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8014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688340.3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4G23/02 , E02D29/045 , E02D17/04 , E02D1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预切槽与荷载托换体系的地下空间拓建方法及其构造。地下工程拓建期间可能引起地层位移,造成周边环境安全隐患。本方法在既有地下工程的侧墙开孔,根据预切槽轮廓线凿除侧墙和围护结构内钢筋;在开孔位置横向钻进后,纵向拓展切割形成预切槽,同步在预切槽压注盖板混凝土;在盖板下方开挖小导洞和竖井;在竖井内施工支撑桩;全面开挖,施做底板、侧墙和顶板;浇筑环梁,将环梁与盖板、顶板及侧墙与纵梁整体叠合。本发明中盖板压注与预切槽同步施工,达到随切随筑的效果,并在盖板厚度内打设大刚度管棚,实现盖板型超前支护,支撑桩与盖板形成了竖向板柱型超前支护传力体系,能有效避免地下工程拓建期间可能引起的地层位移。
-
公开(公告)号:CN113669083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111169832.2
申请日:2021-10-0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荷载转换与盖帽型式的隧道修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既有轨道交通结构受外部作业影响程度较大时,会对既有隧道结构的安全性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如何基于外部竖井/基坑方式对既有结构进行补强已是迫在眉睫。本发明在既有隧道外新建竖井,并在破损区域处浇筑盖帽结构进行隧道修补;在竖井内采用异型荷载转换结构,转换结构下方设置褥垫层,竖井内回填土以轻质混凝土为主,最大程度减少竖井回填土竖向荷载对下方既有隧道的作用,确保既有隧道安全与长期稳定。本发明工艺简单、施工简便,在城市轨道交通、铁路、市政隧道等既有隧道跨越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669083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1169832.2
申请日:2021-10-0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荷载转换与盖帽型式的隧道修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既有轨道交通结构受外部作业影响程度较大时,会对既有隧道结构的安全性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如何基于外部竖井/基坑方式对既有结构进行补强已是迫在眉睫。本发明在既有隧道外新建竖井,并在破损区域处浇筑盖帽结构进行隧道修补;在竖井内采用异型荷载转换结构,转换结构下方设置褥垫层,竖井内回填土以轻质混凝土为主,最大程度减少竖井回填土竖向荷载对下方既有隧道的作用,确保既有隧道安全与长期稳定。本发明工艺简单、施工简便,在城市轨道交通、铁路、市政隧道等既有隧道跨越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34458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73747.X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流体隔离的减振道床及其施工方法。现有减振措施在降低道床噪音与振动方面效果有限。本道床的中上部设置有锚固块凹槽,锚固块凹槽内设置有钢弹簧、囊袋和带翼角锚固块;钢弹簧位于锚固块凹槽内的底部,带翼角锚固块位于钢弹簧的上方,囊袋夹设在钢弹簧和带翼角锚固块之间;带翼角锚固块通过螺栓与上方的轨枕相固定。本发明在钢轨与轨枕下方设置带翼角锚固块,带翼角锚固块下部设置囊袋并压注特定流体,钢轨、轨枕、带翼角锚固块与普通道床之间由一定压力的流体进行有效隔离,有效避免常规轨道、道床与衬砌结构之间的物理硬接触,基于以柔克刚的思路对上方带翼角锚固块进行了有效隔离,构造简单、工艺便捷、隔振效果可控且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3605918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110847529.7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9/14 , E21D11/10 , E21D11/15 , E21D11/18 , E21D11/38 , E21D19/04 , E21D20/00 , E21D20/02 , E21D5/04 , E21D5/06 , E21D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暗挖导洞与跳挖竖井的既有隧道跨越体系及施工方法。