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0159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857080.8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54
Abstract: 大豆QNE1基因的应用,涉及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大豆QNE1基因的新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大豆QNE1基因的新功能。本发明通过将大豆QNE1基因在大豆中过量表达,确定了大豆QNE1基因对大豆叶柄角的调控作用,QNE1基因过表达使得大豆叶柄角减小。获得叶柄角变小的大豆植株,有利于优化大豆的密植,从而提高大豆植株的产量。因此大豆QNE1基因可在通过分子或基因工程育种来优化大豆叶柄角度改变大豆植物结构以提高产量中得到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46337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1253709.3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2N15/82 , A01H6/54 , A01H5/00 , C12N15/29 , C07K14/415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大豆GmCCS7基因在植物抗干旱中的应用,属于植物育种技术领域,为了提供铜分子伴侣CCS新的功能。本发明提供大豆GmCCS7蛋白或编码大豆GmCCS7蛋白基因在提高植物抗旱能力中的应用,利用20%PEG6000处理过表达GmCCS7基因的大豆24h,GmCCS7基因可以降低植物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GmCCS7基因提高了大豆对氧化应激的抵抗力,并诱导应激反应基因的表达,以增强大豆的抗旱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2279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66169.3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A01G22/40 , A01B79/02 , C09K17/00 , C05G3/80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豆种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提高大豆耐盐碱性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种:根据土壤盐碱含量的不同选取不同品质的大豆种子;剔除大豆种子中的病粒、虫食粒、瘪粒和杂质,使用清水清洗2‑3次,晒种10~20h后大豆种子过筛,去除小粒大豆种子,得到精选的大豆种子;S2、整地:以深耕的方式对土壤进行切割翻整。该提高大豆耐盐碱性的栽培方法,在栽培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出苗率和存活率,由于土壤改良肥为秸秆混合物、有机肥和菌肥混合而成,可以起到减少资源浪费的目的,同时秸秆还田可以为土壤提供充足的养分,减少了秸秆堆积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可以有效的抑制土壤盐碱化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777840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677891.X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4 , A01H5/10 , A01H6/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豆GmFT4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和应用,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公开的能够调控大豆种子大小的基因相对较少的问题。所述GmFT4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1所示,GmFT4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通过将GmFT4在大豆中过量表达,发现过表达GmFT4后大豆的籽粒变大、百粒重增加。所述GmFT4基因可用于大豆及其近源物种的生物育种,可以通过该基因增加大豆的籽粒大小,从而增加作物的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561037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04029.5
申请日:2014-12-23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人工改造的能提高植物耐盐性和抗旱性的基因GsDREB2-mNRD,属于遗传工程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GsDREB2基因内部存在着具有抑制GsDREB2转录激活功能和与DRE元件结合功能的负向调节结构域NRD;人工改造GsDREB2基因,使NRD结构域缺失,改造后基因命名为GsDREB2-mNRD,其碱基组成Seq ID No:3所示。GsDREB2-mNRD基因超量表达拟南芥的耐盐和干旱能力较GsDREB2基因超量表达拟南芥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845421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1010183129.2
申请日:2010-05-26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野生大豆抗盐蛋白激酶GsCBRLK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它涉及一种抗盐蛋白激酶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蛋白激酶导入到植物细胞中,所获得转基因植株的高盐胁迫耐受能力弱的问题。野生大豆抗盐蛋白激酶GsCBRLK的氨基酸残基序为序列表中的SEQ ID No:1;野生大豆抗盐蛋白激酶GsCBRLK编码基因序列表中的SEQ ID No:2;野生大豆抗盐蛋白激酶基因GsCBRLK利用植物表达载体,将GsCBRLK的编码基因导入植物细胞,以获得对高盐胁迫耐受能力增强的转基因细胞系及转基因植株。本发明的野生大豆抗盐蛋白激酶导入到植物细胞中,所获得转基因植株的高盐胁迫耐受能力强。
-
公开(公告)号:CN115873865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0882243.7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4 , A01H5/00 , A01H6/54
Abstract: 一种大豆GmFAH1基因在提高大豆抗旱能力中的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为了在大豆中挖掘对干旱胁迫具有调控作用的基因,提高大豆的抗旱能力,本发明通过克隆大豆基因GmFAH1,荧光定量PCR分析干旱胁迫下大豆根和叶中GmFAH1表达量,发现大豆基因GmFAH1响应干旱胁迫;进一步通过构建重组载体和转化大豆植株获得了转GmFAH1基因的大豆植株,并证实了在干旱胁迫下,与野生型大豆相比转GmFAH1基因大豆植株表现为更好的生长状况,具有更高的耐旱能力。本发明所述的大豆GmFAH1基因可用于大豆抗旱品种的育种。
-
公开(公告)号:CN101661536A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910308485.X
申请日:2009-10-20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EST数据库和UniGene数据库的基因挖掘方法,它涉及应用生物信息学领域。它克服了现有的基因挖掘方法中无法正确挖掘与性状相关的诱导基因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利用EST数据库中的EST序列将UniGene数据库中的表达基因UniGene转录组的EST表达量数字化,构建超几何分布检验,并结合FDR方法调整表达基因UniGene转录组的差异表达的超几何分布检验值P-value,筛选异常状态响应基因,最后利用RT-PCR技术验证所述响应基因为与性状相关的诱导基因。本方法可以用于人类疾病发生、动植物生长发育调控、动植物疾病调控过程以及动植物逆境胁迫等性状相关诱导基因的挖掘。
-
公开(公告)号:CN11868006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826363.4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A01H1/08
Abstract: 一种单倍体植株诱导剂溶液及其在诱导单倍体植株中的应用,属于单倍体育种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诱导单倍体细胞效率低,且不能获得单倍体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利用含有茶碱、可可碱、氨茶碱、尿嘧啶和腺嘌呤中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物质的水溶液浸泡幼苗期的植物苗根部或全株,然后将处理后的幼苗栽入营养土中正常培养。通过对诱导后植株的表型观察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本发明提供的单倍体植株诱导方法具有没有基因型依赖性、适用范围广、操作简便、工作量低、成本低、操作周期短、成功率高等优点,对单倍体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463371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1253709.3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2N15/82 , A01H6/54 , A01H5/00 , C12N15/29 , C07K14/415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大豆GmCCS7基因在植物抗干旱中的应用,属于植物育种技术领域,为了提供铜分子伴侣CCS新的功能。本发明提供大豆GmCCS7蛋白或编码大豆GmCCS7蛋白基因在提高植物抗旱能力中的应用,利用20%PEG6000处理过表达GmCCS7基因的大豆24h,GmCCS7基因可以降低植物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GmCCS7基因提高了大豆对氧化应激的抵抗力,并诱导应激反应基因的表达,以增强大豆的抗旱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