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腐蚀高熵合金的制备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881866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098246.3

    申请日:2021-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腐蚀高熵合金的制备方法,通过对高熵合金预合金粉体采用热压预烧结与振荡热压烧结组合的方式,以较低的温度实现了提高高熵合金的耐腐蚀性。在振荡热压烧结前采用传统的热压烧结进行预烧结,增大了样品的初始致密度,之后对样品施加循环振荡压力,在真空的条件下,借助烧结炉内的热场与力场的相互作用,使高熵合金材料的内部缺陷有效减少,抑制了孔隙、孔洞的出现,同时颗粒边界也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消融,从而使得组织薄弱处受腐蚀的风险大大减小。本发明的热压预烧结与振荡热压烧结组合的方式用于制备耐腐蚀高熵合金,大幅降低了烧结温度,具有绿色、节能的特点。

    一种钨铜合金材料用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62978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462602.0

    申请日:2020-1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钨铜合金材料用涂层,所述涂层包括在合金材料表面依次形成的过渡层和抗氧化层,过渡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纳米氧化锡15‑20份、氟化锶10‑15份、钛酸四丁酯0.1‑0.5份、聚乙烯醇1‑5份;所述抗氧化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纳米氧化铈10‑20份、硅钡铁合金粉30‑50份。过渡层添加纳米氧化锡和氟化锶两种成分,提高过渡层的结合强度,降低孔隙率。抗氧化层中的硅钡铁合金粉在高温环境下和氧气反应,避免合金材料在高温下被氧化,纳米氧化铈提高抗氧化层的致密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钨铜合金材料用涂层的制备方法,过渡层采用烧结的方式制备,抗氧化层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在过渡层表面,保证涂层在合金材料表面分布均匀,不易开裂脱落。

    一种高强韧WC-Co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76644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781447.2

    申请日:2020-08-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硬质合金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高强韧WC-Co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配制混合粉料,然后球磨、干燥、过筛,装入石墨模具中预压成型;将所得样品连通石墨模具放入振动烧结炉中,炉内气氛为真空或惰性气氛,首先对样品施加30~50 MPa的恒定压力,同时升温至烧结温度1240~1300℃,当达到烧结温度时,将恒定压力切换为振动压力进行振动烧结,其中振动压力的平均值30~50 MPa、振动压力的振动幅度10~50 MPa、振动频率1~10 Hz、振动烧结0.25~1 h;待振动烧结结束后,将振动压力重新切换为恒定压力,加热停止,随炉冷却,当振动烧结炉炉内的温度降到600~1000℃时,卸去恒定压力,并继续随炉自然冷却到室温,制得高强韧WC-Co硬质合金。本发明制备的高强韧WC-Co硬质合金,硬度较传统方法提高240 MPa以上,断裂韧性提高9.5%以上。

    一种棒状CuNi复合物负载石墨烯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93403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710251017.8

    申请日:2017-04-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吸波材料领域,公开一种棒状CuNi复合物负载石墨烯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吸波材料以石墨烯为基体,基体上分布有棒状CuNi复合物,该棒状CuNi复合物以Cu为核、以Ni为壳。制备方法:室温下,将5~20mg氧化石墨烯加入到40~70mL浓度为5~1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再加入Cu(NO3)2•3H2O溶液和Ni(NO3)2•6H2O溶液;其中,Cu(NO3)2•3H2O溶液和Ni(NO3)2•6H2O溶液的浓度均为0.1~1mol/L,Cu(NO3)2•3H2O溶液的添加量为0.1~0.4mL,Ni(NO3)2•6H2O∶Cu(NO3)2•3H2O的摩尔比为1∶(1~4);将0.01~1mL乙二胺和0.01~0.4mL水合肼加入到所得溶液中,在60~100℃加热1~8h;将所得溶液冷却至室温,分离收集沉淀物,并分别进行水洗和醇洗,真空干燥,即得棒状CuNi复合物负载石墨烯吸波材料。本发明利用棒状CuNi复合物对石墨烯进行改性,改善石墨烯与其他介质阻抗匹配性差、吸波性能差的缺陷。

    一种去除硬质合金表面硬质相的化学腐蚀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76710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493262.0

