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自适应观测器的电网系统中最优隐蔽攻击检测方法、装置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52004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65961.7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自适应观测器的电网系统中最优隐蔽攻击检测方法、装置及介质,用于检测基于直流微电网系统中自适应未知输入观测器的脆弱性进行的最优隐蔽攻击,对于具有ZIP负载的直流微电网系统,建立分布式发电单元的动力学模型;为每个分布式发电单元部署自适应未知输入观测器与自适应的分布式观测器,监测其与邻居分布式发电单元解耦时的状态;自适应分布式观测器接受邻居自适应未知输入观测器的输出并预测分布式发电单元的输出;基于系统实际输出与通过自适应未知输入观测器和自适应分布式观测器所估计系统输出之间的检测残差,判断分布式发电单元是否遭受攻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效提升直流微电网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一种金融业风险预警的集群存储与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17661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1810360450.X

    申请日:2018-0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融业风险预警的集群存储与分析方法,步骤如下:当个人或企业征信数据传送到集群系统分析模块时,分析模块对数据进行统一分析、提取风险因素,通过集群分析模块设定的分析方法,得出征信结果,推送至前台进行最终认定,并将征信结果发送至集群存储模块中,生成历史信息。当发送相同评级的征信数据时,数据分析模块则不需对新发送的征信数据进行分析即可通过存储模块中历史征信信息快速得出征信结果,有效提高征信效率。本发明是一种将集群存储、集群分析集成为一体的风险预警处理方法。能够快速处理亿级数据,并提供全方位分析,快速得出最终分析结果。

    一种无人艇航迹跟踪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64432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1910999622.2

    申请日:2019-10-2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人艇航迹跟踪系统及方法。所述跟踪系统包括全球定位系统、航姿测量仪、总线工业电脑、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电机驱动器;通过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无人艇的位置信息,通过航姿测量仪测量无人艇的航向及航姿信息;通过总线工业电脑根据无人艇跟踪的目标航迹、所述位置信息和航向及航姿信息采用反推控制算法生成航迹跟踪指令,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根据所述航迹跟踪指令产生电机差速控制指令;通过电机驱动器根据所述电机差速控制指令控制左驱动电机和右驱动电机转动,调整无人艇航向,以进行目标航迹的跟踪。本发明实现了自动调整无人艇航向,进行无人艇航迹的自动跟踪,减小无人艇航迹的偏离。

    求解矩阵制造车间多自动轨道小车上料调度问题的人工蜂群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49876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0881510.X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求解矩阵制造车间多自动轨道小车上料调度问题的人工蜂群算法。在矩阵制造车间中,中心控制系统调度多辆自动轨道小车来给数控机床所在的单元上料。多辆自动轨道小车的合理优化调度能够为制造企业节约成本,并提高制造车间的生产效率。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有效的人工蜂群算法,算法设计主要体现在:提出一种新的解的表示方法,用改进的最近邻启发式算法来生成一个优质初始解,设计5个邻域算子来提高算法的探索与开发能力,以及提出一个能够替换多次未进化解的基于随机插入的局部搜索方法。实验证明:与企业现行方法以及相似问题的解决方法相比,本发明提出的算法能够得到一个更为优秀的多自动轨道小车上料调度解决方案。

    辣根过氧化酶修饰电极测定酚类化合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28865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010561456.7

    申请日:2010-11-2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铝纳米粒子/壳聚糖/辣根过氧化酶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测定酚类化合物的方法,属电化学分析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要点是将一定量的氧化铝纳米粒子/壳聚糖/辣根过氧化酶混合液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得到修饰的玻碳电极,它相当于一种电流型生物传感器;并利用该氧化铝纳米粒子/壳聚糖/辣根过氧化酶复合膜修饰的玻碳电极对酚类化合物进行电化学的定量测定。本发明测定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稳定等特点。

    一种网络环境下的水面无人艇运动控制系统故障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7865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43868.9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网络环境下的水面无人艇运动控制系统故障检测方法,属于水面无人艇运动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领域。包括:将水面无人艇运动控制系统建模为一类非线性系统模型,其中通过增量二次约束刻画非线性函数,如此能够表征为更广义的非线性。在引入事件触发机制的情况下建立非线性故障检测观测器以生成残差信号。通过使用包含多维时滞相关李雅普诺夫矩阵的李雅普诺夫函数,证明所建立的非线性故障检测观测器能够保证非线性故障检测系统的期望性能。本发明利用包含多项式李雅普诺夫矩阵的李雅普诺夫函数建立的更为广义非线性系统的事件触发故障检测方案,能够退化到采用常值李雅普诺夫矩阵的李雅普诺夫函数方法建立的故障检测结果。

    网络化模糊互联大系统的事件触发静态输出反馈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5996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43272.9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网络化模糊互联大系统的控制领域,公开一种网络化模糊互联大系统的事件触发静态输出反馈控制方法,包括:将一类实际非线性系统建模为分段T‑S模糊互联大系统模型,并设计分段模糊静态输出反馈控制器,给出控制器设计条件。设计新的分段事件触发机制,其中事件触发规则遵循互联大系统模型的输出变量所在的不同空间区域信息,研究分散式分段事件触发模糊控制方案。本发明给出了一种新的分散式分段事件触发控制方案,所提方法实现了事件触发机制和控制器分开设计的目的,并且所提出的分段事件触发机制能够有效节约通信资源。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本发明技术方法的有效性。

    无人艇可重构容错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26751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210048926.2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艇可重构容错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无人艇浪涌、摇摆、偏航通道的位置/角度和速度/角速度的动态参数;获取无人艇二阶动态输入方程存在的执行器幅值和速率的故障参数;根据动态参数,基于单参数自适应故障辨识,进行无人艇可重构容错控制;通过无人艇可重构容错控制,使得故障参数的误差具有有界性;以及通过无人艇可重构容错控制,使得无人艇跟踪误差信号具有有限时间收敛性。

    考虑拒绝服务攻击的电力系统负荷频率事件触发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45920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15344.7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拒绝服务攻击的电力系统负荷频率事件触发控制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造电力系统对应的负荷频率控制系统的第一状态空间方程;S2、跟随系统输出性能的双向调整触发阈值的自适应事件触发控制方案,S3、基于第一状态空间方程和自适应事件触发控制方案,建立考虑传输延时的互联电网对应的频率控制系统的第二状态空间方程;S4、根据第二状态空间方程确定随机DoS攻击下场景切换过程;S5、建立事件触发控制参数的设计准则,并按照事件触发控制参数更新准则更新事件触发控制参数,以进行负荷频率的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灵活调整触发阈值,保证系统灵敏度等优点。

    风浪干扰作用下的无人艇航向保持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14547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1811578627.X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风浪干扰作用下的无人艇航向保持装置和方法。本装置包括船载罗经、航向偏差分析器、航向控制器、舵机、舵、风浪检测装置、风浪扰动分析装置和等效舵角转换器。船载罗经实时提供无人艇的航向信息;航向偏差分析器计算期望航向角与实际航向角之间的偏差并传送至航向控制器;航向控制器根据航向角偏差信息生成主舵角指令并传输至舵机,由舵机控制转舵并相应地调整航向。本发明可快速有效地降低风、浪干扰对无人艇航向控制过程的负面影响,从而缩短航程、节省航行时间和燃料消耗,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