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02853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180068636.4
申请日:2011-04-07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42 , B62D5/04 , B62D5/0406 , H01L23/3107 , H01L23/36 , H01L23/3737 , H01L24/34 , H01L24/37 , H01L24/40 , H01L2224/371 , H01L2224/40095 , H01L2224/40137 , H01L2224/40139 , H01L2224/40247 , H01L2224/83801 , H01L2924/07802 , H01L2924/1301 , H01L2924/13091 , H01L2924/15747 , H01L2924/181 , H02K3/522 , H02K5/08 , H02K5/225 , H02K7/1166 , H02K9/22 , H02K11/33 , H05K2201/10924 , H05K2201/10931 , H01L2924/00 , H01L2924/00012 , H01L2924/00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使电子继电器、和逆变器电路部中使用的半导体芯片等各个电子元器件的温度分布均匀、并提高散热性能的模塑模块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本发明所涉及的模塑模块以及使用了该模塑模块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中,利用模塑树脂对形成布线的多个终端和安装于各个所述终端的多个电子元器件进行模塑,多个所述终端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模塑树脂的背面露出。
-
公开(公告)号:CN102812623A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080065513.0
申请日:2010-10-22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0406 , H02K7/1166 , H02K11/33 , H02M7/5387 , H02P27/08
Abstract: 在电动机(2)的转子轴(30)的轴线上配置对电动机(2)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3)。控制装置(3)具有构成对电动机(2)的电流进行控制的三相桥电路的半导体开关元件(15)、以及抑制在电动机(2)中流过的电流的脉动成分的电容器(13),半导体开关元件(15)和电容器(13)按照三相桥电路的每个臂而成为一对,并配置成同心圆状。因此,能够降低对在电动机中流过的电流进行控制的三相桥电路的阻抗,高效吸收脉动,并且提高驱动装置的功率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557077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1910455251.1
申请日:2019-05-29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能高精度地测定放置、连接于基板的分流电阻两端的电位差、并能提高电流检测精度的半导体模块。具有焊盘(11c、11d),该焊盘(11c、11d)为基板(104c、104d)的一部分,放置、连接有分流电阻103U的电极。焊盘(11c、11d)形成有切分为主电流流动的主电路与检测分流电阻(103U)的电极的电位的控制端子(123、124)的狭缝(130、131),狭缝(130、131)的前端部延伸至分流电阻(103U)的电极附近。
-
公开(公告)号:CN107077951B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580058375.6
申请日:2015-10-20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双模扼流圈(1)包括:下部芯(4),其具有第一柱状体(5a)至第四柱状体(5d);第一上部芯(6a)及第二上部芯(6b);第一线圈(3a),在所述第一线圈中,串联连接以相互不同的方向分别卷绕在第一柱状体(5a)和第三柱状体(5c)上的两个线圈导体;以及第二线圈(3b),在所述第二线圈中,串联连接以相互不同的方向分别卷绕在第二柱状体(5b)和第四柱状体(5d)上的两个线圈导体,且第一柱状体(5a)的线圈导体与第二柱状体(5b)的线圈导体的卷绕方向相同。由此,对共模噪声及常模噪声中的任一个均具有高的减小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314437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180064783.4
申请日:2011-04-27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367 , H01L23/3107 , H01L23/49524 , H01L23/49562 , H01L23/49568 , H01L23/49575 , H01L24/29 , H01L24/37 , H01L24/40 , H01L24/83 , H01L24/84 , H01L2224/29101 , H01L2224/2929 , H01L2224/32245 , H01L2224/37011 , H01L2224/37013 , H01L2224/371 , H01L2224/3754 , H01L2224/40095 , H01L2224/40137 , H01L2224/40139 , H01L2224/40245 , H01L2224/73263 , H01L2224/8314 , H01L2224/83801 , H01L2224/8385 , H01L2224/84138 , H01L2224/84801 , H01L2924/01029 , H01L2924/014 , H01L2924/07802 , H01L2924/1305 , H01L2924/13055 , H01L2924/1306 , H01L2924/13091 , H01L2924/181 , H01L2924/351 , H01L2924/00 , H01L2924/00012 , H01L2924/0001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率半导体模块,该功率半导体模块具有:多个第1金属板,该多个第1金属板配置在同一平面上;功率半导体芯片,该功率半导体芯片装载在该第1金属板上;以及第2金属板,该第2金属板呈拱桥状,由桥框部和支撑该桥框部的脚部构成,且利用该脚部适当地焊接接合功率半导体芯片的电极之间,并适当地焊接接合功率半导体芯片的电极和第1金属板之间,该功率半导体模块由对这些构件以电气绝缘性树脂进行密封的树脂封装构成,脚部的焊接接合部利用弯曲加工形成为平面状,并且设置在比桥框部要低的位置上。
-
公开(公告)号:CN1769092A
公开(公告)日:2006-05-10
申请号:CN200510079029.4
申请日:2005-06-1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049 , B62D5/0487 , Y02T10/7258
Abstract: 利用廉价的少极数分相器和有利于小型高输功率出多极电动机组合的电动机控制装置,达到确实地检测出分相器故障的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动机控制装置有以下特征:设m、n都是自然数,在根据通过2n极的分相器检测的转子的旋转角θ来驱动2m极电动机的电动机控制装置中,上述电动机的分相器的励磁信号以与上述的转子旋转角θ相对应的sinθ和cosθ进行调制,将上述分相器的以sinθ调制的信号平方和以cosθ信号平方之相加值与规定的故障判定阈值相比较,来判定上述分相器的故障,同时在设上述加法值看作为正常值是a2时,设故障规定阈值为{a×cos((π/2)/(m/n))}2。
-
-
公开(公告)号:CN110557077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455251.1
申请日:2019-05-29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能高精度地测定放置、连接于基板的分流电阻两端的电位差、并能提高电流检测精度的半导体模块。具有焊盘(11c、11d),该焊盘(11c、11d)为基板(104c、104d)的一部分,放置、连接有分流电阻103U的电极。焊盘(11c、11d)形成有切分为主电流流动的主电路与检测分流电阻(103U)的电极的电位的控制端子(123、124)的狭缝(130、131),狭缝(130、131)的前端部延伸至分流电阻(103U)的电极附近。
-
公开(公告)号:CN106471617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480077767.2
申请日:2014-04-0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L23/28
Abstract: 通过连续地利用激光进行点照射,从而在表面实施了金属镀敷的引线框(2)设置使金属镀敷变形成鳞状而得到的鳞状部(3)。鳞状部(3)被配置在引线框(2)的任意部位,例如浇口切断痕迹(8)附近、被模塑树脂(8)密封的区域内的外周部、半导体元件(1)的周围等。利用该鳞状部(3)的锚固效果,引线框(2)与模塑树脂(8)的密接力提高,从而能够抑制模塑树脂(8)从引线框(2)剥离。
-
公开(公告)号:CN109661708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780053937.7
申请日:2017-02-23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得到一种扼流线圈,能使扼流线圈和金属元器件之间的磁场耦合充分衰减从而提高降噪效果。连接器连接线具有:沿远离线圈主体的y轴方向从绕组的线圈主体的连接器导体侧引出的第一连接线;在第一脚柱或第二脚柱的角部沿远离连接器导体的x轴方向从第一连接线引出的第二连接线;沿朝向下磁轭的z轴方向从第二连接线引出的第三连接线;以及沿朝向连接器导体的x轴方向从第三连接线引出的第四连接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