    申请日:2018-12-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硬质合金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去除硬质合金表面硬质相的化学腐蚀方法。(1)将硬质合金进行打磨抛光处理,然后清洗、吹干;(2)、按每100 mL水溶入0.2-1.1 g铁氰化钾、5-19.8 g氢氧化钠的比例配制腐蚀液;将经打磨抛光处理的硬质合金放入腐蚀液中立即进行下一步处理;(3)、超声波震荡处理5-30 min;(4)、关闭超声波,在遮光环境中室温静置30-180 min;(5)、重复步骤(3)和(4)3-8次;(6)、从腐蚀液中取出硬质合金并放入水中,超声波清洗1-8min,清洗完成后吹干硬质合金表面即可。本发明采用化学腐蚀与超声震荡相结合的腐蚀工艺,合金表面WC相腐蚀彻底,合金表面没有WC残留,粘结相不会产生氧化。

    一种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粉末的真空感应气雾化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559047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239869.6

    申请日:2022-03-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真空感应气雾化制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粉末的真空感应气雾化设备,包括熔炼系统、雾化系统、粉末收集系统和保护系统,在熔炼过程中一级超声搅拌机构和机械搅拌机构配合使用,可以利用超声空化作用、声流效应与机械动能作用,使熔炼炉中的复合材料混合更加均匀,提高工作效率;熔炼后的物料从导流管流入雾化室,雾化室为直立的双层水冷夹套结构,高压气体喷嘴提供高压高速气流,将液态复合材料粉碎为小液滴并快速冷凝成粉末,将高速气流的动能转化为新生粉末的表面能,雾化介质为氩气或氮气等惰性气体,二级超声发生器产生的超声波可产生超声波能场耦合气体雾化协同作用,使得混合均匀的熔融液滴进一步分散破碎为更细的粉末,同时能够减少卫星球的发生。

    一种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186418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85165.2

    申请日:2021-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铝合金基体、纳米Al2O3P粉末、研磨体和少量过程控制剂混合后球磨,且在球磨过程中定时分批量添加过程控制剂,可以有效防止纳米增强颗粒团聚,有助于纳米增强颗粒在铝合金基体中的均匀分布,使铝基复合材料通过第二相弥散强化的性质显著。定时分批量添加过程控制剂可有效防止混合粉料在球磨过程中出现的过冷焊现象,有助于混合粉料达到冷焊与破碎的平衡状态。本发明通过长时间的球磨细化晶粒尺寸,增大晶粒间的接触面积,更有利于高强高韧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铝基复合材料晶粒细小、分布均匀,具有良好的硬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等力学性能。

    一种多孔结构Co/CoO-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545652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910680770.8

    申请日:2019-07-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磁波吸收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多孔结构Co/CoO‑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材料由碳球及附着在其表面的Co/CoO复合颗粒组成,而且碳球表面分布有微孔,Co/CoO复合颗粒为核壳结构,内核为Co,外壳为CoO。制备方法:将葡萄糖、水溶性钴盐、尿素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将所得溶液控温在170~190℃静置水热反应15~18 h;水热反应结束后,取出其中的沉淀物,清洗、干燥,获得前驱体;在惰性或保护气氛下,将前驱体控温在450~900℃煅烧2~3 h,即得多孔结构Co/CoO‑C复合材料。制备的Co/CoO‑C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电磁波吸收特性,可作为电磁波吸收材料广泛应用于相应的电磁防护以及微波隐身领域。

    一种高致密化钨铜难熔合金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20334B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015880.5

    申请日:2020-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致密化钨铜难熔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钨粉和铜粉混合后得到的预制粉装入涂抹氮化硼涂层的高纯石墨压制模具中;(2)将上述步骤(1)的石墨压制模具进行冷压成型;(3)将上述步骤(2)中冷压成型后装有样品的石墨压制模具放入振荡压力烧结炉腔内进行烧结,即得成品。本发明采用振荡压力烧结的方式,使钨铜合金在保温石墨模具内经热场和力场的多场耦合作用,形成铜网填充在钨颗粒的间隙,并在循环压力作用下,促使粉体重排、液相流动和气孔排出,从而凝固成形,得到致密度较高的难熔合金,基本达到理论致密化,并且本发明制得的钨铜难熔合金内部只发生熔化和凝固反应,析出相简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