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17731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729494.X
申请日:2019-08-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灌注式生物反应器,至少包括:培养腔,所述培养腔内设有生物支架;循环泵,与所述培养腔连通;供给腔,分别与所述培养腔和循环泵连通,所述供给腔用于盛放培养基,所述供给腔与外界连通;导管,所述导管包括第一导管、第二导管、第三导管和第四导管;当所述供给腔盛有培养基时,所述第二导管在供给腔内的一端位于培养基的液面下方,所述第四导管在供给腔内的一端位于培养基的液面上方。本发明的灌注式生物反应器可以在器官和组织体外构建过程中尽量模拟体内微环境,保证细胞的营养物质供应和排泄物的排出,反应器内为无菌环境,稳定,细胞生长和活力旺盛,降低了培养周期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317731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1910729494.X
申请日:2019-08-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灌注式生物反应器,至少包括:培养腔,所述培养腔内设有生物支架;循环泵,与所述培养腔连通;供给腔,分别与所述培养腔和循环泵连通,所述供给腔用于盛放培养基,所述供给腔与外界连通;导管,所述导管包括第一导管、第二导管、第三导管和第四导管;当所述供给腔盛有培养基时,所述第二导管在供给腔内的一端位于培养基的液面下方,所述第四导管在供给腔内的一端位于培养基的液面上方。本发明的灌注式生物反应器可以在器官和组织体外构建过程中尽量模拟体内微环境,保证细胞的营养物质供应和排泄物的排出,反应器内为无菌环境,稳定,细胞生长和活力旺盛,降低了培养周期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848150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010658556.5
申请日:2020-07-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4B35/447 , C04B35/622 , C04B35/626 , C04B35/63 , C01G3/00 , B33Y70/10 , B33Y80/00 , A61L27/12 , A61L2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一种SrCuSi4O10-Ca3(PO4)2复合生物陶瓷,所述复合生物陶瓷由原料烧结制成,所述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SrCuSi4O10,1wt%~10wt%;Ca3(PO4)2,90wt%~99wt%。一种骨支架,所述骨支架的材料为SrCuSi4O10-Ca3(PO4)2复合生物陶瓷。一种骨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使用三维打印技术将包含有Ca3(PO4)2粉末、SrCuSi4O10粉末和粘合剂的混合浆料打印成预设的骨支架外型,烧结,获得骨支架。一种骨支架用于制备骨-软骨一体化修复用产品的用途。本发明的骨支架利于重建骨‑软骨缺损,恢复软骨与软骨下骨的界面微观结构,保护软骨不发生骨关节炎的退变,在体内具有骨‑软骨一体化修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848150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658556.5
申请日:2020-07-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4B35/447 , C04B35/622 , C04B35/626 , C04B35/63 , C01G3/00 , B33Y70/10 , B33Y80/00 , A61L27/12 , A61L2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一种SrCuSi4O10-Ca3(PO4)2复合生物陶瓷,所述复合生物陶瓷由原料烧结制成,所述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SrCuSi4O10,1wt%~10wt%;Ca3(PO4)2,90wt%~99wt%。一种骨支架,所述骨支架的材料为SrCuSi4O10-Ca3(PO4)2复合生物陶瓷。一种骨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使用三维打印技术将包含有Ca3(PO4)2粉末、SrCuSi4O10粉末和粘合剂的混合浆料打印成预设的骨支架外型,烧结,获得骨支架。一种骨支架用于制备骨-软骨一体化修复用产品的用途。本发明的骨支架利于重建骨-软骨缺损,恢复软骨与软骨下骨的界面微观结构,保护软骨不发生骨关节炎的退变,在体内具有骨-软骨一体化修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759308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744939.4
