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压力控制的搅拌摩擦增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8781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98660.0

    申请日:2024-04-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恒压力控制的搅拌摩擦增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可移动的工装平台、主轴机身以及控制器,增材棒料由上至下穿过主轴机身底部的轴肩延伸至可移动的工装平台上的增材制造工作区域,增材棒料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施加顶锻压力的滚珠丝杠,增材棒料、轴肩二者的上方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分别与可移动的工装平台、Z轴驱动电机、送料电机以及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本发明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轴肩压力、送料顶锻力大小以及增材速度,通过控制器进行负反馈控制,实现恒定压力的搅拌摩擦固相增材,实现高质量搅拌摩擦增材样件制造,提高增材零件表面成形质量和组织结合性能,确保增材部件层间结合性能均匀一致。

    多通件橡皮囊液压渐进缩口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360168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010105025.3

    申请日:2020-0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通件橡皮囊液压渐进缩口装置,包括:上模(1)、模片(2)、导柱(3)、下模(4)、橡皮囊(5)、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密封盖(8)等部分组成;所述上模(1)设置于多通件橡皮囊液压渐进缩口装置的上部;所述橡皮囊(5)与密封盖(8)连接;所述模片(2)和上模(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导柱(3)与模片(2)采用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导柱(3)与下模(4)相连;所述下模(4)设置于多通件橡皮囊液压渐进缩口装置的下部。本发明可实现不同变形量多通件缩口过程整体成形,采用逐次成形方式,解决了所需多套缩口模具的问题,柔性化程度高。

    薄壁框环零件加工抗颤振刀具、加工方法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427710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165808.7

    申请日:2020-1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壁框环零件加工抗颤振刀具、加工方法及介质,刀具,包括:一个或多个刃口;所述刃口的一侧为前刀面,另一侧为后刀面;在所述后刀面沿所述刃口等距离设置有凸起的凸棱1。本发明抗颤振加工刀具后刀面沿刃口等距凸起分布凸棱,在切削过程中起到减弱甚至抑制颤振的发生。凸棱制作简单,在刀具刃磨时即可完成。其中抗颤振加工方法,依据经验方程和刀具结构参数,对加工参数和刀具轴线方向进行控制,能够有效抑制颤振的发生。工艺方法简单有效,具备工程化应用条件。

    激光焊接机、焊接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09352173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811458117.9

    申请日:2018-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焊接机、焊接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采用常规光路的激光焊接头,配合采用倾斜的焊接姿态,不仅简化了光路系统从而降低设备成本,还提高了激光焊接系统对产品的适应能力;尤其是当格栅舵面的网格尺寸较小时,激光束的焦距受到限制,激光焊接头无法伸进格栅网格内部的问题,明显提高格栅舵面拆卸的便捷性。通过设计凸模和凹模装夹装置,在焊接装夹时很好的适应了弧面格栅舵面的轮廓结构特点,实现了良好的贴胎装配和稳定装夹。通过设计舵骨孔定位机构,采用一个高精度的长棒穿过2个立柱和2个舵骨孔,保证初始装配时,舵骨孔的同轴度;同时配合采用预留适当加工余量的方案,确保产品制造精度。

    铆接舱体激光引导装配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60235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431460.5

    申请日:2020-0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铆接舱体激光引导装配系统及方法,包括:旋转机构1、升降机构2、激光投影仪3和控制台4;所述旋转机构1承载、定位及旋转铆接舱体;所述升降机构2对激光投影仪3的高度进行调节;所述激光投影仪3安装在升降机构2上,输出待安装产品的三维图像;所述控制台4控制旋转机构1、升降机构2以及激光投影仪3。本发明采用三维数字化激光投影定位代替人工手动测量尺寸、引基准线、划位置线进行定位,显著提高了定位精度,同时,避免了人为因素带来的错装、漏装等低层次质量问题。

    球形贮箱干燥方法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442869B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811039817.4

