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停车时间及通道编号的车库泊位分配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9031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89523.7

    申请日:2023-12-11

    Inventor: 张开盛 张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停车时间及通道编号的车库泊位分配系统和方法,所述车库泊位分配方法包括:获取停车场入场车辆的车辆信息以及入场时间;获取目标区域,所述目标区域为根据入场时间获取的车辆驶入泊位平均用时最短的停车区域;根据目标区域中的空位获取目标泊位;生成目标泊位的导航路径;将导航路径发送至车辆信息对应的通信终端,并记录所述入场车辆驶入目标泊位的驶入时间。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停车时间的车位分配方式,及便捷导航方法,避免了车位级导航依赖实时高精度定位及安装引导设备的情况,可大大降低智慧停车库建设成本。

    有轨电车交叉口待行区组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47302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1910341991.2

    申请日:2019-0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有轨电车交叉口待行区组织方法,交汇于所述交叉口的东、南、西和北四条道路的中央均设有两条方向相反的有轨电车轨道(1),且所述有轨电车单向占用路宽为4m;步骤如下:首先计算机动车道(2)边线C1与有轨电车轨道(1)圆弧C2之间的最短距离ΔD;然后,根据ΔD的数值确定所述交叉口的类型,若ΔD≥5.75m,则所述交叉口为宽敞型交叉口;若否,则所述交叉口为局促型交叉口;最后根据所述交叉口的类型分别采取不同的交叉口通行策略。本发明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通行效率,增加有轨电车和机动车共用交叉口的使用效率。

    有轨电车与公交共线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02705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811194091.1

    申请日:2018-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有轨电车与公交共线控制方法,以半封闭路权形式运行;首先,采集包括采集有轨电车及其共线运营的公交的交通供给、交通需求、信号控制方案和有轨及接入公交特性的数据;然后判断有轨电车与公交之间是否能进行共线运营,若是,则表示所述有轨电车与所述公交之间满足共线运营要求;若否,则表示有轨电车与公交之间不能进行共线运营,有轨电车为独立路权;根据共线运营的公交与有轨电车的通行相位采用不同方程组计算接入公交的通行时间窗,最后计算可进入接入公交数量。本发明的应用,在有轨电车速度、准点率与轨道使用效率、接驳公交服务水平之间找到平衡点,在提高有轨电车车道利用率的同时不影响有轨电车运行的效率及安全性。

    基于有轨电车主动运行控制系统的交叉口通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51656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610890925.7

    申请日:2016-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轨电车主动运行控制系统的交叉口通行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处理模块、发布模块;控制方法的步骤如下:引导开始,籍由车辆运行数据判断有轨电车是否进入控制区域;籍由车辆运行数据、信号配时数据、道路数据判断有轨电车行驶至下游交叉口的信号状态;根据前一步骤的结果修正计算有轨电车的合理车速;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满足条件;籍由发布模块将计算结果发送到相应的有轨电车,调整车速;控制有轨电车通过交叉口。本发明通过车载显示终端实时为驾驶员提供动态优化后的车速提示信息,在保证不对道路其他社会车辆产生影响的前提下,实现有轨电车“绿波”通过交叉口。

    有轨电车与公交共线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02705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1194091.1

    申请日:2018-10-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8G1/07 G08G1/0104 G08G1/20 H04W4/027 H04W4/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有轨电车与公交共线控制方法,以半封闭路权形式运行;首先,采集包括采集有轨电车及其共线运营的公交的交通供给、交通需求、信号控制方案和有轨及接入公交特性的数据;然后判断有轨电车与公交之间是否能进行共线运营,若是,则表示所述有轨电车与所述公交之间满足共线运营要求;若否,则表示有轨电车与公交之间不能进行共线运营,有轨电车为独立路权;根据共线运营的公交与有轨电车的通行相位采用不同方程组计算接入公交的通行时间窗,最后计算可进入接入公交数量。本发明的应用,在有轨电车速度、准点率与轨道使用效率、接驳公交服务水平之间找到平衡点,在提高有轨电车车道利用率的同时不影响有轨电车运行的效率及安全性。

