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梁和汽车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43505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011230348.1

    申请日:2020-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扭转梁和汽车,扭转梁包括横梁,所述横梁呈槽型,槽口位于所述横梁顶部,所述扭转梁还设有驱动部和移动部,所述驱动部能够驱动所述移动部移动至所述横梁中部的中部槽口边缘以增加所述中部槽口边缘处的厚度,或者离开所述中部槽口边缘以减小所述中部槽口边缘处的厚度。在驾驶操控模式下,可控制驱动部驱动移动部移动至中部槽口边缘,以增加中部槽口边缘的厚度,有效增加扭转梁的扭转刚度,增加侧倾刚度,提升操控品质;而在舒适驾驶模式下,可控制驱动部驱动移动部远离中部槽口边缘,从而可以减小横梁中部中部槽口边缘的厚度,有效降低扭转梁扭转刚度,继而提升舒适性。

    汽车白车身扭转刚度测试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55251B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010517239.8

    申请日:2010-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白车身扭转刚度测试系统,其包括约束子系统和加载子系统,所述约束子系统包括前悬台架和后悬台架,所述加载子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动力输出装置和加载装置。通过采用创新性的改进设计,本测试系统能够在测试过程中进行自适应调节,从而减少了应力的产生,并且通用性极佳而完全适用于不同车型的测试需要。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使用上述测试系统来进行汽车白车身扭转刚度测试的方法,采用其能非常容易、快捷地调平汽车白车身并获得理想的测试数据,它实质性地改进了白车身扭转刚度的测试方法,相比其他的现有测试方法,本发明在约束处理、载荷施加位置和方式、测试数据的采集和判断等诸多方面都实现了相当显著的创新性改进。

    车辆及其主副双纵梁连接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1703504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1910203900.9

    申请日:2019-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主副双纵梁连接机构,用于连接车辆的副车架,所述主副双纵梁连接机构包括相固定的主纵梁和副纵梁,所述主纵梁用于碰撞吸能,所述副纵梁用于连接所述副车架。本方案提供的车辆及其主副双纵梁连接机构,将连接副车架以承载重量的结构件,和碰撞吸能的部件,进行分离,分别由副纵梁和主纵梁承担,从而在结构设计上可以各取所需,满足相应的强度要求,提高结构可靠性,便于设计。

    一种载荷谱的获取方法及系统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67261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910441354.2

    申请日:2019-05-2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载荷谱的获取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载荷谱的获取方法首先获取试车场采集路谱,并根据所述试车场采集路谱获取所述试验台架的单通道时域载荷谱,然后采用雨流计数法获取载荷雨流矩阵,并根据所述载荷雨流矩阵获取损伤雨流矩阵,根据所述损伤雨流矩阵分布,提取有效载荷对及对应的循环次数,当总循环次数等于预设规定次数时,输出提取的所述有效载荷对,实现载荷谱的获取。并且所述载荷谱的获取方法的单通道时域载荷谱根据试车场采集路谱获得,实现了载荷谱的获取与试车场载荷关联的目的,从而突出了获取的载荷谱中实际载荷分布的不均匀性,降低了载荷谱与实际载荷产生的疲劳损伤的差距。

    车辆及其主副双纵梁连接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1703504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910203900.9

    申请日:2019-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主副双纵梁连接机构,用于连接车辆的副车架,所述主副双纵梁连接机构包括相固定的主纵梁和副纵梁,所述主纵梁用于碰撞吸能,所述副纵梁用于连接所述副车架。本方案提供的车辆及其主副双纵梁连接机构,将连接副车架以承载重量的结构件,和碰撞吸能的部件,进行分离,分别由副纵梁和主纵梁承担,从而在结构设计上可以各取所需,满足相应的强度要求,提高结构可靠性,便于设计。

    一种车辆安全防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109858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710491141.1

    申请日:2017-06-23

    Abstract: 一种车辆安全防护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车辆侧面的车辆与所述车辆的相对横向运动参数;其中:所述相对横向运动参数包括:相对横向速度和相对横向距离;根据所述相对横向运动参数,判断是否会发生侧碰工况;当确定会发生侧碰工况时,根据所述相对横向运动参数,计算出车身目标高度;抬升车身至所述车身目标高度。采用上述方案,可以降低在碰撞时车辆受损程度及提高对车辆乘客的保护力度。

    模拟汽车副车架脱落试验中使用的安装夹具及其模拟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55431B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310589575.7

    申请日:2013-11-20

    Abstract: 模拟汽车副车架脱落试验中使用的安装夹具及其模拟试验方法。在模拟汽车副车架脱落的试验中使用的安装夹具包括夹具底座(27)和与此连接的多个板材,其中的第二板材(22)和第四板材(24)的顶部边缘通过焊接连接着第五板材(25)和第六板材(26)。第一板材(21)和第三板材(23)以及第五板材和第六板材的顶部边缘分别随从着将进行强度试验的所述试验样件(3)的轮廓。在进行试验时启动拉伸试验台,对试验样件和安装夹具(2)施加拉伸载荷力,直到安装螺栓(4)从试验样件的脱落豁口(6)中脱落。通过调整的壁厚或脱落豁口的开口尺寸,可以得出壁厚或脱落豁口尺寸对试验样件的拉伸强度的影响。根据上述试验结果能够反馈和修改汽车副车架用的安装机构的形式和强度。

    汽车白车身弯曲刚度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55250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010517237.9

    申请日:2010-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白车身弯曲刚度测试系统,其包括约束子系统和加载子系统,所述约束子系统包括前悬台架和后悬台架,所述加载子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动力输出装置和加载装置。通过采用创新性的改进设计,本测试系统能够在测试过程中进行自适应调节,从而减少了应力的产生,并且通用性极佳而完全适用于不同车型的测试需要。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使用上述测试系统来进行汽车白车身弯曲刚度测试的方法,采用其能非常容易、快捷地调平汽车白车身并获得理想的测试数据,它实质性地改进了白车身弯曲刚度的测试方法,相比其他的现有测试方法,本发明在约束处理、载荷施加位置和方式、测试数据的采集和判断等诸多方面都实现了相当显著的创新性改进。

    翻边有限元建模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77138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110437453.7

    申请日:2011-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翻边有限元建模方法,包括对翻边的内边缘进行有限元建模,得到内边缘网格;对翻边的外边缘进行有限元建模,得到第一层外边缘网格和第二层外边缘网格;对翻边的外边缘折弯处进行有限元建模,得到折弯单元,以及对内边缘和外边缘之间的折边胶进行有限元建模,得到折边胶单元。通过本发明可以更准确地反映翻边的真实结构,并为优化改进翻边提供更可靠支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