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洞模型支撑系统多模态振动协同抑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60451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42935.4

    申请日:2022-06-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模型振动主动控制领域,提供一种风洞模型支撑系统多模态振动协同抑制方法。首先通过对风洞模型支撑系统进行力锤脉冲激励,获取系统频响函数,辨识各阶模态参数;其次求取系统模态率器解耦矩阵,设计模态滤波器;然后辨识系统各阶状态空间方程,设计模态观测器;最后计算各阶控制增益,求取各阶模态控制力及物理控制力,实现模型支撑系统多模态振动协同抑制。本发明对多模态复杂振动系统进行模态空间内解耦观测,解算最优控制器增益,引入模型支撑系统的振动控制闭环,实现多模态振动协同主动抑制;对复杂振动系统抑制效果明显,风洞试验数据获取准确,可保证高机动飞行器动稳定性可靠评估,适用多类风洞试验及模型支撑系统。

    一种飞行器模型随机多维振动的降维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33636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780945.5

    申请日:2020-08-06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飞行器模型随机多维振动的降维监测方法属于飞行器风洞模型振动监测领域,涉及一种应用于支杆尾撑式飞行器模型风洞试验的多维振动的降维监测方法。该监测方法中,飞行器模型的多维振动在俯仰平面和偏航平面内解耦,通过设置在多维振动监测系统的加速度传感器,降维表示为两个相互垂直平面上的惯性观测力,在俯仰和偏航平面降维观测所选随机振动的振动特性,实现对飞行器模型的随机多维振动监测。本发明提出的监测方法提高了测量的精确度,此观测方法可行性高、适应性强,能够应用于快速发展的飞行器风洞模拟试验中。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压电陶瓷驱动器输出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08443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0366740.X

    申请日:2019-05-05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压电陶瓷驱动器输出控制方法属于风洞模型试验振动抑制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适用于风洞主动抑振支杆的压电陶瓷驱动器输出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安装压电陶瓷驱动器数据采集硬件系统,采集压电陶瓷驱动器输入电压与输出力的实验数据,建立压电陶瓷驱动器神经网络模型,利用处理实验数据作为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与输出,选择合适的初始参数来训练该系统神经网络模型,最后在工程中调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应用。该方法与传统线性控制方法相比避免了控制模型上的非线性误差,使控制结果更加准确,精度更高。另外,此方法适应性强,能够应用于所有含有压电陶瓷驱动器的系统。

    基于应变监测的工装构件关键区域位移场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23104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280307.0

    申请日:2019-12-13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应变监测的位移场预测方法属于测量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应用应变传感器的工装构件关键区域位移场预测方法。该方法先设计工装构件位移场预测实验系统,在确定应变传感器布置数量及位置后,利用应变解调仪以及电脑服务器对应变传感器测量的波长变化值进行解调处理,获取被测工装构件型面测点的应变信息。同时,采用激光跟踪仪对预测点的位移真值进行测量,建立了相应的应变—位移物理模型,对多个单点的位移值变化进行预测;采用拟合优化算法预测被测构件关键区域位移场。该方法有效解决了工装构件位移场测量成本高、效率低、精度差等问题,预测过程简单,易操作,具有高测量精度和速度,提高了工装构件关键区域位移场预测精度与效率。

    一种基于裸光纤的光纤应变传感器灵敏度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95978B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810787545.X

    申请日:2018-07-18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裸光纤的光纤传感器应变灵敏度标定方法属于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裸光纤的光纤应变传感器灵敏度标定方法。该方法由万能试验机作为中介,在同样的试件上加载相同的力时,会得到相同的应力应变,利用未封装过的裸光纤做基准,标定光纤光栅应力应变传感器。在标定过程中,通过操作计算机控制加载装置每次加载的力、并光纤解调仪采集测量数据,利用标定数据,与裸光纤对比,得到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灵敏度,从而实现光纤光栅传感器应变特性的准确标定。此种方法适用于任意光纤应研究传感器的灵敏度系数标定,避免考虑加载力到拉伸应力的转换及试件弹性模量范围等问题产生的误差,大幅提高了标定精度,且操作方便,快速,易推广。

    一种永磁耦合器轴向力的快速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57733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474216.4

    申请日:2019-06-03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永磁耦合器轴向力的快速计算方法属于永磁涡流调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永磁耦合器轴向力的快速计算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永磁耦合器的实际结构,首先根据永磁体的基本尺寸,建立永磁耦合器的等效直线模型,计算永磁耦合器轴向力作用的有效面积;通过永磁耦合器磁力线的路径,计算出路径上的各部分磁阻及泄露磁阻,得到永磁耦合器轴向力作用的有效磁感应强度;根据永磁耦合器轴向力作用的有效能量,得到永磁耦合器轴向力的计算结果。该方法摆脱传统有限元方法的局限性、繁琐性,快速地计算了永磁耦合器正常运行过程中轴向力的大小,大大提高了永磁耦合器轴向力计算速度。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具有普适性,操作便捷,流程简单。

    基于变论域模糊控制的多模态振动主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44577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307227.3

    申请日:2019-04-17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变论域模糊控制的多模态振动主动控制方法属于振动控制领域,涉及一种多模态振动系统的变论域模糊振动主动控制方法。该方法考虑了高低阶模态振动特性及阻尼振动时域信号的非线性特性,采用变时域模糊控制方法实现高低阶输出比重系数的合理分配。以低、高阶振动烈度作为输入量,通过振动系统特性计算得到参数以修正变论域模糊控制器输入量论域,通过变论域模糊控制器计算得到控制比重系数,通过模糊P控制器计算得到比例系数,各阶系数与时域信号计算输出控制信号实现多模态振动主动控制。该方法提高了系统的收敛速度、控制精度及输出效率,可调整参数以适应系统自身特性变化及外界扰动,适应性好。

    电涡流传感器输出曲线高精标定的线性度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34650B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810298479.X

    申请日:2018-04-04

    Abstract: 本发明电涡流传感器输出曲线高精标定的线性度优化方法属于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提高电涡流传感器输出特征曲线标定精度的线性度优化方法。该方法先利用高精位移运动平台以及电脑服务器对电涡流位移传感器测量的位移值与输出电压信息进行匹配测量,获取其输出特性曲线;然后建立规定量程要求下的传感器敏感度优化函数,使传感器输出量程满足要求;基于中程及末程传感器测量值权重优化,建立优化函数,反复优化输出曲线线性度。最终将特性曲线校准,满足要求的线性输出特性,实现电涡流位移传感器高精标定的线性度优化过程。该方法提高了标定特征曲线的线性度,有效解决了由于标定误差引起的位移测量不精确的问题;方法简单、易操作。

    一种电涡流位移传感器阵列的空间几何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21220B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710654121.1

    申请日:2017-08-03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电涡流位移传感器阵列的空间几何标定方法属于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普通的平面标定板实现对任意电涡流位移传感器阵列的空间几何标定方法。该方法先利用平面标定板沿一条边的转动实现对电涡流位移传感器阵列中任意两探头间的两个方向上的空间几何标定;后利用平面标定板沿另一条边的转动实现对任意两探头在第三个方向上的空间几何标定,最终实现对电涡流位移传感器阵列的空间几何标定,获取阵列中任意探头的空间三维信息。该方法中,利用平面标定板的两轴转动实现对电涡流位移传感器阵列的整体空间几何标定,消除了安装及加工误差,有效提高标定精度,普适性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