    视觉障碍者安全过街辅助联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87729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13070.4

    申请日:2024-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视觉障碍者安全过街辅助联动装置,过街提示杆的下端与上街沿的盲道衔接,侧面从下向上依次设有下端激光感应灯、震动提示按钮、语音播报音响、交通信号灯和上端感应警示灯组;震动提示按钮表面设有盲文地图,内部设有震动感应模块,通过震动感应模块向视觉障碍者过街提供震动提示;语音播报音响用于在震动提示按钮被按压后播报过街人行横道的信号灯状态;上端感应警示灯组内置光敏感模块、红外线感应和上端照明感应灯,白天或者视线良好,而且无人按压震动提示按钮时,保持关闭模式,在震动提示按钮被按压、亮度不够,或者视线不佳时,发出提示灯光。本发明能大幅提高视觉障碍者过街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同时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绿色植物护柱
    7.
    发明公开
    绿色植物护柱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3832889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213725.5

    申请日:2021-10-19

    Inventor: 张玉 张开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植物护柱,包括多个护柱,多个所述护柱通过连接杆相连接;单个所述护柱包括种植箱体、爬藤杆、护板和排水口,所述爬藤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种植箱体的内部,所述爬藤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种植箱体的外部,所述护板设置在所述种植箱体的顶部,所述种植箱体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排水口。本发明满足车阻石、人行护柱/护栏的功能需求,为街道增添了亮点,绿色生态,充满生机。

    地铁车站与道路高架桥梁合建的断面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118990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016812.0

    申请日:2020-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车站与道路高架桥梁合建的断面结构,至少包括道路高架梁体、道路高架桥墩、轨交车站与道路高架共用围护结构、轨交车站与道路高架承台共用结构体、道路高架与轨交车站共用桩基和地面道路,其中。本发明通过轨交车站与道路高架共用围护结构和轨交车站与道路高架承台共用结构体将轨道交通地下车站与道路高架合建布置,道路高架和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均可布置在道路中间,高架与地下结构的投影面净宽仅需30m,道路宽度40m以上即有条件布置,占地小、工程费用低。特别适用于红线较窄的道路上布置,还可避免大面积拆迁地面建筑物,降低工程实施困难。

    有轨电车交叉口待行区组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47302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341991.2

    申请日:2019-0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有轨电车交叉口待行区组织方法,交汇于所述交叉口的东、南、西和北四条道路的中央均设有两条方向相反的有轨电车轨道(1),且所述有轨电车单向占用路宽为4m;步骤如下:首先计算机动车道(2)边线C1与有轨电车轨道(1)圆弧C2之间的最短距离ΔD;然后,根据ΔD的数值确定所述交叉口的类型,若ΔD≥5.75m,则所述交叉口为宽敞型交叉口;若否,则所述交叉口为局促型交叉口;最后根据所述交叉口的类型分别采取不同的交叉口通行策略。本发明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通行效率,增加有轨电车和机动车共用交叉口的使用效率。

    可双向行驶的有轨电车单向车道结构及其设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53757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1052277.9

    申请日:2017-1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C1/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双向行驶的有轨电车单向车道结构,包括有轨电车单向车道,有轨电车单向车道的近路边一侧设有多个会车道,每个会车道之间相隔一定距离,会车道用于有轨电车驶入等待错车通行。本发明还公开了可双向行驶的有轨电车单向车道结构的设置方法。本发明能在道路宽度狭窄的情况下,尽量减少道路拓宽的范围,使有轨电车在单向车道内实现双向通行,有效增加有轨电车的运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并且建设成本低,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又能够最大限度保持老城区风貌,既经济、环保,又能提高交通效率,还能保持城市景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