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24498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1092040.5
申请日:2020-10-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泰州三羊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IPC: B63B21/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纵向刚度可控台车定位系统,包括固定桩,固定桩包括工作状态和备用状态,当在工作状态时用于船体的定位;台车主体连接所述固定桩并安装在所述船体上;台车行进子系统分别连接所述台车主体、船体,能够调节所述台车主体和船体之间的距离;台车纵摇缓冲子系统安装在所述台车主体上并与所述船体活动配合,本发明采用刚度可调节的台车纵摇缓冲子系统和一组单转点台车行进子系统,将台车主体在纵摇方向上弹性连接于船体,增加了台车主体相对船体横轴的旋转自由度和纵摇回复刚度,解决了传统钢桩定位系统不能顺应船体纵摇运动的问题,同时通过纵摇缓冲子系统传递和吸收台车定位系统受到的纵摇弯矩,达到减小纵摇弯矩峰值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207254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119930.4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16L23/024 , F16L23/18 , F16L2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驳管旋转支撑装置,包括相连接的旋转直管和直管,所述直管的两端为法兰结构,所述旋转直管的一端固设有法兰盘,旋转直管另一端的外围安装有旋转支撑罩和旋转法兰,所述旋转支撑罩位于旋转法兰与直管之间,旋转支撑罩与旋转直管之间安装有第一轴承,旋转支撑罩、旋转法兰及直管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旋转直管能够相对旋转支撑罩和旋转法兰转动。本发明还涉及上述装驳管旋转支撑装置的安装方法,包括3个步骤。本发明作为装驳管系统的一部分,旋转支撑罩通过连接肘板与装驳管系统的起吊架固定连接,旋转直管与装驳管连接,并将直管与船上泥管部分安装连接,能够协助整个装驳管系统一起完成起降与装驳输送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07381718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742284.5
申请日:2017-08-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2F1/44 , C02F10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441 , C02F2103/08 , C02F2201/002 , C02F2209/42 , C02F230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通气管的深海悬浮式海水淡化系统,包括悬浮式海水淡化模块、海上平台、上缆绳、软管电缆组件;海水淡化模块内自上而下设有空气罐、反渗透式海水淡化组件、储水罐;海水淡化组件通过第一管路与储水罐连通,储水罐通过第二管路与空气罐连通;海水淡化组件前端设有将海水输送进来的电动轴流泵,储水罐出水口通过电动淡水驳运泵及软管电缆组件中的软管与海上平台连接;海上平台通过上缆绳与浮式海水淡化模块连接。本发明系统内部只需设一根淡水收集管,简化了系统,增加了可靠性;空气罐布置在模块上部,确保模块的浮心在上,重心在下,可以确保模块还海中保持正确姿势,防止倾覆;设置电动轴流泵,不设置从海上平台上泵入海水的系统,节省能量和简化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4481780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410546537.8
申请日:2014-10-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03B13/00
Abstract: 一种海流能开发技术领域的浅浸没漂浮式带导流罩水平轴海流发电系统,由至少一台海流发电装置或多台海流发电装置组成阵列结构,每台海流发电装置包括:设置于流向适应性导流机构内部的发电机构以及与流向适应性导流机构相连的浮体机构;浮体机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流向适应性导流机构顶部和底部的浮球和翼型浮体,流向适应性导流机构包括:正对洋流方向的导流罩以及依次设置于其内的涡轮机叶片和流线型机舱。本发明实现将海流的动能带动发电,适用于稳定海流海况,且能量转化率高,将本系统放置于二到三米每秒的流速的海里,设计合适的叶片直径,能实现发电1~3兆瓦每小时。
-
公开(公告)号:CN103979081B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410205381.7
申请日:2014-05-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7
Abstract: 一种深吃水海上浮动式风力机整体安装工作船,该风力机包括塔筒和设有硬舱和软舱的深吃水海上浮动式基础,所述安装工作船包括工作船、桁架、若干搁墩、倾倒绞车、倾倒钢丝绳、起升滑轮组、倾倒滑轮组、两起升绞车、两起升钢丝绳和倾倒转轴;其中,桁架、倾倒绞车和搁墩设置在主甲板上,倾倒钢丝绳两端分别与塔筒和倾倒绞车相连,起升滑轮组设于硬舱外壳上,倾倒滑轮组设于深吃水海上浮动式基础的上部,一起升钢丝绳两端分别与起升滑轮组和安装在桁架中部的起升绞车相连;另一起升钢丝绳两端分别与倾倒滑轮组和安装在桁架顶部的起升绞车相连,软舱通过软舱销轴孔和倾倒转轴铰接于工作船尾部的开槽中。本发明具有运输和安装双重功能,节省了作业时间,降低了成本,适合大规模海上浮动式风力发电场的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03926080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410152889.5