新建隧道跨越既有隧道施工,目前处理方法是适当拉开新建隧道与既有下卧隧道的竖向净距、夹土体地层注浆加固处理等方式,以上方法不仅效果难以保证、且施工成本高昂。本发明新建隧道设置于既有隧道上方,新建隧道在与既有隧道投影重合区域为竖井设置范围,在竖井设置范围内,新建隧道上半断面为导洞,下半断面为竖井;竖井设置范围外,新建隧道上下断面均为导洞结构。本发明竖井各区域开挖过程中均可保证下方既有隧道得到有效压重,进而控制既有隧道的回弹或隆起变形,工艺简单、施工简便,在隧道跨越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38640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530247.X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结构嵌入式快速修补方法及其构造。植筋为主的钢筋连接或恢复工艺对衬砌结构有二次损伤。本修补构造包括嵌入式钢筋网和钢套筒;嵌入式钢筋网包括纵向钢筋和横向的压力钢筋;钢套筒内设置有处于压缩状态的钢弹簧,钢弹簧的底部设置有传力钢筋;钢套筒位于相交的纵向钢筋和压力钢筋的交点处,垂直于衬砌结构并位于纵向钢筋和压力钢筋之间;钢套筒的顶部通过双向挂钩与纵向钢筋连接,传力钢筋的底端连接到压力钢筋。本发明在衬砌结构破损范围内嵌入钢筋网,呈现外鼓挤压状态,通过两侧交错布置的压力钢筋与结构破损边界处的压力连接,进一步有效固定钢筋网,随后浇筑微膨胀混凝土,完成快速修复,工艺便捷,修补效果可控且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445781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097261.4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永临结合的基坑内支撑体系及其构建方法。目前基坑内支撑以临时结构为主,在主体结构施做期间,临时支撑同步拆除,不但形成建筑垃圾,还可能引发安全隐患。本发明临时立柱采用钢管柱,采用后浇柱对临时立柱进行包封,临时立柱表面焊接栓钉,与后浇柱、各层板纵梁进行有效连接,水平内支撑与结构板与基坑腰梁的连接,采用预埋钢板或钢筋接驳器进行处理。本发明将基坑临时内支撑体系转换成永久受力结构,避免常规临时钢管柱存在表面锈蚀引起的耐久性问题,确保地下结构安全与长期稳定,避免后期既有基坑支护体系的拆除。
-
公开(公告)号:CN113605918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847529.7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9/14 , E21D11/10 , E21D11/15 , E21D11/18 , E21D11/38 , E21D19/04 , E21D20/00 , E21D20/02 , E21D5/04 , E21D5/06 , E21D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暗挖导洞与跳挖竖井的既有隧道跨越体系及施工方法。新建隧道跨越既有隧道施工,目前处理方法是适当拉开新建隧道与既有下卧隧道的竖向净距、夹土体地层注浆加固处理等方式,以上方法不仅效果难以保证、且施工成本高昂。本发明新建隧道设置于既有隧道上方,新建隧道在与既有隧道投影重合区域为竖井设置范围,在竖井设置范围内,新建隧道上半断面为导洞,下半断面为竖井;竖井设置范围外,新建隧道上下断面均为导洞结构。本发明竖井各区域开挖过程中均可保证下方既有隧道得到有效压重,进而控制既有隧道的回弹或隆起变形,工艺简单、施工简便,在隧道跨越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216841721U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20305232.8
申请日:2022-02-15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山法隧道新型快速支护体系。矿山法隧道开挖过程中,一旦封闭成环滞后或支护刚度不足,则效果不理想。本实用新型包括纵向呈一定曲率的外套钢壳,由五块钢板组成,沿宽度方向一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圆孔;外套钢壳内设置有肋板,肋板上设置有通孔;中心钢管贯穿外套钢壳前、后两侧面及肋板;联通钢管一端与中心钢管联通,另一端与外套钢壳侧面的圆孔联通;联通钢管与中心钢管内部及外套钢壳内部填充有自密实混凝土;外套钢壳顶部焊接固定钢条,固定钢条上设置有用于打设锚杆的圆孔及将相邻钢壳连接的椭圆孔。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快速承载,有效抑制围岩变形,且施工工序简便,达到隧道开挖后快速支护的目的。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