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视觉的远近距引导无人机自主降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6038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671111.4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视觉的远近距引导无人机自主降落方法,包括:预先采集无人车图像数据集,结合yolov5神经网络,训练得到无人车检测模型;无人机在降落过程中按照设定时间间隔采集获取无人机下方区域图像,并输入至无人车检测模型进行识别检测;若识别出存在无人车,则进一步确定出无人车的位置信息、由控制模块输出远距离引导控制指令使无人机飞行至无人车上方设定距离位置;无人机采集靶标图像,并识别定位出靶标的位置信息、由控制模块输出近距离引导控制指令使无人机降落至无人车平台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仅通过设计新的靶标来提高定位识别准确性,同时通过设计远近距引导来延长降落引导有效距离,进而提高无人机自主降落的精准性。

    基于位姿预测和轨迹优化的无人机引导降落方法及无人机

    公开(公告)号:CN116627154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0681898.2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位姿预测和轨迹优化的无人机引导降落方法及无人机,所述方法在近距离降落过程的具体步骤如下:当无人机在中距离跟踪过程中着降角度达到降落阈值,进入预着降状态;获取当前目标降落物的运动状态,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预测目标降落物运动状态;将预测的目标降落物的运动过程与设定的偏航运动角比较,判断目标降落物的运动状态是否稳定以及无人机是否进入着降状态;进入着降状态后,保持着降角度不变进行着降,根据当前的姿态和动力学结构构建初始降落轨迹;通过贝塞尔曲线优化初始降落曲线,找到最优降落轨迹;无人机基于最优降落轨迹降落到目标降落物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升了多旋翼无人机在视觉引导降落上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基于位姿预测和轨迹优化的无人机引导降落方法及无人机

    公开(公告)号:CN11662715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81898.2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位姿预测和轨迹优化的无人机引导降落方法及无人机,所述方法在近距离降落过程的具体步骤如下:当无人机在中距离跟踪过程中着降角度达到降落阈值,进入预着降状态;获取当前目标降落物的运动状态,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预测目标降落物运动状态;将预测的目标降落物的运动过程与设定的偏航运动角比较,判断目标降落物的运动状态是否稳定以及无人机是否进入着降状态;进入着降状态后,保持着降角度不变进行着降,根据当前的姿态和动力学结构构建初始降落轨迹;通过贝塞尔曲线优化初始降落曲线,找到最优降落轨迹;无人机基于最优降落轨迹降落到目标降落物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升了多旋翼无人机在视觉引导降落上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局部路径规划方法、装置、四轮差速机器人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46541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37383.8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局部路径规划方法、装置、四轮差速机器人及存储介质。通过该规划方法对四轮差速机器人进行局部路径规划,步骤包括:基于四轮差速底盘运动学模型,建立约束方程;构建改进TEB算法模型,所述改进TEB算法模型设置有速度和角速度的联合约束以及相邻位姿时间间隔的限制;基于g2o图优化框架,求解改进TEB算法模型;设定改进TEB算法模型参数,进行局部路径规划。本发明能够解决传统TEB算法进行局部路径规划时存在稳定性不高的问题,使局部路径更为平滑,更有利于机器人进行路径跟踪。

    一种水下软体蛇形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3386929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110496589.9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喷射和蜿蜒两种推进方式的水下软体蛇形机器人。其由头部、喷射段、蜿蜒控制段、蜿蜒段及尾部组成。头部对机器人外部环境进行感知,喷射段为机器人提供喷射推进动力,蜿蜒控制段对蜿蜒段的蜿蜒运动进行控制,蜿蜒段为机器人提供蜿蜒推进动力,尾部提供电力补充并传输感知与控制信号。本发明的水下软体蛇形机器人的形状和柔性特性使本发明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地形适应能力,喷射推进与蜿蜒推进相互耦合作用的新型推进方式使本发明具有较高的移动速度,拓展了水下机器人的水下作业能力,可运用海洋矿产勘探、海底管线维护、海洋生物勘探等领域。

    一种水下软体蛇形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3386929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496589.9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喷射和蜿蜒两种推进方式的水下软体蛇形机器人。其由头部、喷射段、蜿蜒控制段、蜿蜒段及尾部组成。头部对机器人外部环境进行感知,喷射段为机器人提供喷射推进动力,蜿蜒控制段对蜿蜒段的蜿蜒运动进行控制,蜿蜒段为机器人提供蜿蜒推进动力,尾部提供电力补充并传输感知与控制信号。本发明的水下软体蛇形机器人的形状和柔性特性使本发明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地形适应能力,喷射推进与蜿蜒推进相互耦合作用的新型推进方式使本发明具有较高的移动速度,拓展了水下机器人的水下作业能力,可运用海洋矿产勘探、海底管线维护、海洋生物勘探等领域。

    一种芯轴可翻转式回转工作台

    公开(公告)号:CN205437721U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20187560.7

    申请日:2016-03-1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nventor: 陈冬兴 胡博 张超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芯轴可翻转式回转工作台。它包括芯轴、转动圆盘、台面板、机架、电动机、齿轮减速器、凸轮分度器、齿轮传动轴组成。该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在回转工作台转动时芯轴能够自动翻转。依靠凸轮机构,回转工作台可以实现在其转动的过程中,芯轴自动翻转,以实现不同工位对于芯轴翻转方向的不同要求。此实用新型可应用于瓶盖压装等自动化生产线中,可提高整体压装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