    申请日:2018-0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球形贮箱干燥方法,包括以下各步骤:(1)配置包含酒精和丙酮的清洗溶液,将清洗溶液灌入球形贮箱,摇晃球形贮箱后倒出清洗溶液;(2)使用白绸布包裹球形贮箱排气口,将球形贮箱放入干燥箱内烘干;(3)内窥镜检查腔内情况并拍照存档;(4)敞开球形贮箱进气口和排气口,通过进气口向球形贮箱腔内充高纯氮气;(5)湿度计检测排气口处相对湿度值,当相对湿度值10min内变化小于1%时停止充气。本发明干燥效果好、易于数据管理、检测方法简便。

    适用于火箭舱体铆接的自动钻铆执行机构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49116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792466.2

    申请日:2019-08-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火箭舱体铆接的自动钻铆执行机构与方法,包括射钉模块、插钉压铆模块、钻锪模块、切换模块以及压紧测距模块;压紧测距模块将火箭舱体压紧,钻锪模块在舱体表面完成钻孔或锪孔,同时射钉模块将铆钉注入插钉压铆模块末端,切换模块实现钻锪模块和插钉压铆模块位置交换,插钉压铆模块将铆钉插入制好的孔位中并完成铆接。本发明可实现多种型号铆钉的自动上钉及插钉过程,并对各过程进行检测,避免出现无钉和歪钉的情况,对火箭舱体形成有效保护;通过压紧测距模块对舱体位置进行测量,反馈修正制孔和锪孔的进给量,适应舱体的圆度误差。本发明代替手工钻铆操作,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并可显著提高效率。

    形位自适应自动钻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32081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140733.5

    申请日:2017-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形位自适应自动钻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移动平台包括基体以及安装在基体下端的脚轮,移动平台可在舱体及型架外侧进行全方位移动,其上集成设有数控系统、定位与导航系统、视觉传感系统、手眼与力位混合控制系统以及测量系统;所述移动机械臂固定在移动平台上端一侧,包括机械臂和末端执行器;型架包括上定位盘、下定位盘、底座、支臂轴和旋转支臂;底座下端与地基固定,上端安装有下定位盘,下定位盘通过支臂轴与上定位盘连接,旋转支臂装配在支臂轴上。本发明可以不受舱体结构形式限制,能够适应现有型架基础,完成舱体的钻孔、铆接装配工作以及质量判定,通用性高,装配柔性大。

    一种超薄不锈钢弯管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38509B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310420318.0

    申请日:2013-0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薄不锈钢弯管成形方法,步骤如下:选择空心不锈无缝钢管件作为原始坯料,通过调整芯头与管材之间间隙,来减小弯管的减薄,防止起皱;将无缝钢管套入成形模具芯棒中,调整工艺参数芯棒伸出量;安装三个模具芯头安装于芯棒上,每个芯头间距选择为4~8mm,保证芯头能灵活转动;将夹块与镶块合模,固定夹住管材,通过调整横向压力增大夹块与管材之间的摩擦力,保证管材中心与芯棒中心平行;将助推块与防皱块合模,同时滚轮旋转弯曲零件成形,助推块的助推速度与滚轮最大线速度相等;将管材弯曲至90°,随后抬起镶块、助推块,使镶块、助推块与夹块、防皱块分离,并将成形弯管从芯棒中取出。

    一种振动试验用气囊式垂直向压力自平衡辅助支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76875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25392.2

    申请日:2016-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7/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动试验用气囊式垂直向压力自平衡辅助支撑装置,包括固定支架、限位杆、固定台面、支撑滑块、垂直向振动导轮、导轮支架、垂直向支撑气囊与相应的气路与管接头。固定支架下侧与振动台支架连接,限位杆限制振动台面位移过大,固定台面上端面通过连接螺栓与振动工装连接,固定台面下端面与振动台安装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支撑滑块为垂直向振动导轮提供滑动支撑面,垂直向振动导轮限制固定台面的侧向偏移或扭转,导轮支架为垂直向振动导轮提供支撑作用,垂直向支撑气囊安装在固定台面下侧,共四个,分别布置在四角处。本发明能够同时满足对试验边界及环境有特殊要求的试验,为固定台面提供满足不同试验产品需求的承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