申请日:2020-07-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A61B5/08 , A61B5/087 , A61B5/113 , A61B5/145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睡眠呼吸检测装置、及睡眠呼吸检测系统,包括:面罩体,其设有可拆卸松紧装置,以用于佩戴于人体口鼻处;面罩体上设有至少一个供进气出气的通气口;所述通气口上设有压电传感器,用于测量通气流量以获取睡眠呼吸检测数据;控制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通信器;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用于依据睡眠呼吸检测数据判断佩戴者是否处于呼吸暂停状态;通信器用于向外部设备传输睡眠呼吸检测数据。本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携带,适合用于检测人睡眠时的呼吸状况,数据结果可以供医院制定治疗方案时进行参考;且该装置的面罩体,采用3D打印制作,更加贴合面部,减少不适感,使用简单,佩戴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1825868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010725231.4
申请日:2020-07-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8J7/00 , C08J3/24 , C08J3/075 , B29C64/40 , A61L27/50 , A61L27/24 , A61L27/22 , A61L27/16 , C08L89/00 , C08L3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尺度血管网络体外组织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提供3D打印的牺牲模块;2)将温敏性智能水凝胶和交联水凝胶混合后在温度小于25℃下包覆所述牺牲模块,成型后去除牺牲模块,制备获得宏观尺寸血管网络体外组织;3)将步骤2)所述的宏观尺寸血管网络体外组织在温度36℃~42℃下进行培养,所述温敏性智能水凝胶收缩以及交联水凝胶交联成型后制备获得微尺寸血管网络体外组织。本发明制备过程中不涉及到极限温度或酸碱性溶液,只需在人体生理温度下利用体积收缩,即可实现宏观尺度血管网络向微观尺度血管网络的转变,制备过程和所用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439505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407012.1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预防病毒传播的医用排泄物收集袋与医用排泄物收集装置。包括:兜状的袋体;所述袋体的袋口拼接有一圈带状的封口组件;所述封口组件内部或外侧设有可收紧或松开的松紧装置;所述松紧装置通过收紧或松开以调节所述袋口大小;所述封口组件内侧贴设有一圈密封条,用于在对所述袋口聚拢收紧时密封所述袋口。本申请所述的预防病毒传播的医用排泄物收集袋能够在患者排泄的使用过程中,有效预防病毒或细菌的直接接触,并在收集到排泄物后可有效避免排泄物发酵所产气体的外泄,有效阻止了病毒或细菌的进一步传播。
-
公开(公告)号:CN113303958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737433.5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弹簧式铰链的3D打印足下垂矫形器,基于弹簧式铰链的3D打印足下垂矫形器,包括:小腿部件,足踝部件,弹簧铰链,连接小腿部件与足踝部件;其中,弹簧铰链中设有平面涡卷弹簧,以用于保持踝关节具有一定活动度的同时,阻止患者因足下垂引起的足踝部件位移。本申请根据患者小腿和足踝的形态个性化定制矫形器,误差小,皮肤贴合度好,患者体验感高;通过铰链将小腿部与足踝部固定在一起,通过平面涡卷弹簧为静力性铰链提供动力,使关节保持一个固定的位置,从而可保持踝关节的活动度,也可以矫正足下垂,不会对行走造成影响,还可放于正常的鞋内,不会对行走造成影响,可达到动态矫正,方便舒适,矫形效果显著,成功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825868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725231.4
申请日:2020-07-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8J7/00 , C08J3/24 , C08J3/075 , B29C64/40 , A61L27/50 , A61L27/24 , A61L27/22 , A61L27/16 , C08L89/00 , C08L3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尺度血管网络体外组织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提供3D打印的牺牲模块;2)将温敏性智能水凝胶和交联水凝胶混合后在温度小于25℃下包覆所述牺牲模块,成型后去除牺牲模块,制备获得宏观尺寸血管网络体外组织;3)将步骤2)所述的宏观尺寸血管网络体外组织在温度36℃~42℃下进行培养,所述温敏性智能水凝胶收缩以及交联水凝胶交联成型后制备获得微尺寸血管网络体外组织。本发明制备过程中不涉及到极限温度或酸碱性溶液,只需在人体生理温度下利用体积收缩,即可实现宏观尺度血管网络向微观尺度血管网络的转变,制备过程和所用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575568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1007399.5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3D打印的水凝胶材料、制备方法及用途,该材料包括以下组分:3%-10%明胶、2.5%-7.5%GelMA、2%-5%PEG、1-10mg/ml介孔硅纳米粒子、0.1%-0.3%的光引发剂、0.1μg/ml-1.0μg/ml生物活性组分和负载细胞,上述百分数均为质量体积百分数。本发明提供的用于3D生物打印的水凝胶材料加入了PEG,增加了水凝胶材料的力学特性;将生物活性组分负载于介孔硅纳米粒子中,可改善所述生物活性组分的持续释放,再混入所述的水凝胶材料中用于3D生物打印,使水凝胶能释放所述生物活性组分;且本发明提供的水凝胶材料具有良好的可打印性及细胞相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