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07098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0859539.6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体生物电信号测量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适应调节的功能性电刺激康复训练方法和装置,自适应调节的功能性电刺激康复训练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关节参数和目标角度;构建世界坐标系,世界坐标系的原点表示为一关节末端;构建动态坐标系,动态坐标系的原点表示为关节末端,动态坐标系的由世界坐标系或前一动态坐标系沿坐标轴平移得到,关节旋转中心作为动态坐标系中的静止点;计算动态坐标系中的静止点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坐标;通过静止点构建向量,计算向量夹角;通过计算目标角度和实际转动角度的差值,通过控制算法利用差值计算关节进一步转动所需的电刺激强度;输出电刺激。本发明具有能够使得患者更好地参与治疗,提升康复效果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00115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59913.1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A61J3/00 , B26F1/14 , B26F1/44 , B26F1/02 , B26F1/40 , B65B47/02 , B65B47/04 , B65B9/04 , B65B51/14 , B65B61/06 , B65B65/00 , B65B6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下模循环运动的热塑包衣连续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采用链式结构或者轨道结构牵引包衣膜放卷运动到各个工位上,在该链式结构和轨道上均匀布满相同的下模具,下模具带动加热后包衣膜依次进入到泡罩成型、打孔、热封、裁切各个工位上与不同的上模具配合实现药片热塑包衣。本发明可以不用将整卷膜裁切成膜片从而减少加工工序;无需泡罩成型后包衣膜泡罩精准进入下模具泡罩的动作,采用包衣膜与下模具同步运动,通过上下模具的对准从而能够实现热封和裁切的连续生产过程。该装置适用于加热时延展性好的包衣膜对药片贴体包衣。整体膜运动相对于裁切后的膜片运动简单,因此装置工序简单,可靠性高,能够提高连续生产的成品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78791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45509.7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康复训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功能性电刺激的神经肌肉协同康复训练方法及装置。训练方法包括S1、设置关节的训练参数;S2、生成玩家角色、向导角色、移动目标角色,将该向导角色的纵坐标位置转换成关节运动的目标角度;S3、进行神经康复训练:玩家角色、向导角色刺激视觉神经反馈至大脑神经,发出运动指令给肌肉;S4、进行肌肉康复训练,肌肉基于运动指令和功能性电刺激下收缩产生关节运动S5、基于关节实际运动角度,实时更新玩家角色位置,返回S3,直至关节运动大于目标角度。训练装置用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从神经到肌肉整个运动闭环回路的协同康复训练。本发明提高了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神经肌肉协同康复训练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624724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211354330.1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上肢康复训练系统,涉及医疗康复领域,包括:上肢运动数据采集模块、目标模式选择模块、运动姿态生成模块和运动姿态显示模块;目标模式选择模块用于从多个预设的上肢示教动作模式中选择一个上肢示教动作模式作为目标模式;上肢运动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训练人员的上肢运动数据,并将采集的上肢运动数据发送到运动姿态生成模块;运动姿态生成模块用于根据上肢运动数据生成训练人员的运动姿态;运动姿态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目标模式对应的上肢示教动作,运动姿态显示模块还用于根据训练人员的运动姿态虚拟显示训练人员的上肢动作,并同步显示目标模式对应的上肢示教动作。本发明降低了康复训练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80709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59539.6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体生物电信号测量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适应调节的功能性电刺激康复训练方法和装置,自适应调节的功能性电刺激康复训练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关节参数和目标角度;构建世界坐标系,世界坐标系的原点表示为一关节末端;构建动态坐标系,动态坐标系的原点表示为关节末端,动态坐标系的由世界坐标系或前一动态坐标系沿坐标轴平移得到,关节旋转中心作为动态坐标系中的静止点;计算动态坐标系中的静止点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坐标;通过静止点构建向量,计算向量夹角;通过计算目标角度和实际转动角度的差值,通过控制算法利用差值计算关节进一步转动所需的电刺激强度;输出电刺激。本发明具有能够使得患者更好地参与治疗,提升康复效果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91965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392799.4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缓控释片剂的连续包衣装置,在机架上、沿包衣传送方向设置有模孔成型机构、下料机构、热封机构、打孔机构、拨动机构以及冲孔机构,膜孔成型机构用于在下包衣上进行容纳缓控释片的膜孔成型,下料机构用于将各个缓控释片平铺进入对应的膜孔里;热封机构、打孔机构和冲孔机构分别用于利用上包衣、下包衣实现对缓控释片塑封、对塑封好的缓控释片打孔以及将其从包衣中冲切下来,冲孔机构采用冲压式结构,沿冲压方向自上而下设置有对中机构、修边机构,对中机构用于将包衣中的缓控释片收拢至下模板中膜孔里,修边机构用于将冲压下来的缓控释片进行修边处理;拨动机构采用间歇式运动结构,实现上包衣、下包衣共同沿包衣传送方向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15120230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550368.X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肢关节活动能力评估系统及方法,包括:模块M1:通过在人体上肢的多个位置处安装的惯导传感器,采集多个位置处的运动数据;模块M2:对运动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多个位置处的姿态数据;模块M3:根据姿态数据进行上肢关节活动能力评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精确建立的评估对象的上臂旋转运动模型,也可以应用于运动机能评估移动应用程序的开发,使用户可以利用手机或者电脑自行分析身体运动机能,及早的发现自身问题,及时去医院进行专业诊治。
-
公开(公告)号:CN11944648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20078.9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江西省胸科医院(江西省第三人民医院)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G16H50/20 , G16H50/30 , G06V10/77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支气管结核辅助确定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涉及支气管结核辅助诊断领域,包括:构建图像样本数据集;构建融入多头自注意力的支气管结核诊断模型,包括:第一残差模组、第二残差模组、第三残差模组以及第四残差模组;第一残差模组包括多个普通残差块;第二残差组包括一个虚线残差块和多个普通残差块;第三残差模组包括:一个虚线残差块、多个普通残差块和一个带多头自注意力机制的残差块;第四残差模组包括:一个虚线残差块、一个普通残差块和一个带多头自注意力机制的残差块;对融入多头自注意力的支气管结核诊断模型进行训练,基于该训练好的模型得到支气管结核的分型。本申请能够大大提升支气管结核的诊断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13154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58052.4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6V10/82 , G06V10/764 , G16H50/20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T7/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支气管结核分型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涉及人工智能辅助诊断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数据集;所述数据集为支气管内镜下的图像样本;构建支气管结核诊断模型;所述支气管结核诊断模型为基于ResNet34框架并融入多头自注意力和深度可分离卷积的支气管结核诊断模型;基于所述数据集对所述支气管结核诊断模型进行训练;将用户在支气管镜下的图像输入至训练好的支气管结核诊断模型中,得到支气管结核的分型,本申请可通过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实现支气管结核的智能诊断,能够有效减少支气管结核的误诊和漏诊。
-
公开(公告)号:CN11899058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378663.7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机械臂端快速更换末端工具系统,包括识别定位系统,是基于工控机来检测工具位置和障碍物位置,并控制机械臂末端绕过障碍物移动到工具所在位置上方;快换电路系统,基于STM32主控面板控制快换装置的开关,通过电机驱动模块控制无刷电机,使用磁编码器和电流采样模块检测电机状态;快换机械结构,采用模块化设计,在快换机械结构两端分别连接快换连接机械臂端和快换连接工具端,实现快换连接;各个功能部件模块化,根据实际工作需求进行模块化组装,提升移动协作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和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