转子与定子之间间距的1~5倍。

    一种基于位置映射算法的多机器人协作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31078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606016.7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位置映射算法的多机器人协作定位方法,机器人编队中每个机器人至少完成:探测的步骤;机器人之间进行位置信息交换的步骤;利用位置映射算法机器人更新自身位置的步骤;机器人之间相互交换位置信息可以提高机器人定位的稳定性和快速性,机器人之间可以共享传感器信息和不同的传感器平台,所有机器人几乎都可以像装备高精度传感器的机,使得机器人能够完成更加复杂的任务。

    一种钢铁生产系统节能减碳增效协同的技术路径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5856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441707.6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提供一种钢铁生产系统节能减碳增效协同的技术路径优化方法,包括:建立钢铁生产过程机理与数据驱动混合模型;基于钢铁生产过程机理与数据驱动混合模型,进行热量、能量、#imgabs0#量及污染物的核算,进行工序连接形成钢铁生产系统模拟模型;在钢铁生产系统模拟模型基础上,嵌入价值流分析模型,进行钢铁生产系统价值流核算;以钢铁生产系统模拟模型为基础,以物质或能量衔接方式嵌入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建立钢铁生产系统耦合减碳技术模拟模型;设置钢铁生产系统耦合减碳技术模拟模型的优化目标;采用U‑NSGA‑III方法对物质能源投入参数变量、工艺操作参数变量和技术应用参数变量进行优化,获得钢铁生产系统技术优化路径。

    一种模拟深部岩芯多路径快速加卸荷的真三轴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165074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136979.4

    申请日:2023-0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深部岩芯多路径快速加卸荷的真三轴试验装置,涉及岩石力学试验领域,其包括承压体,承压体中设置有岩石样块放置腔;柔性加载供油道开设在承压体上且与岩石样块放置腔连通,通过柔性加载供油道可向岩石样块放置腔通入液压油,通过油压对岩石样块施加柔性加载;承压体在Z轴、X轴方向分别开设有贯通的Z向孔和X向孔,Z向孔中上设置有对岩石样块施加Z向力的Z向加载部,X向孔中设置有对岩石样块施加X向力的X向加载部。本发明可以对岩石试样施加三向不等的三维应力,高度还原岩石试样应力历史及应力调整过程;三个方向的高刚度加载机构,减小了加卸载过程中弹性能的储存,为实现多应力路径、快速加卸荷提供了保障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