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33817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219456.2
申请日:2013-06-0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富集分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enterocolitica,YE)的方法。方法包括树状分子与抗体共价偶联、抗体修饰的树状分子再包被长链生物素分子、抗体和长链生物素共修饰的树状分子捕获样品液中的目的菌、链霉亲和素修饰的纳米磁珠识别并偶联样品液中的长链生物素化树状分子、被捕获细菌的分离及重悬等步骤;重悬液可以直接进行后续分析,与传统的细菌磁分离方法相比,该方法更适用于在复杂基质中对细菌进行磁分离,提高了样品中目的菌分离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320421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19460.9
申请日:2013-06-0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富集分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MRSA)的方法,更好地为目的菌进行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涉及生物医学领域。方法包括扫帚分子与抗体共价偶联、抗体修饰的扫帚分子再包被长链生物素分子、抗体和长链生物素共修饰的扫帚分子捕获样品液中的目的菌、链霉亲和素修饰的纳米磁珠识别并偶联样品液中的长链生物素化扫帚分子、被捕获细菌的分离及重悬等步骤;重悬液可以直接进行后续分析,与传统的细菌磁分离方法相比,该方法更适用于在复杂基质中对细菌进行磁分离,提高了样品中目的菌分离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289929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19397.9
申请日:2013-06-0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的快速分离新方法,更好地为目的菌进行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多臂井星聚合物与抗体共价偶联、抗体修饰的多臂井星聚合物再包被长链生物素分子、抗体和长链生物素共修饰的多臂井星聚合物捕获样品液中的目的菌、链霉亲和素修饰的纳米磁珠识别并偶联样品液中的长链生物素化多臂井星聚合物、被捕获细菌的分离及重悬等步骤;重悬液可以直接进行后续分析,与传统的细菌磁分离方法相比,该方法更适用于在复杂基质中对细菌进行磁分离,提高了样品中目的菌分离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275879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219399.8
申请日:2013-06-0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集分离的方法,主要是白色假丝酵母菌(Candidaalbicans)的富集分离方法。该方法为目的菌更好地进行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多臂井星聚合物与抗体共价偶联、抗体修饰的多臂井星聚合物再包被长链生物素分子、抗体和长链生物素共修饰的多臂井星聚合物捕获样品液中的目的菌、链霉亲和素修饰的纳米磁珠识别并偶联样品液中的长链生物素化多臂井星聚合物、被捕获细菌的分离及重悬等步骤。分离出来的目的菌可以直接进行后续分析,与传统的细菌分离方法相比,该方法更适用于在复杂基质中对细菌进行磁分离,提高了样品中目的菌分离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06544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210591495.4
申请日:2022-05-2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活化炔点击反应的发光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将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表面氨基改性,然后和活化炔修饰的聚集诱导发光染料共价结合,形成稳定的装载聚集诱导发光染料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最终在纳米粒子表面包裹单宁酸,提高聚集诱导发光纳米粒子的水溶性、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与传统的荧光微球相比,本发明制备的聚集诱导发光纳米粒子具有极高的稳定性,避免了染料泄露。
-
公开(公告)号:CN11477882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210244161.X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33/543 , G01N33/533 , G01N33/53 , G01N33/576 , G01N33/58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集诱导发光比率荧光探针的ELISA检测方法,比率荧光探针包括红色和绿色的AIE荧光微球。将红色AIE微球偶联抗原,绿色荧光微球偶联生物素或地高辛抗体,ELISA包被抗体和链霉亲和素或地高辛全抗原。在ELISA反应体系中,红色AIE荧光微球偶联的抗原与ELISA上的抗体结合,在610nm处发出红色荧光,读值记为R;绿色AIE荧光微球偶联的生物素与ELISA板上的链霉亲和素结合或地高辛抗体与地高辛全抗原结合,在501nm处发出绿色荧光,读值记为G。通过计算R/G的值可以定量检测目标物浓度。本发明通过自校准将外部干扰降至最低,同时省去使用酶标二抗催化显色不稳定以及ELISA自身繁琐的步骤,为解决传统ELISA方法操作繁琐且易出现背景干扰等问题提供新技术和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822195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634441.0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生物材料,具体涉及自供应卤源的类卤过氧化物纳米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本发明中,以MESO‑四(4‑羧基苯基)卟吩卤化铁作为单一有机配体,或者以MESO‑四(4‑羧基苯基)卟吩卤化铁和芳基二羧酸作为双配体,以多种金属(包括锆、铪、铜、锌、钴)作为金属节点,以甲酸、苯甲酸、三氟乙酸、聚乙烯吡咯烷酮或吡嗪作为形貌和尺寸调控剂,在高温溶剂热条件下合成自供应卤源的类卤过氧化物纳米酶。
-
公开(公告)号:CN117723750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173727.3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33/543 , G01N33/53 , G01N33/68 , G01N15/0205 , G01N21/4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免疫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反应的动态光散射免疫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识别元件标记的免疫磁珠为动态光散射捕获探针;以链霉亲和素标记的检测抗体或小分子竞争抗原为传感器检测探针;以生物素标记的纳米材料、聚合物以及蛋白质为交联剂;通过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反应引发捕获了待测物的免疫磁珠复合物发生交联反应,进而使免疫磁珠平均水化动力学粒径发生变化,通过监控免疫磁珠水化动力学粒径变化实现待测物的检测。本发明的方法操作步骤简单,在短时间内可实现超灵敏检测,且制备的免疫磁珠可将目标物从复杂的样本基质汇总分离富集出来,有效消除了样本基质对后续检测的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464476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210243963.9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调控发射波长及亮度的聚集诱导发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将聚集诱导发光染料、聚马来酸酐十八碳烯和聚苯乙烯溶于三氯甲烷后与含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水溶液混合,通过超声乳化制得乳液,去除三氯甲烷后,离心分离得到聚集诱导发光微球。通过调整聚合物比例使微球提供的聚合物微环境不同,聚集诱导发光微球的发光性能最高提升3‑10倍;发射波长最高变化70nm。较传统荧光微球相比,本发明制备的聚集诱导发光微球仅使用一种荧光基团,即可达到多色荧光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772375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410173727.3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33/543 , G01N33/53 , G01N33/68 , G01N15/0205 , G01N21/4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免疫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反应的动态光散射免疫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识别元件标记的免疫磁珠为动态光散射捕获探针;以链霉亲和素标记的检测抗体或小分子竞争抗原为传感器检测探针;以生物素标记的纳米材料、聚合物以及蛋白质为交联剂;通过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反应引发捕获了待测物的免疫磁珠复合物发生交联反应,进而使免疫磁珠平均水化动力学粒径发生变化,通过监控免疫磁珠水化动力学粒径变化实现待测物的检测。本发明的方法操作步骤简单,在短时间内可实现超灵敏检测,且制备的免疫磁珠可将目标物从复杂的样本基质汇总分离富集出来,有效消除了样本基质对后续检测的干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