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66613B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0910132262.2
申请日:2009-04-2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33/00
Abstract: 一种纳米气泡制备及其抗污作用评价装置,包括可调恒定电源(9)、支架结构,支架结构采用绝缘材料制作上、下两块面板,由绝缘材料支撑柱(3)将两块面板平行固定,一个面板作为底面板(2),一端电极(A,B,C)固定在底面板(2)上,该端电极由金属电极垫片(6)和导线构成;另一个面板作为上面板(1),另一端电极(α,β,γ)固定在上面板(1)上,该端电极由刻度螺母(7)和侧面有刻度线的电极螺杆(4)构成,可调恒定电源(9)分别与两端的电极连接,本发明所述的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精确地控制电极间距和电源输出,可以实现可重复、可调控的纳米气泡制备,并能准确地评价其抗污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455362A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010514434.5
申请日:2010-10-2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标准抗原的花生过敏原蛋白Arah2的ELISA检测方法,包括标准抗原的DNA序列获取、标准抗原的表达与纯化、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基于标准抗原的竞争抑制ELISA体系建立,其特征在于采用的标准品为重组表达的Arah2蛋白,且这一蛋白被用作抗原制备ELISA检测中所需的抗体。本发明采用重组花生过敏原蛋白Arah2作为标准抗原,制备标准抗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标准化抗原的花生过敏原蛋白Arah2ELISA检测方法。重组食物过敏原可大量生产且具有高纯度、品质稳定等优点,替代天然提取物用于过敏原ELISA检测,灵敏性更高、特异性更强,可实现定性和定量检测试剂的标准化。
-
公开(公告)号:CN102379447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110343487.X
申请日:2011-11-0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缓解疲劳饮料及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由以下物质按质量份数比组成:含红景天甙2-5%的红景天提取物100-150,含大枣多糖7-15%的大枣提取物1000-1500份,维生素B1、B2、B6各3-5份,维生素C30-100份,粒径分布在70-800nm范围的纳米豆粕5000-10000份;低聚麦芽糖100-120万份;饮用水2000-2510万份。将维生素B1、B2、B6、C溶于饮用水中制成A液;红景天提取物溶于饮用水中制成B液,大枣提取物溶于饮用水中制成C液;低聚麦芽糖溶解于饮用水中制成D液;将纳米豆粕溶于饮用水中,加入A液,混合搅拌0.5-12小时后加入B液、C液;再加入D液,加热至80℃1-5分钟,再加入饮用水,灭菌、无菌灌装。本发明将活性成分吸附在纳米豆粕上,使得饮料体系更加稳定,各成分活性保持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379446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110343486.5
申请日:2011-11-0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护目健眼饮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物质按质量份数比组成:含花青素60-90%的蓝莓提取物或含花青素10-25%的葡萄籽提取物500-2500份,维生素A或类胡萝卜素1-3份,维生素E10-30份;粒径分布在70-800nm范围的纳米豆粕4000-12000份;饮用水400-510万份;将维生素A或类胡萝卜素溶于石油醚中组成A液;蓝莓提取物或葡萄籽提取物溶于饮用水中组成B液;取维生素E,溶解于80℃的饮用水中组成C液;将纳米豆粕溶于饮用水中,依次加入上述A、B、C液,混合搅拌0.5-12小时,加热至80℃分馏除去石油醚,加入纯净水,混合均匀,灭菌、无菌灌装。本发明饮料由于活性成分吸附在纳米豆粕上,不易受外界光照温度等条件的影响,稳定性大幅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266059A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1110142629.6
