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大梁总成及汽车后部下车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494511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1611071420.4

    申请日:2016-1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后大梁总成及汽车后部下车体结构,属于汽车零部件结构领域。本发明汽车后大梁总成包括固定连接的后大梁和后大梁内板,所述后大梁和后大梁内板组成中空的腔体,所述后大梁包括与汽车横梁三搭接的后大梁前部、与后地板搭接的后大梁后部,所述后大梁后部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于后大梁前部距离地面的高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后大梁后部上抬,把空间让出来布置油箱注油管及排气管筒体,在满足强度、刚度及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使空间最大化利用;在后大梁上方增加后大梁内板,使其与后大梁形成一个大的封闭腔体,提高整车承载能力,在受到碰撞时能承受更大的作用力。

    一种发罩铰链安装组件
    7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816272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1610822347.3

    申请日:2016-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罩铰链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第一平面前端边缘与第二平面上部边缘连接,第三平面上部边缘与第一平面侧部边缘连接,第三平面前端边缘与第二平面侧部边缘连接,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之间固定连接为一体或一体成形,第一平面的另一侧部边缘与侧围外板固定连接,第二平面前部边缘与前轮罩外板固定连接,发罩铰链可拆卸固定于在第一平面上。采用侧围外板前伸的造型后,有发罩铰链安装点的前轮罩外板加强板合件上件时不会和侧围外板干涉,可以有效提高安装精度及安装效率。将发罩铰链安装板集成在前侧板焊合组件上,车间进行加工时,不需要更改工艺流程,无需增加场地和设备以实现新的工艺流程。

    一种增大乘员舱空间的后地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428238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1611090186.X

    申请日:2016-1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大乘员舱空间的后地板结构,属于汽车零部件结构领域。本发明包括由汽车左右两侧的后大梁总成、后横梁组成的汽车车架、后地板总成,所述后地板总成在汽车车架连接处设有凸起部,所述汽车车架内置在所述凸起部内,所述后大梁总成包括后大梁和后大梁内板,所述后大梁和后大梁内板组成中空的腔体,后大梁内板分成固定连接的后大梁前内板和后大梁加强板两个零件,后大梁分成后大梁前段及与后大梁前段固定连接的后大梁连接件两个零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车架大梁内置使地板面下降,增大了乘员舱空间;后大梁内板和后大梁型面相对简单,易于成型,焊接后为封闭腔体,不易回弹;通过零件分块再一次降低成型难度,利于模具开发。

    车辆
    74.
    发明公开
    车辆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540241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044694.X

    申请日:2022-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辆,车辆包括外壳、发罩锁、开启件和盖板;车辆形成有安装空间,外壳上形成有腔体,盖板罩设于腔体以将腔体封闭,腔体的内壁上开设有通孔,通孔背离腔体的一侧连通安装空间,开启件和发罩锁设于安装空间内,开启件用于驱动发罩锁开启,从而解除对发动机机罩的锁定。在车辆蓄电池溃电使用遥控钥匙无法打开车门门锁保险及启动车辆时,可以应急通过开启件直接打开发动机机罩给蓄电池充电后,从而可以使用遥控钥匙解除门锁保险,打开车门,启动车辆;该车辆具有应急启动发动机机罩简便、能够降低整车生产成本的优点。

    一种前地板总成结构
    7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373576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0242655.5

    申请日:2020-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前地板总成结构,包括前地板本体和设置于所述前地板本体上的前地板框架,所述前地板本体包括中央通道,所述前地板框架包括横向设置的前地板前横梁、前座椅横梁组件、后座椅横梁组件、两条门槛内板以及纵向设置的通道后纵梁和两条前地板纵梁,所述中央通道与所述前座椅横梁组件和所述后座椅横梁组件分别固定,所述前地板前横梁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前大梁的后侧两层式固定,所述前座椅横梁组件和所述后座椅横梁组件与所述前地板纵梁分别在对应位置处固定。本发明的一种前地板总成结构结构简单、提升车身结构强度和整车NVH性能、满足安全法规要求、解决侧面碰撞保护乘客和电池包安全问题、解决前地板局部高应力问题。