申请日:2014-04-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海上浮动式风力机水池模型试验用造风装置,包括基座、整体整流装置和若干相互紧密并行排列且连接的造风整流单元;其中,基座为方框结构,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整体整流装置安装在出风口的方框内且充满该方框的横截面,用以对风场进行整流;造风整流单元连接于进风口的方框内,包括造风单元、圆转方接头和造风单元整流装置,造风单元用以生成圆形的原始风场,圆转方接头为圆转方形结构,用以将造风单元所生成的圆形风场转换成方形风场,其圆端靠近进风口并连接造风单元,方端靠近出风口,造风单元整流装置安装在该方端内,用以对原始风场进行整流。本发明将圆形风场转换成方形风场,消除了相邻风场间的间隙,对原始风场进行两次有效的整流,提高了所生成风场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979081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05381.7
申请日:2014-05-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7
Abstract: 一种深吃水海上浮动式风力机整体安装工作船,该风力机包括塔筒和设有硬舱和软舱的深吃水海上浮动式基础,所述安装工作船包括工作船、桁架、若干搁墩、倾倒绞车、倾倒钢丝绳、起升滑轮组、倾倒滑轮组、两起升绞车、两起升钢丝绳和倾倒转轴;其中,桁架、倾倒绞车和搁墩设置在主甲板上,倾倒钢丝绳两端分别与塔筒和倾倒绞车相连,起升滑轮组设于硬舱外壳上,倾倒滑轮组设于深吃水海上浮动式基础的上部,一起升钢丝绳两端分别与起升滑轮组和安装在桁架中部的起升绞车相连;另一起升钢丝绳两端分别与倾倒滑轮组和安装在桁架顶部的起升绞车相连,软舱通过软舱销轴孔和倾倒转轴铰接于工作船尾部的开槽中。本发明具有运输和安装双重功能,节省了作业时间,降低了成本,适合大规模海上浮动式风力发电场的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03926080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52889.5
申请日:2014-04-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海上浮动式风力机水池模型试验用造风装置,包括基座、整体整流装置和若干相互紧密并行排列且连接的造风整流单元;其中,基座为方框结构,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整体整流装置安装在出风口的方框内且充满该方框的横截面,用以对风场进行整流;造风整流单元连接于进风口的方框内,包括造风单元、圆转方接头和造风单元整流装置,造风单元用以生成圆形的原始风场,圆转方接头为圆转方形结构,用以将造风单元所生成的圆形风场转换成方形风场,其园端靠近进风口并连接造风单元,方端靠近出风口,造风单元整流装置安装在该方端内,用以对原始风场进行整流。本发明将圆形风场转换成方形风场,消除了相邻风场间的间隙,对原始风场进行两次有效的整流,提高了所生成风场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925171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31508.5
申请日:2014-04-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03D11/04
Abstract: 一种深吃水多立柱海上浮动式风力机基础,其包括风轮、机舱、塔筒、塔筒过渡结构、上周向立柱组、下周向立柱组、周向立柱过渡结构、加强结构、硬舱、垂荡板结构、软舱和系泊系统,其中,风轮和机舱安装在塔筒上部,塔筒下部与塔筒过渡结构上部相连,塔筒过渡结构下部与上周向立柱组相连,加强结构用以连接上周向立柱组上部,上周向立柱组位于水线面处,硬舱连接于上周向立柱组与下周向立柱组之间,软舱连接于下周向立柱组的底部,垂荡板结构等间距地布置在下周向立柱组上,系泊系统的上端与硬舱相连接且下端与海底连接。本发明不仅具有优良的运动性能,又能较好地传递风机工作载荷,有效地降低了建造成本,能够满足外海深水区域的海上风力机正常运行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1913412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010264135.0
申请日:2010-08-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船舶起重技术领域的方法,具体是一种基于较长平行中体的大型油船的大型起重船的改装方法,通过加装改造船艏并在船体两侧增加箱形浮体以增加起重船浮力,通过替换主甲板为无梁拱平甲板、架设起重机以及船体内部加固,实现大型起重船的改装。本发明满足大型起重船作业时的浮态控制要求;改造后的甲板和中纵舱壁的设置提高了船舶的总纵强度,筒形蜂窝状结构的设计满足局部强度的要求;压载舱的优化设计和压载水泵的增设实现作业时压载水的快速调配;辅机、锚机、绞车和侧推的配置提高了作业性能和操纵性能。实现了在较小改动的基础上将大型油船改造成大型起重船,节约了时间和成本,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并为旧船的开发利用找到了新途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