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2143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39305.5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29C64/106 , B29C64/209 , B29C64/20 , B29C64/393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5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3D打印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气动原位修复生物3D打印枪及打印设备和控制方法,包括铰接相连的底座和打印枪头;打印枪头内部设有针筒槽、换热组件、微控制器和传感器;针筒槽前端设有贯通打印枪头的打印口,针筒设置于针筒槽内且前端伸入打印口中;换热组件嵌设于打印枪头内;传感器包括气压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贴合针筒槽内壁设置;微控制器与换热组件和传感器电气连接;底座内设有活塞,活塞的一端通过设于底座内的进气通道与外部供气设备相连,另一端连接至针筒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生物3D打印在打印速度、标准化方面的不足,实现了标准化、自动化控制打印枪的打印量、打印速度和打印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01503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949076.2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具,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握拳康复训练功能的可调肩关节外展固定支具,包括腰部支撑结构和臂部支撑结构;腰部支撑结构包括腰托板和腰部支撑架,腰部支撑架活动连接于腰托板上;臂部支撑结构包括上臂支撑组件和前臂支撑组件,前臂支撑组件活动连接于上臂支撑组件末端;上臂支撑组件与腰部支撑架活动连接;还包括康复训练结构,包括康复弹力球、振动发生器和控制组件;康复弹力球连接于前臂支撑组件末端,振动发生器设于前臂支撑组件,控制组件埋设于前臂支撑组件并与振动发生器电气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去除支具后仍需要持续一定时间的恢复训练的问题。本方案实现在不影响臂部恢复的情况下,对肌肉进行锻炼,保证康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64270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01053.3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学追踪系统的机械臂坐标转换标定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安装光学追踪系统,在待标定机械臂的基座上固定光学标定板;调整待标定机械臂的关节到标准零位;通过红外光学探针在垂直于基座法兰盘的多个方向采样样本点;基于空间圆方程,进行圆心计算,确定基座的坐标轴;确定基座轴上的相交点以及机械臂的基座中心点;根据基座中心点以及基座的X轴和Y轴,计算出基座的空间坐标变换矩阵;用于基于光学标定板的位置,将机械臂基座实时变换到光学追踪系统的坐标系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传统方法中的操作复杂、计算量大、环境影响大等问题,显著简化机械臂的定位工作量,提升了机械臂的工作效率和操作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6410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07883.7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消毒垃圾桶,包括桶体和桶盖,还包括桶盖铰链、驱动电机和控制板,桶盖通过桶盖铰链连接桶体,桶盖铰链受驱动电机驱动,桶盖上设有红外传感器,桶体上设有摄像头,医疗消毒垃圾桶的桶内设有紫外杀菌灯管和干雾消毒器,红外传感器、摄像头、紫外杀菌灯管和干雾消毒器均连接控制板;控制板通过红外传感器和摄像头获取外界的开桶感应信息,从而控制驱动电机动作,转动桶盖铰链以打开桶盖;通过驱动紫外杀菌灯管和干雾消毒器开启,对桶体内进行自动消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在不接触桶盖的情况下自动感应控制桶盖打开,且杀菌消毒效果好,能实现自主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910657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0977337.1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脊柱侧弯矫形器轻量化结构优化方法,包括:扫描获取患者的CT数据和体表点云数据;根据CT数据提取出骨骼的三维模型,并结合体表点云数据构建初步的脊柱侧弯矫形器模型;对骨骼的三维模型进行面网格划分,与矫形器模型装配,得到躯干‑矫形器模型;对躯干‑矫形器模型进行体网格划分,导出为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有限元静力学分析;将矫形器模型输入拓扑优化软件中,并将有限元静力学分析结果映射到模型内表面,进行拓扑优化;将被优化的区域设置为镂空结构,并进行整体结构优化后,得到轻量化的矫形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实现了轻量化设计、降低了结构成本且保证了结构强度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317918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744132.5
