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4891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146657.4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9/01 , E21D20/00 , E21D11/00 , E21D11/18 , E21D11/15 , E21D11/10 , E21D11/12 , E21D11/38 , E02D29/045 , E02D17/04 , E02D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下矿山法纵向扩挖地铁车站结构的施工方法。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不断加密,车站结构紧邻建筑物或平面位置局部冲突的情况日益增多。本发明在明挖车站主体结构浇筑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采用台阶法纵向扩挖车站结构;车站主体结构浇筑期间于明暗挖接口处设置钢管竖向临时支撑,矿山法纵向扩挖浇筑成型的C型二衬结构亦应设置钢管竖向临时支撑,待明暗挖接口处连接顶板及连接底板施工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分段拆除竖向临时支撑。本发明解决了因周边环境限制导致常规明挖法或盖挖法无法一次修建成型的技术难题,避免了大量征地拆迁及安置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0004991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1910355029.4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戴志仁 , 胡瑞青 , 王俊 , 李谈 , 高志宏 , 王立新 , 李润轩 , 马晓波 , 康华 , 郭亮 , 王天明 , 李储军 , 贾少春 , 曹伟 , 王博 , 杨沛敏 , 翁木生 , 毛念华 , 张海 , 汪珂 , 段亚刚 , 王春希
IPC: E02D31/12 , E02D31/02 , E02D29/045 , E02D17/04 , E02D1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外凸式翼脚板的地下结构抗浮体系及构建方法,所述体系包括基坑内的主体结构,以及主体结构侧墙外的基坑围护桩,主体结构侧墙外侧设置有水平向外凸式翼脚板,位于基坑围护桩之间。本发明基于外凸式翼脚板的地下结构新型抗浮体系,采用掏挖技术形成凹槽并浇筑钢筋混凝土,利用外凸式翼脚板影响范围土体有效重度及其抗剪能力,增加地下结构整体抗浮能力,避免了传统外挑式墙趾板抗浮措施需要扩大基坑开挖范围的弊端,具有受力清晰、设计简单、成本低且工艺简便等优势,可为地下结构抗浮设计提供借鉴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3605918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110847529.7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9/14 , E21D11/10 , E21D11/15 , E21D11/18 , E21D11/38 , E21D19/04 , E21D20/00 , E21D20/02 , E21D5/04 , E21D5/06 , E21D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暗挖导洞与跳挖竖井的既有隧道跨越体系及施工方法。新建隧道跨越既有隧道施工,目前处理方法是适当拉开新建隧道与既有下卧隧道的竖向净距、夹土体地层注浆加固处理等方式,以上方法不仅效果难以保证、且施工成本高昂。本发明新建隧道设置于既有隧道上方,新建隧道在与既有隧道投影重合区域为竖井设置范围,在竖井设置范围内,新建隧道上半断面为导洞,下半断面为竖井;竖井设置范围外,新建隧道上下断面均为导洞结构。本发明竖井各区域开挖过程中均可保证下方既有隧道得到有效压重,进而控制既有隧道的回弹或隆起变形,工艺简单、施工简便,在隧道跨越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236319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1810949056.X
申请日:2018-08-20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戴志仁 , 胡瑞青 , 王俊 , 王立新 , 李润轩 , 郭亮 , 马晓波 , 康华 , 王天明 , 李谈 , 高志宏 , 李储军 , 贾少春 , 曹伟 , 杨沛敏 , 翁木生 , 毛念华 , 张海 , 汪珂 , 王博 , 王春希 , 段亚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后浇扩大头型式的地裂缝区域盾构隧道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由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组成的隧道衬砌结构,盾构管片环缝上两侧环向设置有后浇型式的内凸扩大头,后浇扩大头利用管片衬砌预埋锚孔,采取叠合构件的形式与管片衬砌有效连接,管片环缝两侧内凸扩大头相接处形成特殊变形缝,特殊变形缝与管片环缝严格对齐,在内凸扩大堵头上预埋注浆管,预埋注浆管与管片注浆孔严格对齐,并在特殊变形缝中部加设中空型环向止水带,提高接缝防水能力。本发明在地裂缝区域采用盾构法隧道直接穿越,通过在盾构法隧道内后浇内凸扩大头,既满足了地层大变形需求,同时提升了工程质量与周边环境安全,实现了隧道工法的连续性与工程风险的有效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113750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1811278132.5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盾构端头加固失效的应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所述应急装置包括支撑骨架体系和面板体系;支撑骨架体系包括横向直立的三角形排架,排架包括立柱和多道斜向支撑;斜向支撑上端固定于立柱侧壁,斜向支撑下端和立柱底端固定于既有结构底板;相邻立柱顶部之间设置有顶梁,顶梁侧面与既有结构侧墙密贴;面板体系纵向直立设置于立柱相对于斜向支撑的另一侧,包括面板立柱、面板横梁、面板;面板立柱与立柱通过连接件相连接固定。本发明用于已出现或将出现大变形、涌水等端头加固失效特征的盾构始发、接收应急处理,快速形成简易的密闭空间,能有效地防止了因端头加固实效而引起的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08798681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1810620319.2
