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16064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430562.X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IPC: C04B35/10 , C04B35/6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锆/氧化铝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氧化铝陶瓷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氧化锆/氧化铝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3Y‑ZrO2和Al2O3的混合粉体进行真空热压烧结,冷却,即得;所述混合粉体中3Y‑ZrO2和Al2O3的质量比为15~65:100。本发明的氧化锆/氧化铝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由于采用了热压烧结技术,压力促进材料烧结制备过程中闭气孔的排出,在较短时间或较低温度下能够实现较高致密度,优化材料界面性能,进而显著提高氧化锆/氧化铝陶瓷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等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186416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010037815.2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iC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SiC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包括Cu颗粒和SiC颗粒,所述Cu颗粒和SiC颗粒之间设有非晶玻璃相,所述非晶玻璃相为SiO2和Cu2O的共熔物。本发明通过向SiC颗粒与Cu颗粒之间引入非晶玻璃相作为界面过渡层,避免了SiC颗粒与Cu颗粒的直接接触,从而使得SiC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得到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209725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103898.7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IPC: C04B35/622 , C04B35/58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氮化硅陶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氮化硅陶瓷烧结的前处理方法,还涉及一种氮化硅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氮化硅陶瓷烧结的前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烧结容器中,将氮化硅坯体包埋入氮化硅粉体中,然后在氮化硅粉体表面覆盖盖板,之后在盖板上平铺二氧化硅粉;所述盖板为惰性耐火陶瓷板。本发明的前处理方法有效避免了氮化硅陶瓷在空气气氛烧结中的氧化,也可有效减少氮化硅埋粉的氧化,实现了氮化硅陶瓷在空气气氛中的烧结;并且所用氮化硅埋粉和二氧化硅粉容易分离,且可反复多次复用,可大幅降低埋粉消耗,减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892415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740051.3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IPC: C04B35/80 , C04B35/10 , C04B35/622 , C04B35/6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硅晶须/氧化铝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氧化铝陶瓷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碳化硅晶须/氧化铝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复合粉体振荡压力烧结,即得;所述复合粉体由碳化硅晶须和氧化铝粉体组成。本发明的碳化硅晶须/氧化铝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振荡压力烧结实现动态压力烧结,通过重排、扩散和迁移等机制加快了坯体的致密化进程,加速了烧结后期晶界处闭气孔的排出,有助于提升复合陶瓷材料的相对密度,提高复合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876643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781298.X
申请日:2020-08-06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硬质合金制备领域,公开一种高强韧WC-Fe-Ni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配制混合粉料,然后球磨、干燥、过筛,装入石墨模具中预压成型;将所得样品连通石墨模具放入振动烧结炉中,炉内气氛为真空或惰性气氛,首先对样品施加30~50 MPa的恒定压力,同时升温至烧结温度1300~1320℃,当达到烧结温度时,将恒定压力切换为振动压力进行振动烧结,其中振动压力的平均值30~50 MPa、振动压力的振动幅度10~50 MPa、振动频率1~10 Hz、振动烧结0.25~1 h;待振动烧结结束后,将振动压力重新切换为恒定压力,加热停止,随炉冷却,当振动烧结炉炉内的温度降到600~1000℃时,卸去恒定压力,并继续随炉自然冷却到室温,制得高强韧WC-Fe-Ni硬质合金。本发明制备的高强韧WC-Fe-Ni硬质合金的硬度≧1900 MPa,断裂韧性≧12.01 MPa.m1/2。
-
公开(公告)号:CN108190883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810195584.0
申请日:2018-03-09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B3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造金刚石的提纯方法,属于人工合成金刚石后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人造金刚石的提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人造金刚石粉体进行微波加热处理60~120min,得预处理的人造金刚石粉体;2)将预处理的人造金刚石粉体进行磁选处理,得到金刚石颗粒;3)将步骤2)分离出的金刚石颗粒与表面活化剂混合后进行微波处理。步骤1)中微波加热处理为多模谐振模式双频率处理。本发明的人造金刚石的提纯方法相比于传统的人造金刚石提纯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加热温度低,时间短,工作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彻底解决了现有人造金刚石提纯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适合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387583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810350547.2
申请日:2018-04-18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界面反应制备SiC晶须的方法及SiC晶须,属于高性能陶瓷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利用界面反应制备SiC晶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碳与硅的摩尔比为1.5~3:1取硅源、碳源与硼酸混合制备二氧化硅-碳-硼酸前驱体;所述硅源为硅酸酯或二氧化硅,所述碳源为活性炭或煤炭;2)将所得的二氧化硅-碳-硼酸前驱体压制成片后埋入石英砂中进行微波烧结,然后除去表面包裹的石英砂,之后采用氢氟酸清洗,即得。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充分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形成良好的核壳结构,采用硼酸调节前驱体pH及B2O3可以加速反应的进行,微波作用可以充分利用微波烧结的耦合热效应实现SiC晶须的快速合成。
-
公开(公告)号:CN108675759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651843.6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郑州秉同立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IPC: C04B33/13 , C04B33/132 , C04B3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环糊精4.6‑7.5份、贝壳粉13‑18.7份、环氧树脂粉末16.6‑21.8份、碳化硅4.4‑6.7份、陶瓷废固物42‑55.5份、铝酸镁尖晶石8‑13.2份、十二烷基硫酸钠3.3‑4.8份、膨润土15‑21.6份、仙人掌提取物5‑8.2份和丁二醇15‑18.5份,仙人掌提取物为仙人掌在零下12至零下4摄氏度冷冻干燥1.5‑3小时后粉碎至30‑40目,然后在pH值为4.2‑6以及30‑42摄氏度下酶解得到。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制备工艺简单,通过各种原料的混合并且发挥协同作用,制备的成品吸水率、光泽度和热稳定性良好,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07419155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334125.1
申请日:2017-05-12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的制备领域,公开一种Fe-Co为基单相固溶体Fe-Co-Cu三元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三元合金以Fe-Co为基体,合金相为单相固溶体,化学式为:FexCoxCuy,下角标x或y分别代表对应金属Fe、Co或Cu所占的原子百分比为x%或y%,且x=45~49,y=100-2x。本发明方法利用一凝固成型装置,通过设计合理的合金成分配比、两真空室压力、Cu辊的辊面线速度制备Fe-Co为基单相固溶体Fe-Co-Cu三元合金。本发明在保证Fe和Co的原子百分比为1:1的前提下,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Cu,克服了现阶段研究报道中的以Cu为基体的Fe-Co-Cu三元合金的制备,保证了该合金系中磁性元素Co含量的大量存在,间接提高了合金的巨磁性能,且克服了Fe-Co-Cu三元难混溶合金相分离这一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881369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251009.3
申请日:2017-04-18
Applicant: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C25/02 , B21C23/001 , B21C23/002 , B21C2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镁合金板带材的双向复合挤压模具及挤压成型方法。包括模具本体,左端连接挤压筒,内部由左至右沿其轴向设有对接连通的正面挤压通道、过渡通道、侧面挤压通道、出口通道,正面挤压通道左端与挤压筒的挤压腔对接连通,前述任意对接连通处两侧部件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同且面积相等;正面挤压通道和侧面挤压通道的横截面均自左向右逐渐变小,挤压筒的挤压腔、过渡通道和出口通道的横截面均自左向右相等;挤压筒的挤压腔的横截面与镁合金坯料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同且面积相等,正面挤压通道右端、过渡通道、侧面挤压通道和出口通道的横截面均为倒圆角矩形。本发明可以制备出高塑性镁合金板带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