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型适应型振动主动抑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1229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44651.9

    申请日:2021-11-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风洞模型振动主动控制领域,提供了一种模型适应型振动主动抑制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对模型支撑系统进行正弦扫频激励,获取系统的开环频率响应及各阶固有频率;其次分离时域振动信号获得系统的各阶振型,辨识系统传递函数;最后基于辨识的模型参数进行控制参数整定,获得最优控制参数,实现模型的振动主动抑制。本发明所提方法可依据不同类飞行器模型系统特性自适应调节控制参数,实现多类模型振动的快速、有效抑制,适应性强、准确性高。

    一种风洞模型支撑系统多模态振动协同抑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60451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210642935.4

    申请日:2022-06-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模型振动主动控制领域,提供一种风洞模型支撑系统多模态振动协同抑制方法。首先通过对风洞模型支撑系统进行力锤脉冲激励,获取系统频响函数,辨识各阶模态参数;其次求取系统模态率器解耦矩阵,设计模态滤波器;然后辨识系统各阶状态空间方程,设计模态观测器;最后计算各阶控制增益,求取各阶模态控制力及物理控制力,实现模型支撑系统多模态振动协同抑制。本发明对多模态复杂振动系统进行模态空间内解耦观测,解算最优控制器增益,引入模型支撑系统的振动控制闭环,实现多模态振动协同主动抑制;对复杂振动系统抑制效果明显,风洞试验数据获取准确,可保证高机动飞行器动稳定性可靠评估,适用多类风洞试验及模型支撑系统。

    基于机器人测量-磨抛一体化系统标定的并行求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0963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312195.9

    申请日:2023-10-11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机器人测量‑磨抛一体化系统标定的并行求解方法属于机器人测量‑磨抛自动化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机器人测量‑磨抛一体化系统标定的并行求解方法。该方法基于面向大型复杂构件集成的测量‑磨抛一体化系统,先建立测量‑构件子系统标定模型,采用对偶四元数及SVD同时求解旋转矩阵及平移矩阵,并以上述封闭式求解作为迭代优化求解的初值,确保寻优结构可靠。再建立测量‑加工子系统标定模型,并以测量‑构件子系统标定模型中求解的固定位姿变换矩阵作为已知量,采用重投影误差最小化并行求解位姿变换矩阵。该方法可有效完成多功能系统间协同作业,且标定精度高,提高机器人测量‑磨抛一体化系统加工质量。

    一种风洞模型振动惯性作动抑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90117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603388.5

    申请日:2022-12-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风洞模型振动主动控制领域,提出了一种风洞模型振动惯性作动抑制装置,该装置具备抑制风洞模型俯仰、偏航复合振动的功能。该装置由外壳基座、端盖、轴承、主轴、定位螺母、定位轴套、惯性质量块、联轴器、电机部件,及端盖紧定螺钉、电机安装螺钉、电机联接键、主轴联接键、质量块联接键紧固件组成,与测力天平同轴安装于飞行器模型的尾部空腔内,通过驱动惯性质量块进行圆周运动提供惯性抑振力,实现对飞行器风洞模型俯仰、偏航两自由度复合振动的控制。装置结构紧凑、控制简便,安装于模型内空腔避免了对模型气动外形产生附加影响,应用潜力大。

    一种模型适应型振动主动抑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12291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111344651.9

    申请日:2021-11-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风洞模型振动主动控制领域,提供了一种模型适应型振动主动抑制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对模型支撑系统进行正弦扫频激励,获取系统的开环频率响应及各阶固有频率;其次分离时域振动信号获得系统的各阶振型,辨识系统传递函数;最后基于辨识的模型参数进行控制参数整定,获得最优控制参数,实现模型的振动主动抑制。本发明所提方法可依据不同类飞行器模型系统特性自适应调节控制参数,实现多类模型振动的快速、有效抑制,适应性强、准确性高。

    一种风洞模型振动惯性作动抑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32354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525906.1