申请日:2011-05-3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直接利用普通食品构建营养素纳米载运体系的方法,其特征是:(1)将脂类含量12%以下的食品原料与营养素按4-200:1的质量比混合后进行纳米化加工,使颗粒直径分布峰值在600nm以下;(2)在溶液体系中,以纳米食品质量计,调溶液浓度为0.5%-55%,再调pH2.2-13,离子强度折合钠离子浓度为0.001mol/L至5mol/L,采取0-65W/cm2的超声振荡,温度为0-85℃,经1-48小时的集聚过程;或者,在固体状态下控制温度在0-230℃,压强在0.05-4MPa,相对湿度在0-100%,经2-80小时的集聚;(3)真空包装,常温或低温贮藏。本发明将营养素包裹在纳米食品团簇中,实现营养素的载运,稳定性提高了,可液态或固态存储,可减轻甚至避免营养素降解,后加工条件宽松;营养素纳米载运后,其生物利用率得到较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543276A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910132261.8
申请日:2009-04-2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A23L1/20
Abstract: 纳米豆粕的加工方法,属食品加工科学领域,其特征是选取蛋白质含量45±5%、含油率低于2%的豆粕,110-130℃高压蒸汽灭菌8-12分钟,迅速冷却,然后干燥至含水量3-16%,采用高速机械冲击技术进行微粉碎,过筛,使粒径分布高于100目,低于700目,95%以上的粒径分布在200目以内,再采用棒磨或者球磨进行次级研磨,控制转速400-1000转/分钟、研磨介质尺寸0.3-2cm、磨介填充率10%-65%、研磨2-100小时,本发明工艺简单,过程易于控制,终产品粒径分布范围较窄,将豆粕真正加工到了纳米尺度,所制备的纳米豆粕可以保全豆粕营养,实现其高附加值的生产和利用,大幅降低豆粕的致敏性,实现低能耗,无污染的生产,并可在包括大豆及其制品加工和蛋白质补充剂在内的各种食品加工中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13857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488716.0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致敏风味花生酱的制作方法,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花生酱的制作方法通过添加橙皮粉、蔓越莓粉、绿茶粉和红枸杞等富含多酚的天然植物原料,使其与花生中的致敏性蛋白结合,有效降低了花生致敏蛋白引发致敏反应的可能性,同时改善了花生酱的风味,实现低致敏风味花生酱产品的制备,在花生酱行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90186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219053.2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致敏花生蛋白粉的制作方法,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制作方法通过间歇超声处理协助外源添加CaCl2以促进花生发芽,并用利用蛋白酶酶解花生中的过敏性蛋白,此制作方法制备出的低致敏花生蛋白粉在保证花生蛋白提取率的同时又降低了花生过敏蛋白的致敏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1199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51106.1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A23L33/135 , A23L33/125 , A23L33/12 , A23L33/185 , A23L29/10 , A23P10/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抗大豆过敏乳酸菌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按照重量份称取3‑6份米糠蛋白与6‑12份低聚糖,然后在pH为10条件下于80℃热处理米糠蛋白‑低聚糖混合溶液180min,反应结束立即冰浴,并在4℃下平衡30min,冻干获得米糠蛋白‑低聚糖接枝产物;根据米糠蛋白‑低聚糖接枝产物制备乳酸菌粗乳液;将壁材胶液与乳酸菌粗乳液输入胶囊机中滴丸处理后,固化1h并洗涤收集软胶囊。本申请通过以非致敏物质以及益生元发生美拉德反应的接枝产物为壁材,以微胶囊包埋抗大豆过敏乳酸菌,制备新型微胶囊体系保护抗过敏乳酸菌的胃肠道递送,提高益生菌抗过敏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42475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649164.6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加工与储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绿茶保鲜智能中转库,包括茶叶包装机、茶叶冷藏库、AGV搬运机器人、控制中心和货架,所述茶叶包装机的出口与所述茶叶冷藏库的内腔连接,若干所述货架均匀分布于所述茶叶冷藏库内,所述货架之间形成用于所述AGV搬运机器人通过的通道;所述控制中心与所述AGV搬运机器人通过无线网络连接;茶叶通过所述茶叶包装机包装为茶叶包,所述茶叶包的表面设有识别码,所述茶叶包通过所述AGV搬运机器人搬运,实现茶叶在货架上的存取。本发明能够实现茶叶的稳定储藏和有序周转,为茶厂、茶叶经销商和终端消费者提高了茶叶保鲜的新选择。绿茶保鲜智能中转库投资小、见效快,旺贮淡销能够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