申请日:2018-06-15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戴志仁 , 胡瑞青 , 李润轩 , 王俊 , 郭亮 , 王立新 , 马晓波 , 康华 , 王天明 , 李谈 , 高志宏 , 李储军 , 贾少春 , 曹伟 , 杨沛敏 , 翁木生 , 毛念华 , 张海 , 汪珂 , 王博 , 王春希 , 段亚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洞法零距离穿越既有地铁车站的托换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新建地铁车站自既有地铁车站下方零距离穿越,节点区域内沿新建地铁车站方向施做有中间导洞,中间导洞横向两侧沿既有地铁车站方向施做有侧导洞;中间导洞两端头既有地铁车站侧墙下方、侧导洞两端头新建地铁车站侧墙处、以及节点区域既有地铁车站中柱下方均施做有型钢柱,在节点区域大面积土方开挖前,完成型钢柱竖向托换体系施工。本发明基于中洞法开挖导洞施做托换体系,迅速完成了竖向承载体系的转换及荷载的有效传递,随后对节点区域剩余土方进行大面积开挖,最后浇筑新建地铁车站的墙柱体系,具有竖向托换体系传力可靠、对既有地铁车站影响小、施工条件好、工期可控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3863963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35492.1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暗挖车站风道隧洞进主体隧洞的接口钢架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在利用风道隧洞挑高进入车站主体开挖区域,侧向开洞进入车站主体隧洞,形成打进小开挖局面,沿车站主体隧洞纵向打设超前小导管,在风道挑高段侧面架设型钢拱架作为挑高段钢架单侧拱脚支撑,稳固支撑体系后,开洞切割风道挑高段侧向钢架,架设车站主体格栅钢架并有风道竖向格栅等强焊接,完成受力转换。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是岩石地层地铁暗挖隧道进主体开挖的施工风险,规避了传统工法中的小进大问题,利用风道挑高,形成大进小的暗挖施工,降低了施工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235606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447057.6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支护结构后施工冠梁预埋钢板的冠梁预埋体系及施工方法,所述体系包括冠梁顶面设置的水平的预埋钢板,以及预埋钢板外侧与其垂直的竖向钢板,竖向钢板外侧为横向钢支撑;预埋钢板的底面设置有竖向的抗剪锚筋,定位连接于冠梁上。本发明利用预埋钢板、抗剪锚筋、肋板通过焊接连接形成新的预埋件,经合理布局与受力计算,使围护结构与预埋钢板形成一个整体,在保证支撑结构与围护结构接触面垂直、紧密连接的前提下,大大降低施工难度,在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节约了施工成本,利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保证支撑结构与围护结构紧密连接的前提下,避免高空作业的风险,且具有现场施工简单、快捷、可靠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305065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248266.3
申请日:2020-04-0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19/10 , E01D2/04 , E01D101/26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拼装式桥梁护板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所述体系包括箱梁和护板,护板直立并纵向布置于箱梁两侧翼缘端部的上方,护板底端插入箱梁翼缘板,通过螺栓固定组装。本发明结构型式简明,受力合理,通用性强,充分利用了工厂化加工、拼装快速、可拆卸更换等特点,巧妙利用凹凸榫卯结构的优势,有效提高护板整体性与相对密闭性,提高了运营期的使用效果;该结构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实现工厂化作业,可拆卸更换,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桥梁工程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439000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27921.0
申请日:2019-08-0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戴志仁 , 胡瑞青 , 王俊 , 李谈 , 高志宏 , 王立新 , 李润轩 , 马晓波 , 康华 , 郭亮 , 王天明 , 李储军 , 贾少春 , 曹伟 , 王博 , 杨沛敏 , 翁木生 , 毛念华 , 张海 , 汪珂 , 段亚刚 , 王春希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板下滑槽的地下结构内部运输系统及其构建方法,于结构顶板和结构中板底部设置纵横交错的下翻梁,下翻梁的梁底设置预埋滑槽,T型锚栓可方便地固定于滑槽内,T型螺栓与滑槽之间利用滚珠实现无摩擦滑动,T型锚栓提供站内物资运输需要的锚固点。本发明由板下结构下翻梁内预埋滑槽与T型锚栓形成受力体系,满足基坑盖挖区域物质的运输需要,基于基坑明挖部分龙门吊与盖挖部分结构板下运输系统,实现基坑开挖与主体结构浇筑期间各类物资的高校运输,有效避免常规基坑开挖与主体结构浇筑期间,站内物资运输路径与基坑内支撑空间冲突,可显著提高地下工程施工效率,节约工期与工程投资,可为地下结构施工提供借鉴参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