    一种白车身框架
    7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373569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0698770.3

    申请日:2020-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车身框架,前地板总成的上表面与后地板总成的上表面平齐,前地板总成的中后部设有下凹的备胎舱,左上纵梁和右上纵梁左右对称固定于前地板总成的上表面,左上纵梁和右上纵梁分别与左大梁和右大梁的前部位置上下相对应设置,横梁组包括固定于前地板总成下表面上的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横梁外延伸组件,以及固定于前地板总成的上表面上的备胎舱上横梁、左座椅前横梁、右座椅前横梁、左座椅后横梁、右座椅后横梁,左大梁的外侧和右大梁的外侧分别通过横梁外延伸组件与门槛内板本体固定连接。本发明的一种白车身框架,形成多传力路径框架结构,有效分散碰撞力,提升车辆安全性能,使车高降低,改善整车风阻。

    一种后车体下部组件
    7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979473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811147355.8

    申请日:2018-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后车体下部组件,包括后地板总成、后车架总成和后端板总成,所述后地板总成包括后地板本体,后地板横梁一连接板固定连接于前地板上,所述后车架总成包括后地板横梁一和后大梁,所述后地板横梁一固定连接于后大梁上,所述后地板横梁一和所述后大梁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后地板本体下部,所述后地板横梁一连接板、后地板横梁一和后地板本体围设形成有后地板横梁一腔体,所述后地板横梁一腔体的X向长度大于等于80mm,所述后地板横梁一连接板上部设置有地滑轨安装点。本发明的一种后车体下部组件X向的后地板横梁一腔体长度上设置有地滑轨安装点,用于二排座椅地滑轨的Z向安装,能兼容普通座椅导轨。

    一种前地板总成
    7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962946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811147332.7

    申请日:2018-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前地板总成,包括左前地板、右前地板、座椅前横梁、座椅后横梁、中央通道和地板主纵梁,左侧座椅后横梁底部左右横向固定连接于左前地板上且其两端固定连接于左侧门槛内板和中央通道左侧,左前地板和右前地板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后地板横梁一,后地板横梁一后端固定连接有后地板横梁一连接板,座椅后横梁与后地板横梁一连接板前后距离大于等于500mm。本发明的一种前地板总成延长了前地板总成后部的长度,实现同平台的七座MPV、SUV和五座轿车的前地板总成共用,前地板总成兼容七座车型,同时又保障五座车第二排乘客腿部大空间,提升五座轿车的豪华感,实现前地板总成平台化,降低了研发成本,缩短了研发周期。

    一种白车身框架总成
    7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341805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810303650.1

    申请日:2018-0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白车身框架总成,包括车身框架本体、前端框架和两个侧围框架,所述前端框架固定在车身框架本体前侧,两个所述侧围框架分别固定在所述车身框架本体左右两侧面上,所述前端框架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围框架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前端框架包括两个上弯梁立柱加强板,两个所述上弯梁立柱加强板分别由上至下延伸固定在对应的车身上弯梁立柱后侧。本发明一种白车身框架总成解决上弯梁立柱与前纵梁连接薄弱的问题,实现正面柱碰纵梁不参与碰撞,提升正面柱碰性能,同时增加前大灯安装点的刚度,提高乘客安全性。

    一种流水槽总成结构
    8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398496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497287.8

    申请日:2018-1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流水槽总成结构,采用流水槽、流水槽连接支架、前隔板上安装板、发罩铰链下支架、筋条,至少两个所述流水槽连接支架相邻固定所述流水槽的开口两侧,所述流水槽连接支架另一端固定所述前隔板上安装板中部,所述前隔板上安装板两侧的第一翻边向下延伸分别连接左右两侧的所述发罩铰链下支架的上端,多个所述筋条均匀的固定在所述流水槽中部内壁上,所述流水槽两侧连接左右两侧的所述发罩铰链下支架的内侧,所述流水槽前部设置向下的第二翻边,所述发罩铰链下支架中部设置第一凸台的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成本高、刚度和感知质量差的问题,实现结构简单、成本低、刚度有效提升和感知质量高,降低积水生锈风险的技术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