    申请日:2021-12-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风洞模型振动主动控制领域,提出了一种风洞模型振动惯性作动抑制装置,该装置具备抑制风洞模型俯仰、偏航复合振动的功能。该装置由外壳基座、端盖、轴承、主轴、定位螺母、定位轴套、惯性质量块、联轴器、电机部件,及端盖紧定螺钉、电机安装螺钉、电机联接键、主轴联接键、质量块联接键紧固件组成,与测力天平同轴安装于飞行器模型的尾部空腔内,通过驱动惯性质量块进行圆周运动提供惯性抑振力,实现对飞行器风洞模型俯仰、偏航两自由度复合振动的控制。装置结构紧凑、控制简便,安装于模型内空腔避免了对模型气动外形产生附加影响,应用潜力大。

    一种面向多风洞模型的主动抑振装置的最优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03489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85226.6

    申请日:2024-08-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模型振动主动控制领域,公开了一种面向多风洞模型的主动抑振装置的最优设计方法。首先,提出一种面向多风洞模型的主动抑振装置,该装置采取转接设计,在抑振结构与尾撑支杆间设计截断面,两者通过一个转接段连接,转接段的两端通过斜楔连接锁紧。在更换风洞模型时,仅需单独更换相应的尾撑支杆,避免抑振结构的重复设计加工。同时,将主动抑振结构简化为变截面悬臂梁,建立抑振能力评估模型,以主动作用时末端挠度最大原则最优设计转接截面与主动截面轴向位置,对不同的风洞模型‑支杆系统具有高适应性,振动主动控制效果良好,可以极大降低风洞试验的生产成本和时间成本。

    一种面向多风洞模型的主动抑振装置的最优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0348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1085226.6

    申请日:2024-08-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模型振动主动控制领域,公开了一种面向多风洞模型的主动抑振装置的最优设计方法。首先,提出一种面向多风洞模型的主动抑振装置,该装置采取转接设计,在抑振结构与尾撑支杆间设计截断面,两者通过一个转接段连接,转接段的两端通过斜楔连接锁紧。在更换风洞模型时,仅需单独更换相应的尾撑支杆,避免抑振结构的重复设计加工。同时,将主动抑振结构简化为变截面悬臂梁,建立抑振能力评估模型,以主动作用时末端挠度最大原则最优设计转接截面与主动截面轴向位置,对不同的风洞模型‑支杆系统具有高适应性,振动主动控制效果良好,可以极大降低风洞试验的生产成本和时间成本。

    复杂曲面壳件磨抛加工的装夹与翻转变位工装及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8673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199373.1

    申请日:2023-09-18

    Abstract: 本发明复杂曲面壳件磨抛加工的装夹与翻转变位工装及设计方法属于复杂曲面壳件装夹技术领域,涉及复杂曲面壳件磨抛加工的装夹与翻转变位工装及设计方法。工装由柔性夹具模块、旋转模块、翻转模块、升降模块、下端支撑模块以及变位工装地轨组成,旋转模块安装在柔性夹具模块下端,翻转模块安装在旋转模块两侧,升降模块与翻转模块连接,变位工装地轨安装在升降模块下端。本发明实现了不同型号回转类和异形类产品稳定装夹与定位,对异形类产品设计了尼龙夹具和尼龙模具相配合的柔性装夹方式,提高夹紧安全性和可靠性,可直接进行内型面磨抛加工。装夹后工件旋转、翻转和升降不需要人工干预,有效提高壳件磨抛加工时工件装夹与变位的自动化水平。

    一种风洞模型支撑系统多模态振动协同抑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60451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42935.4

    申请日:2022-06-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模型振动主动控制领域,提供一种风洞模型支撑系统多模态振动协同抑制方法。首先通过对风洞模型支撑系统进行力锤脉冲激励,获取系统频响函数,辨识各阶模态参数;其次求取系统模态率器解耦矩阵,设计模态滤波器;然后辨识系统各阶状态空间方程,设计模态观测器;最后计算各阶控制增益,求取各阶模态控制力及物理控制力,实现模型支撑系统多模态振动协同抑制。本发明对多模态复杂振动系统进行模态空间内解耦观测,解算最优控制器增益,引入模型支撑系统的振动控制闭环,实现多模态振动协同主动抑制;对复杂振动系统抑制效果明显,风洞试验数据获取准确,可保证高机动飞行器动稳定性可靠评估,适用多类风洞试验及模型支撑系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