申请日:2021-07-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压力监测3D打印脊柱侧弯矫形器,包括: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上分别设有一或多个内侧凹槽;所述第二本体上设有前侧凹槽;所述内侧凹槽内填充有气囊,所述气囊上凹陷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上设有接触患者皮肤的压力垫;所述气囊通过气管连接有可充气与放气的充气泵,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连接线连接设于所述前侧凹槽内的单片机。本申请所述的脊柱侧弯矫形器依据3D扫描进行设计并3D打印制作完成,可实现镂空、凹槽、修剪及导管等结构设计,解决了传统矫形器不透气、不美观、废材料的问题,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通过连接绳连接,使矫形器本体有了更大的开合角度,方便患者穿脱及绑带增压。
-
公开(公告)号:CN113303958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737433.5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弹簧式铰链的3D打印足下垂矫形器,基于弹簧式铰链的3D打印足下垂矫形器,包括:小腿部件,足踝部件,弹簧铰链,连接小腿部件与足踝部件;其中,弹簧铰链中设有平面涡卷弹簧,以用于保持踝关节具有一定活动度的同时,阻止患者因足下垂引起的足踝部件位移。本申请根据患者小腿和足踝的形态个性化定制矫形器,误差小,皮肤贴合度好,患者体验感高;通过铰链将小腿部与足踝部固定在一起,通过平面涡卷弹簧为静力性铰链提供动力,使关节保持一个固定的位置,从而可保持踝关节的活动度,也可以矫正足下垂,不会对行走造成影响,还可放于正常的鞋内,不会对行走造成影响,可达到动态矫正,方便舒适,矫形效果显著,成功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10657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0977332.9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有限元弹簧的软组织形变模拟方法,包括:基于待模拟软组织的结构参数,构建软组织弹簧模型,该软组织弹簧模型包括用以维持结构的结构弹簧、用以防止软组织过渡弯曲的弯曲弹簧、以及用以模拟剪切特性的剪切弹簧;在结构弹簧的两端之间添加阻尼器,各个阻尼器分别与对应的结构弹簧并联;基于构建的软组织弹簧模型,利用软组织有限元参数计算弹簧的弹性系数和阻尼器的阻尼系数,并采用分段函数来描述软组织的应力应变关系;基于构建的软组织弹簧模型,模拟软组织的形变过程,确定软组织弹簧模型质点在形变过程中的位置坐标,实现软组织形变模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结合了有限元方法的真实性和弹簧模拟的实时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65343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211066714.3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调式3D打印肘内翻矫形装置、3D打印方法、终端及介质,包括:转动连接单元、矫形施力单元、3D打印的大臂托及3D打印的小臂托;大臂托用于承托并固定患者大臂;小臂托用于承托并固定患者小臂;转动连接单元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所述矫形施力单元,以通过所述矫形施力单元分别连接所述大臂托和小臂托;所述矫形施力单元受外力后转动以调节所述大臂托与小臂托之间的角度。本发明根据患者肘内翻严重程度可随时且精准地进行调节并固定;装备有弹簧发条部件,具有一定的阻力,可进行轻微抗阻运动,预防关节囊挛缩、粘连及关节僵硬,并减缓长期限位固定造成的肌张力下降等问题;3D打印技术制作,具有轻便透气,极大地提高了患者佩戴的依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6272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39304.0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A61F5/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康复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肩关节外展角度可调的固定支具,包括通过调节旋钮连接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包括腰部支撑架和腰托板;腰托板上设有伸缩限位器并滑动设置有限位块;腰部支撑架连接于限位块上;第二支撑部包括腋下支撑板、肘部支撑架、前臂支撑架、前臂托板和上臂托板;腋下支撑板设有一对;肘部支撑架设有一对,且肘部支撑架与腋下支撑板活动连接;肘部支撑架远离腋下支撑板的一端相交,且相交处还通过调节旋钮与前臂支撑架活动连接;前臂托板连接于前臂支撑架上,上臂托板连接于腋下支撑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肩关节外展固定支具存在受力集中、透气性差、稳定性差、笨重繁琐等缺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